蜀是天府之國,為什麼諸葛亮,姜維北伐都要把大量時間花在屯田?

大馬哈魚12


三國時期,蜀漢的諸葛亮和姜維為北伐而在漢中地區大肆屯田是有相當必要的,蜀中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也的確不缺少糧食,但蜀中最重要的產糧地是在成都平原,蜀中的道路多山,糧食和物資從成都運送出來很困難,損耗也特別高。

三國時期沒有飛機、汽車,沒有修建高速公路的技術,糧食生產出來,要運送到前線只能依靠人扛馬馱,包括其餘所有生產出來的軍需物資都是如此,糧食和物資的運送也只能依靠落後且破舊的道路進行。

李白曾作詩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可以想象出蜀中物流的難度。到21世紀,根據高速公路的里程,漢中到成都有將近450公里路,也就是900裡,這還是現代交通便利的環境下計算出來的路程。

而在一千多年的三國時期,沒有爆破技術鑽山洞和架橋,無法拉近成都到漢中的距離,估計從成都到漢中運糧路線的長度要遠遠超過900裡,也就是說,從成都運糧到漢中,沿途有超過千里的路程,再加上道路難行,即使拼著損耗,運送一次糧食或物資要花費的時間也特別長。

在這種運輸環境下,諸葛亮和姜維只能在前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地屯田籌集糧食,而蜀漢當時唯一的北伐基地漢中碰巧就有能夠屯田的先天條件,在漢中地區有漢中平原(今劃歸陝西省漢中市)作為重要的產糧區,被譽為“魚米之鄉,國寶之府”。

當初劉備佔領蜀中後,為何迫不及待的北上和曹操爭奪漢中?就是因為漢中可以養兵、屯兵和籌糧,對於以北伐曹魏為最高戰略的蜀漢來說,漢中是必須要佔領的。否則,蜀漢就會被曹魏死死地困在蜀中,拿下漢中,劉備可以稱王,因為有了北伐爭奪天下的基礎,沒有漢中,劉備就僅僅只能做個益州牧。

同樣,在蜀中東邊由關羽鎮守的荊州也是著名的產糧區,也是蜀漢準備的另一個前進基地。在劉備佔領蜀中之前,曹操為何會忽視蜀中,不把它視為威脅?赤壁大戰後,劉備和周瑜為何也都把蜀中視為囊中之物?不是因為劉璋軟弱,而是因為當時的蜀中能打出來的道路全給堵上了,劉璋只能防守而不能進攻。

在蜀中出來的道路上,漢中有張魯盯著,荊州有劉表盯著,赤壁大戰後是和東吳爭奪荊州獲勝的劉備虎視眈眈,雙重看護下,劉璋即使有心參與爭奪天下,也沒有條件,從蜀中出兵進攻漢中和荊州,先不說軍隊的實力,可要全部依靠從成都運送物資出來,那消耗的物資和糧食就絕對是天文數字,誰也耗不起。

諸葛亮和姜維在漢中就地屯田,是沒辦法的事,可以減少對千里之外的成都的依賴,在後勤保障上,蜀漢的條件遠遠沒有曹魏和東吳方便。不過,漢中平原的面積有限,蜀漢的人力也有限,三國時期的生產力也遠遠不能和現代比,所以,諸葛亮和姜維即使在漢中大肆屯田,也依舊不能完全解決北伐所需,這也是他們屢屢徒勞無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九頭鳥漫談文史


首先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我們的問題:蜀國是天府之國,為什麼諸葛亮和姜維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屯田呢?

蜀國自古就有天府之稱,水草肥沃產出豐盛,而屯田也就是指的軍屯,諸葛亮北伐之前曾在漢中等地進行多年軍屯儲備糧草!

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從成都運輸糧草呢?這裡面有多方的原因(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首先,我們要看的是蜀國的地理位置,山川險峻,道路險阻,而出川最方便的道路在當時也只是依靠棧道而行,這給北伐大軍的運糧隊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果說囤積糧草在運輸上便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那麼何談北伐呢?

其次我們要研究一下

運糧隊本身,運糧需要部隊看護,也需要人吃馬嚼,一路上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而依據蜀漢的情況,負重顯然不大,也就是說,滿載糧食的運糧隊,運輸到漢中之後都不一定還剩下多少,這對蜀國本身也是一種巨大的負擔。

其三我們可以研究一下軍屯的優勢,軍屯在三國時期比較盛行,自曹操在兗州實行軍屯之後,各地多有效仿,軍屯產出皆可用於軍隊消耗,軍隊統一規劃,產出有保證,這大大減輕了軍隊獲取兵糧的壓力。

其四,漢中之地,戰略重鎮,不容有失,而兵糧是其重中之重,與其依靠繁重的運輸與漢中一地的自給自足,不如實行軍屯,同時為北伐提供先決條件!


蜀國雖是天府之國,但是進出困難,難以用於出征曹魏,所以就有個演義中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軍屯對諸葛亮的作用非常有利,所以諸葛亮以及後來的姜維都會選擇軍屯來儲備糧草。

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小四帶您看趣事


蜀漢所佔據的成都平原,在戰國時期秦國的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後,就變成了水利灌溉發達,糧蠶桑果豐富的地區,號稱“天府之國”。然而,成都平原四周的崇山峻嶺也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蜀漢政權的向外發展。諸葛亮、姜維繼承劉備“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遺志,以攻為守,連年北伐,糧秣運輸和後勤保障供給艱難,只好在前線地區實行屯田政策,以滿足軍事形勢的發展。

古語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蜀漢政權的中心處於四川盆地之中,要北伐曹魏,軍隊和糧草勢必要通過“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其長途轉運的艱難之狀可想而知。公元214年,劉備從劉璋手中奪取成都以後,就注意到了這個嚴重的問題。於是,公元219年,劉備親率謀臣法正和猛將黃忠,經過多次激戰,奪取了被曹魏佔領的益州門戶漢中,準備以漢中為前進基地,作為北伐中原的橋頭堡。

漢中地處秦嶺南麓,與關中長安的直線距離雖然不到500華里,但秦嶺這道天然屏障橫斷南北,僅有山間小道可以通行,封閉的交通狀況對軍事行動十分不利。為此,公元231年,諸葛亮出兵圍攻祁山的時候,發明了木牛流馬來運輸糧草,但效果不是很大。在和魏國司馬懿大軍長期對峙渭水之濱時,不得不命令將士們和當地居民一道耕田種地,發展屯田,以保障軍隊的給養供應。

諸葛亮英年早逝,齎志以歿,他的繼承人姜維在掌握蜀漢軍權之後,繼續實行北伐中原的既定戰略。但是,他也同樣面臨後勤糧草供應困難的問題。公元262年,在北伐前線的姜維一方面受到朝內奸宦黃皓的中傷,一方面麾下士卒缺乏糧秣,只得退往沓中。他一邊整訓部隊,一邊在沓中開展屯田,意圖積蓄力量,再次大舉。然而,僅僅一年之後,魏國兩路大軍長驅直入,進入成都平原。後主劉禪出降,蜀漢政權滅亡了。

諸葛亮、姜維之所以花大量的時間和兵力進行屯田,是由蜀漢政權所處的位置決定的。蜀地高山環繞,崎嶇難行,雖然可以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向外擴張的路線基本已被堵死。僅僅一個糧草供應問題就成為了無法解決的痼疾。所以,他們不得不採取“寓兵於農,分軍屯田”的策略來補充自身的短板。


棒槌襖襖


自古就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說,糧草對於戰爭來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自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公元234年病逝於五丈原,在這六年間的北伐戰爭中,諸葛亮的北伐戰爭多次因為糧草短缺問題不得不撤兵。這就不禁讓我們疑惑,坐擁天府之國的蜀國為何頻頻受制於糧草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糧草難題,在三國時期,屯田制可以說是解決糧草問題的重要舉措。屯田制是讓士兵耕種田地,更通俗的說就是讓士兵在閒時從事農業生產。而屯田制也不是蜀國獨有的,在三國時期的魏蜀吳都有屯田制,可以說屯田制的發展使得糧草得到了大量的補充,間接的影響著戰爭的走向。

由此可見,戰爭前期的準備除了訓練士兵外,糧草的儲存量即後勤保障則也是戰爭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作為蜀漢的諸葛亮,姜維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每次戰爭前都要準備大量糧草。而作為天府之國的蜀漢卻並仍然無法供應數萬大軍的糧草,因此,諸葛亮開始了屯田制,以解決糧草短缺的問題。

糧草供不應求

得益於秦朝修建的都江堰,成都平原在三國時期生活富庶,糧食產量極高,但供應漢中前線卻依然吃力。據《居延漢簡》記載:漢代的軍人標準是每月“三人合十石”,也就是說三萬人一個月就要十萬石糧草。由此可見,一支是十萬的軍隊一年就要350萬石糧草,再加上老百姓的口糧,那一年的消耗可想而知。因此,雖然蜀漢擁有著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其糧草仍然捉襟見肘。

在魏國滅掉蜀國後,蜀國國庫更是僅有“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採絹各二十萬匹”。我們看《三國志》可以看到,曹魏在許都屯田僅僅這一個地方一年就有谷百萬斛,而蜀國餘糧都比不上魏國一地的產量。由此也可以看出蜀國的糧草短缺。

蜀國的天府之國儘管產量高,但由於可耕種面積小,蜀漢人口少,仍然無法滿足自身對於糧食的需求,如何解決糧草問題一直是蜀漢政權的首要問題。在失去荊州前,尚且可以通過上庸等地將荊州的糧草運往漢中,在失去了荊州後,如何解決糧草問題已經成為蜀漢發展的重中之重。

糧草運送艱難

漢中作為蜀國進攻的前沿陣地,依託秦嶺和大巴山,可謂易守難攻之地。凡事有利也有弊,環繞的群山不僅阻擋了魏軍的進攻,也阻礙了蜀漢自己的糧道。漢中作為前線,往往需要從成都平原將糧草轉運過來,經劍閣翻越大巴山到達漢中。可想而知

,在如此崎嶇的山路上運糧,不僅危險,而且運糧的部隊消耗也大,往往糧草都在運送途中就消耗的差不多了。為此,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對於本就糧食不多的蜀漢來說,這種方法仍然無法滿足前線士兵的糧草問題。

正是基於以上兩點,本來糧草就不多,運送起來還比較困難,因此,諸葛亮在漢中開始了屯田制以尋求糧草的自給自足。而屯田制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諸葛亮北伐過程中的糧草問題。


舊史趣說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事是經濟的延伸,沒有糧草,怎麼打仗,從劉備奪下荊州開始,這仗就沒停過,每次的軍事行動都要有強大的經濟做後盾。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這個地方適合關起門來奔小康,不適合衝出去爭天下,劉備從荊州進入益州,劉備的事業就進入了保險箱,但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的保險箱就成了死衚衕,之後的劉備徵孫權,諸葛出祁山等等,說明蜀地只能割據一方。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糧草要從蜀地運到前線,我們可以想象難度之大,只能在前線屯田,兵民合一,解決糧草不濟的問題!


KarryTom520


蜀漢諸葛亮為什麼要大量屯田,我認為有三點:

一、劉備起家最晚,家底子太薄

劉備在佔據荊州五郡後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但卻並未實施屯田。

這是因為荊州地處四戰之地,紛亂的環境和不間斷的對外用兵,使得劉備根本無暇分出兵力屯墾開荒。

此後的奪益州之戰、漢中之戰甚至包括吳蜀夷陵之戰,劉備採取的都是“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竭澤而漁戰術,雖然創下了蜀漢基業,卻也付出了慘痛代價。

二、雖然奪取了漢中,卻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

漢中之戰,作為取勝方的劉備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曹操在撤退時已將漢中全部人口遷走。

夷陵之戰更是讓蜀漢葬送了數萬丁壯,這對於原本就起步較晚的蜀漢政權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所以,諸葛亮主政時,接手的其實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

三、屯田的好處。

屯田制最早應該是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由於連年的戰爭,漢初期為了恢復生產,穩定國家,就大力進行農業的生產。

三國時期曹操想一統天下,但是經濟基礎薄弱,生產力落後,所以就率先大力推廣屯田制,使曹魏成了實力最強的霸主。

因此,諸葛亮、姜維大力發展屯田制,最大的好處就是使經濟發展,人民不在捱餓,民族也因此更加團結。而且因為有軍隊的加入,這使屯田的規模擴大,農民的負擔相對的減少,軍民關係也更加和諧。


閒吃土豆看三國


古代打仗,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後者的重要性。即使如諸葛亮姜維戰略多強 北伐的士氣多高也不行。

其次雖然蜀漢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但古時候的糧食產量不高 連連北伐給國家也帶來人口和糧草的損失 所以戰時屯糧草 也是為了使人口基數增長


arly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蜀國雖然是天府之國,但是北伐用兵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成的,消耗糧食肯定很大,用軍隊種糧,既不耽誤士兵訓練,也不給百姓增加賦稅,還可以自給自足。而且北伐註定是一場持久戰,所以說很有必要!


二哥說史


十萬大軍一年就要350萬石糧草,千里運糧,十不存一,因為被運糧之人吃掉了,還有天氣因素、土匪、敵人、道路及其他損耗。因此,雖然蜀漢擁有著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其糧草仍然捉襟見肘。

在魏國滅掉蜀國後,蜀國國庫更是僅有“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採絹各二十萬匹”。曹魏在許都屯田僅僅這一個地方一年就有谷百萬斛,而蜀國餘糧都比不上魏國一地的產量。由此也可以看出蜀國的糧草短缺。

三國時期沒有飛機、汽車,沒有修建高速公路的技術,糧食生產出來,要運送到前線只能依靠人扛馬馱,包括其餘所有生產出來的軍需物資都是如此,糧食和物資的運送也只能依靠落後且破舊的道路進行。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到21世紀,根據高速公路的里程,漢中到成都有將近450公里。

而在一千多年的三國時期,沒有爆破技術鑽山洞和架橋,無法拉近成都到漢中的距離,估計從成都到漢中運糧路線的長度要遠遠超過900裡。

在這種運輸環境下,諸葛亮和姜維只能在前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地屯田籌集糧食,而蜀漢當時唯一的北伐基地漢中碰巧就有能夠屯田的先天條件,在漢中地區有漢中平原作為重要的產糧區。

綜上,諸葛亮和姜維在漢中就地屯田,是沒辦法的事,在後勤保障上,蜀漢的條件遠遠沒有曹魏和東吳方便。不過,漢中平原的面積有限,蜀漢的人力也有限,三國時期的生產力也遠遠不能和現代比,所以,諸葛亮和姜維即使在漢中大肆屯田,也依舊不能完全解決北伐所需,這也是他們屢屢徒勞無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蜀國由於可耕種面積小,蜀漢人口少,仍然無法滿足自身對於糧食的需求,如何解決糧草問題一直是蜀漢政權的首要問題。



當代曹植


蜀是天府之國,這要追溯到秦時的李冰時期,李冰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李冰作為蜀郡太守期間,徵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中國古代,打仗就是打人口,在武器裝備差不多的情況下,誰人多,誰就佔優勢,在吳越等霸時,越王勾踐就花了二十年時間來繁衍生息,女子十七歲還未嫁人的,父母有罪,再比如劉備起初沒有根據地,把老百姓帶著逃亡。

人的問題解決了,肯定要解決吃的問題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像霍去病這樣走到哪吃到哪的只是少數,大多數戰爭都要有良好的後勤保障體系,西蜀必定不是中原,經濟實力還是不如北方的,而諸葛亮又是穩妥之人,自然會去解決後勤保障問題,所以會把大量時間花在屯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