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中國製造數字化如何發展?


後疫情時代:中國製造數字化如何發展?

2019年12月以來,全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前新冠疫情逐步由高峰期轉入控制期。無論時間長短,疫情的衝擊終會結束,但是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將會持續,那麼後疫情時代,生產製造企業何去何從,中國製造業的數字化發展又會面臨怎樣的格局呢?


疫情過後,製造業或迎來新一輪行業洗牌

總體預測,疫情將讓龍頭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精細化管理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從而擴大市場佔有率。

不少中小企業會被擊倒或被吞併,少數會抓住機遇併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突圍乃至彎道超車。

更多經此考驗生存下來的大中小企業,則會從本次戰役中吸取教訓,重新審視自身在生產經營上的短板,思考如何轉型升級,從而變得更強。


趨勢一、企業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加速

由於受疫情影響,依賴勞動密集型生產線的企業明顯受到更大沖擊,而已完成機器代人、自動化改造、實現智能製造的企業在復工生產方面受到的影響會較小;因此疫情過後,將有更多企業著手建設“智能工廠”,並佈局互聯工廠實現智能製造,以擺脫對人力的依賴,實現全自動及柔性化生產。提高企業的生產質量和效率。


趨勢二、企業將逐漸採用工業互聯網平臺

企業復工生產過程,供應鏈中斷導致的物資供需匹配困難,使企業的產能恢復嚴重滯後。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海量信息共享和精準匹配、全流程透明安全操作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疫情之後將會有更多大中型企業考慮使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同時,企業也會更加重視數據的利用,包括對

生產經營數據的實時掌握以及對真實行業數據的積累,以支持企業在生產銷售過程和庫存管理方面作出更好的決策。


趨勢三、企業將採取更穩健的管理機制

在疫情的持續籠罩下,依據企業所從事的行業和其目前財務現金流看,大部分都很難撐住3個月。而3個月的時間,疫情發展還不知是否能有效平息。若維持不了,那企業就可能迎來資金鍊崩塌甚至破產的後果。因此疫情過後,“吃一塹,長一智“的企業也許將會更加註重“深挖洞、廣積糧”,維持穩定的現金儲備。與之相伴的,是企業的風險管控與應急預案手段,也將同步升級,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風險抵禦能力。


疫情是行業之危,數字化轉型是企業之機


疫情的到來,使得眾多中國製造企業面臨被迫停產的窘境,而全球製造業的發展不會因為任何區域性的停工而停滯不前。

包括豐田、現代等多家企業已經開始緊急擴大在本國內和東南亞的採購規模,以應對中國製造企業的產能不足,這將對中國製造企業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中的地位產生較大的挑戰。

面對可能存在的產能替代危機,需要國內製造企業以更加前瞻的佈局去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以保證我國製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繼續保持獨特的優勢

面對這樣的情況,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才是企業自救的良藥。

工業互聯網將繼續通過工業經濟全要素鏈、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支撐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通過不斷催生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重塑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

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點,將下沉到產生工業數據的生產一線,以邊緣計算為主要方向助力工業數據的智能化流動,以雲邊協同的形式更加精準的服務工業企業以及工業互聯網上的各類需求端。


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幾點建議


1.明確數字化轉型意識

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更不是簡單的通信技術改造,而是要形成工廠內軟硬件的全面協同,真正做到數字化、線上化,打通企業內部的全數據鏈

數字化轉型對於企業而言是較大程度的脫胎換骨,其過程中註定存在著艱難困苦。

但是當企業完成了業務形態、組織結構、技術管理和企業文化等一系列數字化轉型,便將會以高效、敏捷的速度在數字化浪潮中成長壯大,更能有條不紊的應對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事件。

在這其中,首先要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認知,特別是中高級管理人員認知。進一步以數據為資產,以技術為手段,以人才為依託,構建能夠支持業務持續創新的技術平臺體系。


2.加速擁抱新一代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製造業中的應用不僅僅是生產線的自動化,在企業管理、遠程協同,甚至是線上會議等領域都應該加速鋪開。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雲辦公”“虛擬生產”“雲製造”等均成為了戰疫情期間的熱門詞彙。眾多遠程辦公軟件更是佔據了APP榜單的前幾位,阿里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同時企業微信升至排行榜第三、騰訊會議第四。

而遠程辦公軟件的穩定性和智能化程度是影響用戶體驗的主要因素,各類新興應用也將助力製造企業從管理、運營、生產、物流、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升級。

例如集MES管理、雲平臺存儲和大數據計算功能為一體的雲MES,不僅在任務分派、數據採集、生產跟蹤、質量控制、資源管理等方面能夠實現高效的執行力,在生產後期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雲端數據,進一步發現問題、總結原因、持續改進。


3.推進以數字孿生、虛擬生產為抓手,明晰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與單純的CAD、CAE、CAM等不同,數字孿生是一種以數據和模型為驅動、數字孿生體和數字線程為支撐新型製造模式,能夠通過實時連接、映射、分析、反饋物理世界的資產與行為,使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達到最大限度閉環優化。

數字孿生體中包含了虛擬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的接口,因此發展數字孿生技術是實現虛擬生產的關鍵步驟,也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利抓手


《三個月後看中國,疫情影響與展望》

《疫情反映的產業痛點和產業趨勢》

《打贏經濟抗疫戰須定向發力精準施策》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