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民科通常喜歡量子力學而反相對論?

Manny李文輝


量子物理研究的是激發態的物質——等離子體。太陽初級射線進入地球磁場產生金屬態氫離子,金屬態氫離子的“磁力矩”切割磁力線釋放電磁波——能量。

量子力學研究的是金屬態氫離子“磁力矩”的共振——量子糾纏。電磁波的傳播離不開金屬態氫離子“磁力矩”的震盪,具有波粒二相性。

目前物理學還沒有完全描述量子物理,要攻擊也是無的放矢。與量子物理不同的是,相對論是經典物理與量子物理的橋樑,沒有把基態與激發態的物質進行區分,難免授人以柄,倍受攻擊。

事實上:物質是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熱核反應質量守恆,物質不會轉化成能量。所謂的光速是金屬態氫離子“磁力矩”的震盪。






金童希瑞


首先,我就是個民科,或者說科學發燒友。但是我想說的是,對於科學理論不是反對不反對的問題。

通常來說,我們反對一些事,要麼是出於利益訴求,要麼是情感訴求,那麼在科學領域這是不對的。

科學是允許質疑的,但是質疑也是有條件的,你得建立在人家理論體系之上,你得質疑對地方,要不然有奇思妙想的人太多了,科學家要一一回應,那還要不要幹事了?

比如你要質疑狹義相對論,那你只要把光速不變這一條證偽了就行了,至於那些結論,可都是以這條基礎假設推導過來的,我相信經過這麼多年,歷代科學家們在邏輯上是沒有錯誤的,更重要的是,這些結論還都被證明了。

所以,科學其實很好說話,只要你的質疑有足夠的價值。但如果你是在情感上難以接受某些理論就反對,那問題就大了,那就不是你懂不懂你反對的這個理論的問題了,而是你到底懂不懂什麼是科學?

我是想說,在你質疑某個理論的時候,先問一下自己,是不是就對這個理論瞭解透徹了?科學家的成果可從來不是一拍腦門就能成的,可以說,每一個新理論的建立都跟西天取經一樣困難。你覺得自己真的是什麼驚世之才,不需要學習,只要一拍腦門就能推翻別人倖幸苦苦得來的成果??別傻了。

根據我的瞭解,目前來說,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無比正確,而且還相當精確。。致敬我佛愛因斯坦。


心之流動


你說的不對,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是民科所反對的對象。只有阿基米德定律、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之類的科學理論很少受到民科反對,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暫且把人分為三類:官科、民科、吃瓜群眾。

吃瓜群眾在面對過於高深的科學問題時,是基本沒有獨立見解的,大部分會受官方影響而相信權威理論;小部分會受民科影響而反對權威理論。也就是說,對於咱老百姓,信不信權威理論全憑自己心情,沒有道理可言。

而民科呢?



民科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本身只是普通人,但掌握的科學知識又高於絕大多數普通人,因此會去思考一些科學問題,甚至會運用公式去計算很多東西,而算完後發現公式能算通,所以認為自己是對的,權威理論錯了,於是就開始反對。

這是他們的一大優勢,也是讓許多不明覺厲的吃瓜群眾相信他們的原因,人家都明明白白算出來了嘛。

但問題在於,知識是一回事,智商是另一回事,會算不表示會想。數學本身就只是邏輯遊戲,只要明白規則,很多事情如果把前提搞錯了,數學上算通是很簡單的。

打個比方來說,你看見桌上有兩個蘋果,問我怎麼回事。我說那是因為之前本來只有一個,有人又放了一個上去,所以理論上是2=1+1。

這時忽然蹦出來一個民科,他偏要說2=1+1是錯的,因為桌上本來有三個蘋果,但是被人吃掉一個,所以理論應該是2=3-1。

那你說究竟誰的理論對呢?

你是一個吃瓜群眾,所以你想認為誰對都行,那是你的自由。

而民科堅信自己是對的,因為2=3-1,他已經把公式算通了嘛,於是試圖來推翻我的理論。

但我不認可他,也不搭理他。因為我親眼見到桌上原本只有一個蘋果,一轉身變成了兩個,那理論就必須是2=1+1,怎麼可能是2=3-1呢?



所以這件事之間的癥結根本就不在於公式能不能算通,而在於桌上原本究竟有幾個蘋果。

我堅信只有一個是因為我親眼看見了,民科堅信有三個是因為他死活不相信我的話,非要自己去想象,完了還非要認為我是看不起民科,才刻意打壓排擠他的。

科學理論也是同樣的道理,許多理論的前提民科是無法驗證的,他純粹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在理解。

就拿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說,它們的理論如何才能驗證?

很簡單:粒子加速器、射電望遠鏡、銫原子鐘、空間探測器、衛星……這些東西顯然是民科這輩子都無法接觸到的東西。他們既沒有條件去驗證,又死活不相信別人的驗證結果,所以就舉起反對的旗幟高聲叫喚了。


科學矩陣


這個問題實在是令本民科啼笑皆非! 不妨告訴官科們,超越物質的宇宙的定義吧:

宇宙是質量,能量和空間組成的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

好吧!現在物質表象的相對論和量子論與宇宙有關係嗎?

當質疑並回答: 物質從何而來?時,量子論和相對論管用嗎? 官科們,請回答!


外星文明新時代


因為量子力學相對通俗一點,基本上高中畢業都能看懂一部分。而相對論需要牽涉到黎曼幾何,能看懂的人就少了。另一個,為什麼民科都喜歡哥猜?因為命題連小學生都能看的懂。民科有厲害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神經病。


吾乃千古一帝嬴政


因為量子力學四個字,相對論三個字,一般而言字多的就是對的


很久很久的飯盒


沒有民科不反對的,無論是相對論還是量子力學,民科的涉及的範圍之廣,幾乎包括了所有的前端科技理論,但是最熱門的估計就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一些最新的理論了。

至於為什麼喜歡反對,一個原因是這些理論看起來似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距離比較遠,從普通人的視線中,幾乎看不出哪裡用的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普通人一般只關注身邊的事情,而思考的模式也是日常見到的現象。因此,很容易讓人產生懷疑。

另一個原因是這些理論真的不是普通人就能看懂了解的,這些理論都是建立在非常複雜的基礎理論和公式的推理上的,而驗證一般也是需要在實驗室和專業設備上,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理論完全就是天書了。

因此,就會有一些人去質疑,去編造自己想象中的新的理論。

從心理角度來看,一些民科是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甚至是有很高的學歷的,但他們質疑的卻完全不是自己的專業,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炒作,甚至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

還有一些就是完全陷入了一種自我催眠的境界,他們可能喜歡科學,但又不願意或沒有能力去學習,於是沉迷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搞自己的理論,質疑正確的理論。

最後一類人,就是看熱鬧,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把科學當作娛樂,非要搞出點新聞才可以,而正統科學的嚴謹和死板他們是不願意接受的,於是就搞出點質疑的事情。

對於民科,我覺得大家還是要報以一種科學的眼光來看待,猶如跳樑小醜,拿他們當作娛樂罷了。而他們所說的質疑和理論,大家還是要好好思索一番,真正的科學理論是經過實踐驗證的,其實無論是量子力學還是相對論,都在我們的身邊被實際應用的。沒有這些理論,我們的生活將不是今天的樣子,可能要退回幾十年前。

因此,質疑這些理論之前,還是要好好查查資料,不要人云亦云,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什麼知識都可以查到,多動動腦子,就不會被民科忽悠了。


寒蕭99


因為量子力學更具神秘感,人類天生的好奇心讓我們的潛意識更願意接受量子力學,更希望它是真的。況且量子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相當的廣泛,雖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既然能應用就說明量子力學是正確的。而相對論闡述的是光速不變和時空扭曲,這些理論過於宏觀,其神秘性也不及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研究的是微觀物質,人體也是由量子組成,這無形當中就讓我們成為了量子力學的一部分。例如裡面的反因果律,世界是虛擬的,這些知識每個人都會感興趣,它就在我們身邊,影響著你我他。而相對論的宇宙理論似乎裡我們還比較遙遠,事不關己。歸納總結就是,一件關係到自身的神秘事物更容易被大家所追捧。


零度探索家


相對論,本身就是一個理想化或粗放型的認知論,它揭示不了高飽和度的真相,這是相對論自身的問題。是相對論天生的問題。

其二,宇宙萬物之間其實都是一種全方位全時段性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關係,一個物質的變化,並不僅僅是來自於它相對的那個物質或幾個物質的作用。換言之,依照相對論,是不可能高飽和度的認知物質變化真相的。其中,質量不變,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而真相則是:質量常變。

其三,相對性認知其實是人類對於宇宙萬物真相的低層次的認知,也是不具有高飽和度的認知或高真實度的認知。

其四,指出相對論或相對性認知的問題,並不是攻擊相對論,而是告訴人們,相對論所揭示的真相其實是很粗糙的,離高飽和度的真相認知還相差很遠。當然,在人類認知宇宙萬物真相的過程中,相對論確實起到了歷史性的積極作用,這是不容置疑和詆譭的,但是,如果我們停留在相對性認知的層面上,我們就不可能更加高飽和度的認知宇宙萬物的真相。

其四,關於量子問題,這涉及太多需要說明的概念和內容,篇幅有限,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僅此。

其五,至於民科的事情,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果民科們依然在立足於相對論或相對性認知的方法論來質疑,那麼,他們的所有質疑都是荒誕不經的,也是不能自圓其說的,原因很簡單,就相對性認知而言,量子理論或有關論述,確實是已經走在了前端。但是,請記住:相對性認知,根本就不可能高飽和度的揭示和認知真相。僅此,


北京得明


無知才能無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