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谈 ▏风起于青萍之末——关于焦虑吞噬

几句话


心理微谈 ▏风起于青萍之末——关于焦虑吞噬


我是信奉能量守恒的,不管物理还是心理,均衡存乎万物之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中,我们不断吐出二氧化碳,也有阳光和绿植不断将其吞噬转换成氧气。


人组成的系统中,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在发展中维持着动态平衡。


所以,我在想,在这个生产普遍性焦虑的时代,如何转化、维持焦虑在系统中的平衡呢?

正式扯淡

心理微谈 ▏风起于青萍之末——关于焦虑吞噬

▲间歇性觉得海豹特别萌

前两天,赶基地早上的会议,出门晚了,疫情期间,打车更不容易,一个师傅接单后刮擦了摩托车,一个师傅说要中途吃个早餐,等到第三个师傅辗转过来时,我已经极度焦虑了,而且他还顺路带了别的客。


我说赶时间,九点半必须到目的地。师傅倒是淡然,递烟过来,说,时间肯定来不及,我尽快。


一路上,我不停地看时间和地图,过了九点半,跟负责人通了电话,迟到已是必然。 脑海里“觉察之眼”突然展开,省视刚刚的情绪,我长舒了一口气。似乎也被师傅的自在所感染,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疫情好转情况,并打听基地是做什么的……我也开始跟他普及什么是社会组织,什么是“三社联动”……


上班堵在路上,我见过那种狂按喇叭的车;别的孩子跳舞获了奖,我见过无所适从一味报班的父母;疫情期间,也见过各种采购消毒物品的家庭……焦虑跟“新冠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稍不注意,我们就会相互感染。不同的是,焦虑传出去后,自己的症状似乎就减轻了。所以,有人源源不断地向外传递着焦虑,因为自己没有吞噬、消解焦虑的能力。


我想起社会心理学里面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费斯廷格用一家三口在某天的遭遇来作为例子:

心理微谈 ▏风起于青萍之末——关于焦虑吞噬

费斯汀格法则

男主人卡斯丁起床后洗漱,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于是把儿子揍了一顿,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斗嘴升级。一气之下,卡斯丁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发现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儿子上学,卡斯丁的钥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急急忙忙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要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最后,卡斯丁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批,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10%与90%,像不像气象学上的“蝴蝶效应”,我更喜欢传统文化中诗意的描述: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心理微谈 ▏风起于青萍之末——关于焦虑吞噬

有些惭愧于那个早上自己焦虑万分的表现,可是负责人的一句“注意安全”消解了大半,师傅的淡然闲聊让这份焦虑消失于无形。


我有种担心,在经历一种普遍的群体性压抑之后,社会心理环境中,那些个体间小小的焦虑与冲动,经过层层叠叠的来回碰撞、共振与放大,会不会在某个出口造成新的动荡与伤害?

心理微谈 ▏风起于青萍之末——关于焦虑吞噬

焦虑丛生的森林里,依旧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大概这一路上,许多人有一种能力——吞噬、消解焦虑。或多或少,我们都会产生焦虑;或多或少,也会吞噬一些焦虑——来自他人或自己。


很佩服那些和煦、阳光的人们,像平凡生活中的绿洲,景色怡人,吞噬着那些裹着焦虑的浊气,吐出清新,舒人身心。


就像每次艰难时刻的那些逆行者们!

心理微谈 ▏风起于青萍之末——关于焦虑吞噬


向你们学习,不做焦虑的放大镜,学做一个能吞噬焦虑、吐出阳光的人


还是冷啊

spr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