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卫国君主——卫宣公

荒淫君主不仅私通母妃,更霸占儿媳

卫宣公是春秋时卫国的君主,其人以淫乱在历史上留下千古奇谈。

卫宣公是卫庄公的儿子,本是卫国质押在邢国的质子,国君之位和他并无关系。但庄公死后,公子完继位,谥为桓公。也许是名字起的不好,公子完做了四年国君便完蛋了,被他的弟弟公子洲吁所杀。洲吁杀死桓公后,自立为国君,但由于他是春秋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公子,虽然弑君成功,但并不能被老百姓接受。洲吁的谋臣石厚便向洲吁进言,让他向自己的父亲石碏征询办法。石碏本就看不惯洲吁弑君,便设下陷阱让洲吁和石厚自投罗网。石碏将洲吁和自己的儿子石厚一同诛杀,因此得了大义灭亲之名。

春秋卫国君主——卫宣公

洲吁死后,石碏从邢国迎回了公子晋,就是我们的卫宣公。可能国君的面试只需要血统,不需要品格和能力,所以连卫宣公这种货色也能面试成功。

卫宣公还是公子的时候,便和卫庄公的妃子夷姜有染,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急子。一个未当国君之前便如此荒唐的人,当了国君之后,岂非要变本加厉。卫宣公继位以后,便将夷姜接回宫中,宠爱有加,立夷姜的儿子急子为太子。

春秋卫国君主——卫宣公

公子急虽是私生子,但在春秋时却是鼎鼎大名。公子急不仅长得帅,而且允文能武,骁勇异常,被称为第一公子。眼看着公子急一天天长大,也到了该娶老婆的年纪。卫宣公和大臣们挑来挑去,最后选定了齐僖公的女儿。卫国选择齐国联姻,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齐僖公的女儿是出了名的美人,只有这种美人才能配得上公子急。

卫宣公派右公子前往齐国提亲,齐僖公听说之后也是非常高兴,赶忙同意了这门婚事。右公子回国后向卫宣公禀报,大肆称赞齐僖公的女儿的美貌。谁知右公子好心办了坏事,卫宣公听了他的禀报后,竟动了歪心思。卫宣公立即派遣公子急出使宋国,又在淇水上修筑高台,派人去齐国将齐僖公的女儿迎娶回来。

齐僖公的女儿早就听闻急子的大名,满心欢喜的以为嫁了个如意郎君,谁知到了洞房花烛夜,掀开盖头的竟然是个糟老头子。即使如此,急子和宣姜也只能默默忍受着命运的不公。没过多久,宣姜便怀孕了,为宣公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为公子寿。

春秋卫国君主——卫宣公

宣姜虽被迫嫁给了宣公,但心里一直有着放不下的急子。急子虽心底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内心深处依旧有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但现实是残酷,他只有把对宣姜的感情,全都寄托了在公子寿身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急子在母亲夷姜的住处见到了宣姜,这次偶遇更加让他魂牵梦萦。从那之后,急子经常来到母亲的住处,希冀能再见一次宣姜。宣姜似乎也有着同样的想法,经常来到夷姜的住处,和急子来个不期而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二人尝试的次数多了,终于碰到一次夷姜不在的机会。宣姜望着急子,终于说出了那句她藏在心里多年的话:“急子,你带我走吧。”急子心里虽然有着宣姜,但传统的忠孝礼仪又深深地束缚着他,他一时不知所措,喃喃道:“可是,可是……”宣姜急道:“可是什么?我知道你心里有我,你带我走,我们一起逃到齐国,我父亲会接受你的。”急子心中还是拿不定主意,他不敢正视宣姜,侧过脸说道:“你让我想想。”

急子将自己关在房中,想了一个月,也没下定决心。他跑到自己老师右公子的家中,向老师寻求答案。右公子当年好心办了坏事,心中十分自责,现在听急子这么一说,自然支持。急子心中仍是犹豫,道:“可他毕竟是我的父亲。”右公子道:“他是你父亲怎么了,只允许他这样做,就不允许你这样做了。”

公子急听了老师的劝告后,赶忙跑到宫中,想带宣姜私奔。可当他真正到了宫中后,才发现最让他绝望的事,宣姜竟然又怀孕了。公子急自言自语道:“晚了,一切都晚了。”

是啊,一切都晚了。

宣姜在宫中一直等不到公子急的答复,以为他不愿带自己私奔,自此以后便对急子由爱转恨。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也许是宣姜太爱急子,才会如此痛恨急子。她每日在宣公面前说急子的坏话,劝说宣公杀掉急子。

卫宣公在宣姜的枕边风下,终于也动了心思,准备除掉急子。他让急子出事齐国,并在路上埋伏杀手,准备杀掉手持白旄出使的急子。

不料这一切都被公子寿听到了,公子寿自小就和急子关系极好,连忙跑去给急子报信。急子本就心灰意冷,得知父亲和宣姜要杀自己以后,便准备坦然赴死。

公子寿眼看劝不动哥哥,便提议要给急子送行,践行之际,将急子灌醉,自己手持白旄,替他赴死去了。急子醒来没看到弟弟,出使的白旄也不见了,他心道大事不好,赶忙乘船去追。

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这一次他又晚了,公子寿已经被杀手杀死。他抱着公子寿的尸体,失声痛哭。他对杀手说道:“你们杀错人了,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杀手自然不会手下留情,手起刀落,便杀掉了急子。

春秋卫国君主——卫宣公

老百姓感念二人的手足情深,忠厚仁义,做了《诗经·二子同舟》纪念二人。

不知是老天对卫宣公荒淫无道的惩罚,还是公子急和公子寿用尽了卫国王室所有的优秀基因,卫国自此之后,奇葩倍出,一代不如一代,不久便亡了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