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公主:姐姐被骗婚,嫁父子二人;妹妹遭拒婚,私通兄长杀夫君

  • 导言

有时候,历史比小说有意思,因为它不必追求合理性。比如,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两位公主。姐姐被骗婚,先后嫁给父子两人;妹妹遭拒婚,后来嫁给鲁国国君。姐姐生二子,次子杀掉了原未婚夫;妹妹暗中与兄长相恋,出嫁后仍不忘情,以致夫君被兄长杀死。这些故事,安徒生写得出来吗?

两个公主:姐姐被骗婚,嫁父子二人;妹妹遭拒婚,私通兄长杀夫君

这两位女主人公就是春秋首霸齐桓公的姐妹:齐宣姜、齐文姜。很多先秦典故已经演化为成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一段历史被提炼出三个成语:上烝下报、齐大非偶、人尽可夫。

齐僖公有三子二女:诸儿(齐襄公)、纠、小白(齐桓公)、齐宣姜、齐文姜。

姐姐齐宣姜

  • 卫宣公霸占儿媳

卫宣公派遣使者赴齐,为长子太子伋提亲,齐僖公应允。使者归来后,备言齐宣姜绝色。卫宣公听到儿媳妇这么美,决定自纳。于是,他建起一座豪华的宫殿,称作“新台”,又故意派遣太子伋出使宋国。新娘子到来,被送到新台。太子伋回国,生米已成熟饭。

两个公主:姐姐被骗婚,嫁父子二人;妹妹遭拒婚,私通兄长杀夫君

《诗经 国风 邶风 新台》一诗正是卫国人作来讽刺卫宣公: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想嫁一个如意郎君,没想到嫁给了一个癞蛤蟆。

其实,卫宣公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他父亲卫庄公还活着的时候,他就与庶母夷姜私通,生下公子伋。唐高宗和唐玄宗加起来才比得过一个卫宣公。成语“上烝下报”即因此而来。

  • 齐宣姜与次子谋杀原未婚夫

齐宣姜为卫宣公生下两个儿子,长子公子寿、次子公子朔。公子寿心善,与公子伋关系很好,而公子朔则想夺太子之位。公子朔经常与齐宣姜一起在卫宣公面前诋毁、诬陷太子伋,激起卫宣公杀心。

两个公主:姐姐被骗婚,嫁父子二人;妹妹遭拒婚,私通兄长杀夫君

卫宣公派太子伋出使齐国,却密使人扮作盗贼于边界截杀。公子寿得知阴谋,赶来阻止太子伋太子伋却说:“不能违背父命而求生。”公子寿偷走太子白旄,先到边界,遇到刺客被杀。太子伋后至,见公子寿已死,对刺客说:“我才是太子伋,你们应该杀的是我。”遂被杀。

  • 辈份怎么算?

卫宣公死后,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卫宣公的两个弟弟怨恨卫惠公杀死太子伋,起兵反叛,卫惠公逃到齐国。齐襄公帮助卫惠公复位,杀掉卫宣公的两个弟弟。

两个公主:姐姐被骗婚,嫁父子二人;妹妹遭拒婚,私通兄长杀夫君

卫国人也怕齐国,所以没有杀宣姜。为了安抚卫国人,也可能是为妹妹找一个归宿,齐襄公把宣姜嫁给太子伋的弟弟公子硕。母亲变成嫂子,不知卫惠公什么滋味

妹妹齐文姜

  • 文姜两次被拒婚

春秋时期,诸侯与蛮夷经常开战。前706年,蛮夷攻打齐国,齐僖公请郑国助战。

郑国是一个中等国,在春秋中后期,夹在晋、楚之间,左右摇摆,所谓“朝晋暮楚”是也。但是,春秋初期,郑国也曾强盛过。郑庄公在位时,郑国先后击败周王、陈、卫、宋等中小国家,被称作“小霸”。

两个公主:姐姐被骗婚,嫁父子二人;妹妹遭拒婚,私通兄长杀夫君

因为与宋国为敌,所以郑国与齐国交好。齐国求援,郑庄公派遣太子忽率军前往。齐僖公见到太子忽,很是喜欢,要将小女儿齐文姜嫁给他。

娶这样一位绝色美女为妻,一般男人都不会拒绝吧,太子忽拒绝了。有人问原因,太子忽答:“齐大非偶(成语)。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我的命运只在我自己,何必求大国)。”

击败蛮夷之后,齐僖公又来提亲,太子忽再度拒绝。郑国大臣祭仲劝他:“你的父亲有许多姬妾,你有很多兄弟。他们都想做国君,你需要争取齐国支持。”太子忽不听。

  • 真实版的潘金莲

三年后,即前709年,齐文姜嫁给了鲁桓公。前694年,鲁桓公带着齐文姜出访齐国。齐僖公已于前698年去世,此时在位的是齐文姜的哥哥齐襄公。

两个公主:姐姐被骗婚,嫁父子二人;妹妹遭拒婚,私通兄长杀夫君

鲁桓公发现,齐文姜竟与齐襄公通奸,便怒斥齐文姜。齐文姜告知齐襄公。齐襄公把鲁桓公灌醉,命公子彭生为鲁桓公驾车。在车上公子彭生

将鲁桓公杀死。

事后,鲁国问罪,齐襄公归罪于公子彭生,将他处死(这种黑锅不能背)。鲁国虽然知道齐襄公才是主谋,但鲁国实力弱,只能作罢。

  • 太子忽的结局与“人尽可夫”的典故

另一方面,拒婚的太子忽如何了?郑庄公死后,祭仲拥立太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

郑昭公的弟弟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人。宋庄公将祭仲骗到宋国,威胁他若不拥立公子突,便杀掉他。祭仲答应,带公子突回国,郑昭公逃到卫国。公子突即位,是为

郑厉公。

两个公主:姐姐被骗婚,嫁父子二人;妹妹遭拒婚,私通兄长杀夫君

郑厉公虽是国君,但郑国大权在祭仲之手。郑厉公想除掉祭仲,便收买祭仲的女婿雍纠。雍纠宴请祭仲于郊外,准备下手。祭仲的女儿雍姬得知,回家问母亲:“父亲与丈夫谁亲?”母亲答:“是个人就能做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于是,雍姬将雍纠图谋告知祭仲。祭仲抢先动手,杀死雍纠。郑厉公带着雍纠的尸体出逃,边逃边骂:“把大事和女人商量,你死得活该!”

祭仲又将郑昭公迎回,但不久后,高渠弥趁祭仲外出,杀死郑昭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