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养老:卖房卖车,亏10年还坚持 !令人感动的养老故事!


为做养老:卖房卖车,亏10年还坚持 !令人感动的养老故事!

养老行业内,有很多知名的养老项目经营者,特别是女性,很多都没有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养老院的大家也做得很艰难,比如:因为养老院资金不足,有人把儿子的婚房卖了,导致家庭矛盾,也有人,因为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做养老,而引起家庭矛盾,“败了”自己的小家。做养老需要情怀,也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小家,今天这篇文章,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支持这群,为了做好养老,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顾小家,有情怀,值得尊重的大姐们,这不是个别现象,这是很多地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变卖数千万元家产,只为做好养老院院长

在洛阳的这片养老热土上,有一位经营二十年的养老院长,借着改革开放春风下海经商,成为叱咤洛阳服装界的大老板。她却变卖数千万元家产,变成给百余名老人“端屎端尿”的养老院院长。

她深谙经商之道,却倾其所有,做了一笔亏损10年的“买卖”。她为何如此选择,又为何还说终生无悔?

10年前,当她决定投建养老院时,所有人都觉得她“傻”——“放着好好的买卖不做,偏要瞎折腾,到底图什么?”认准这条路,她改造厂房、添置锅炉、管道布线、采买床具……每个环节都想做到最好。她身兼多职,既是护理员、厨师、也是水暖工、电工,忙得没白天没黑夜。

但是,由于养老院收费低,成本严重超支,开业不久就濒临倒闭,员工四散离开。

无奈之下,她咬着牙把城里4套房卖了。车,一辆接一辆卖,最后只剩一辆老款现代。

有人给她支招,老人的伙食和用品标准可以降低一些,被她一口回绝:“老人在我这儿吃不好、住不好,我还办养老院干什么?”

她卖掉了城里最后一套房子。那是她用来养老的“后路”,卖掉就意味着不再有家。但她不后悔,“养老院就是我的家。”

败”了一个“小家”,为老人建起一个新的“大家”

“老人年轻时候吃了不少苦,为国家为家庭做了很大贡献,一辈子没享受过什么。到了我这里,很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如果子女太忙,我又不给准备,有些东西,他们可能这辈子就享受不到了。”她含泪告诉记者说。

10年来,她坚持一种习惯,晚上睡觉前,把全院房间都检查一遍。看看老人发不发烧,睡得香不香、喘气匀不匀,和没睡的老人说上几句话。回到宿舍,再睡上几个小时就去买菜。养老院里的护工和大厨都有些难为情——因为他们的院长,不仅睡得比他们晚,起得还比他们早。如果工作中出现纰漏,也会被平日温和近人的院长严厉批评。

10年磨砺,她磨出了“内功”。创办养老院以来,她没有打过一次广告,没有争过任何荣誉。所有接来的老人,都是靠口口相传。

洛阳有为同行院长告诉记者,他非常佩服这位巾帼院长,巾帼院长有些过于追求完美,常人难以做到。养老是投资大、利润低、回报期长的产业,要都像她这样经营,很难维持下去。

这10年,由于养老院不停完善、改造而长期亏损,她一直在垫钱运营,已先后投入800多万元。但她也笑着对记者说:“别太担心,别忘了我是做做过生意的。”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国家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我不需什么荣誉或嘉奖,能为社会做些贡献,我便无愧于心。”

试问你见过这样的老板和院长吗?你以为他是在败家吗?作养老需要的是真心付出,一生在做一件事,为传承孝道,百善孝为先,一生不图回报,养老的家人们能为她点一个赞吗?(作者张政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