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摘要:福建省上杭縣現存之清代至民國時期傳統民居建築,多采用“廳”、“井”有機結合的合院平面佈局形式,客家人常稱其為“九廳十八井”。本文首先從整體平面佈局、細部做法及裝飾兩方面對此類客家傳統民居建築進行簡要介紹;而後以我們所測繪之“藻亭別墅”一例為典型,對上杭縣“九廳十八井”傳統民居建築做以具體分析,試圖辨明其特色,認知其所獨具的歷史文化價值。

關鍵詞:“九廳十八井”;客家民居建築;“藻亭別墅”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dwelling situated in Shanghang,Fujian Province, which dates back to Qing Dynasty and the period of theRepublic of China, is comprised by halls and courtyards. So the Hakka people oftencall it “Nine halls and eighteen yards”. In this article, I introduce this kindof Hakka traditional vernacular dwelling first from two aspects: the overalllayout, the details and the decoration. Then with a case study of “Zaotingvilla”, I try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ind of dwelling, so asto acquir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Keywords: “Nine halls and eighteen yards”; Hakka traditionalvernacular dwelling; “Zaoting villa”

上杭縣,為福建省龍巖市轄縣,地處福建省西南部,南鄰粵東,北近贛南。

唐大曆四年(769年)在今永定湖雷下堡設場,因場形象木排浮在水上,寓《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之義,稱上杭場。

宋淳化五年(994年)升場為縣,至1168年縣城遷至郭坊(今臨江鎮),即現在的上杭縣城。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上杭文化燦爛,名人輩出,是明清時期著名畫家李源、華巖的故鄉。

上杭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29年12月“古田會議”即在上杭古田召開。上杭才溪還素有“九軍十八師”、“將軍之鄉”的美譽。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建築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表徵,是我們追憶往昔、瞭解過去的重要載體。所幸,上杭擁有為數不少的建築遺存作為其燦爛歷史的見證,如始建於宋嘉定年間的文廟,建於明嘉靖年間的雲霄塔等。而這些之外,上杭傳統民居建築亦極富特色和價值。


一、整體佈局

現存上杭傳統民居建築多建於清代至民國,總體帶有比較明顯的閩西地方特點和客家傳統特色,基本採用“九廳十八井”或相類似的合院建築平面佈局形式。相似的佈局形式在各地區的名稱有所不同,如閩海民系的泉州民居稱之為“九十九間”,客家民系的廣東始興民居則稱之為“九棟十八廳”。但總體而言,其均可歸類於閩、粵、贛一帶流行的“三合天井式”民居。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三合天井式”民居一般由三至五進廳堂及其左右兩翼對稱橫屋相組合構成,具有中國傳統建築“前堂後室”、“中軸對稱”的佈局特點。其整個建築組群以廳堂、房間與天井有機結合構建而成。廳多、井多,且井多於廳,是這種建築類型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而“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尊貴、長久、多、大之意,“九…十八…”則是一種組詞格式,故“九廳十八井”多是客家對這種多廳多井的大宅建築的尊稱,約定俗成而廣為流傳。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絕大多數即由廳、井、房等要素構成,一廳配一井是其基本規律。這種建築形式充分利用廳與井的空間特性,化北方的庭院為天井,依南方多雨、潮溼的氣候特點而設計,具有良好的通風、採光、排水條件。

上杭傳統民居建築的另一特點是在縱深方向多用屏風、屏門,以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空鬥牆一般只設於整組建築的最後一“廳”,牆中開門,臨街或通向後院。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這種相對軟性的空間分隔方式使各廳、各井、各單元既有相對明確的功用,又可在屏風(門)拆去時形成寬敞、通透的空間以舉行全族大型活動和慶典等,適應了客家人強烈的家庭觀念和聚族而居的理想與習俗。

二、細部與裝飾

上杭傳統民居建築在細部做法與裝飾上的特色亦與地區氣候特點、客家歷史文化、民風習俗和心理需求等緊密相連。

上杭傳統民居廣泛採用穿鬥架為主,局部抬梁,硬山擱檁的做法;比較重要的廳堂或置覆水椽。椽子之上置望磚及仰覆瓦,或直接鋪瓦(冷攤瓦)。室內多以木板或編竹抹灰分隔空間;各柱之間多用石質地栿。這些應該是為了適應閩西南高溫、潮溼的氣候特點。

上杭傳統民居細部精工巧制,優美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木雕常用於門楣、樑架、簷下隔斷、雀替等,石雕和磚雕多用在門額、門檻、柱礎等;採用鏤空、浮雕、圓雕等多種手法;雕刻龍鳳、獅子、麒麟等吉祥動物造型,荷蓮、牡丹等植物紋樣,卍字紋等幾何紋飾,“一路連科”、“鯉魚躍龍門”一類吉祥圖案。灰塑多用於屋脊、翼角等處,題材主要有鴟吻、鴟尾、水獸等,鎮宅僻邪,保家平安。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此外,客家人認為門廬體現了住宅的建築水平和主人的文化品位,有“三分廳堂七分門廬”之說。[4]所以,門廬的裝飾往往最用心思,以楹聯、石刻、灰塑、水墨畫等藝術裝飾,可謂美不勝收。


三、實例分析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圖1 杭小路36號平面圖

“藻亭別墅”位於上杭縣臨江鎮杭小路36號,建於民國時期,共五進院落(見圖1),以其二門石牌樓刻“藻亭別墅”四字故稱。

大門向後為第一進院落,地面用大塊石板鋪地。惜兩側原有的東、西廂房已不見。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圖2 杭小路36號二門南立面圖


二門為一座單開間門房,上用亮花脊飾,下以低矮臺階與第一進院落相連。其向外(南)為磚石三間牌樓樣式(見圖2),上覆瓦頂,頂上正脊翼角起翹明顯,有勾頭滴水;身有淺浮雕、高浮雕和刻字,雕刻精緻;中開版門。向內(北)為四扇六抹頭格子屏門(見圖3),有雕花和吉祥紋飾,保存較為完整,十分精緻。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圖3 杭小路36號二門屏門北立面圖


二門門房進深兩椽,“兩柱三檁二串”穿鬥架(見圖4),柱上承檁架椽,椽上覆瓦(冷攤瓦)。樑架完整,雕飾精美。三架樑上承一斗三升,與順身方向的鬥口跳加替木共承雙層脊檁,下層脊檁挖地雕花。正中開版門,門額、額上部雕飾和兩椽栿都向穿柱挑出,且逐漸加長並墊以小鬥成出跳之勢,最上層為挑簷檁承椽。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圖4 杭小路36號二門剖面圖

再向後為第二進院落,地面鋪一圈條石,低於門內,經由臺階過度到前廳。上為露天。

前廳進深六椽,“五柱七檁三串”穿鬥架(見圖5),前後單步,有中柱。明間為開敞廳,樑架完整,梁下有串,柱旁有立頬,下部用裙板,有柱礎。前簷柱間、簷枋之下用通長的額枋,後單步柱間有屏門。次間硬山擱檁。木質樑柱、脊檁下的附檁挖底雕飾清晰,十分精美。其餘檁條下有枋,檁上架椽,椽上覆瓦(冷攤瓦)。雀替、梁栿、簷下隔斷等處的木雕亦精美非常(見圖6)。室內地面方磚鋪地。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圖5 杭小路36號前廳剖面圖


前廳向後為第三進院落,地面鋪石,中間較低部分有一週排水槽,側面有排水孔,有臺階至後室。

後室進深八椽,“九柱九檁四串”穿鬥架,因在金檁處用覆水椽而形成前三椽後兩椽的假象。明間雙層脊檁之下層假檁下有挖底雕飾,後單步柱間屏風等也有多處精美雕飾。明間敞口廳簷柱間簷枋下用通長的額枋,其後在實際的上金檁位置安屏風。邊貼硬山擱檁。長方磚鋪地。

第四進院落由後室、後樓和兩側房屋圍合而成,院內地面鋪石,中部較低,有排水槽。兩側為廂房,開門窗。


[建築歷史]“九廳十八井”的上杭縣傳統民居建築


圖6 杭小路36號前廳簷下隔斷大樣圖


後樓為進深七椽的二層樓,“六柱八檁三串”穿鬥架,前後單步。明間樑架較完整,次間構架與明間相同,盡間硬山擱檁。底層用條磚鋪地,明間為敞口廳,柱旁有立頬,下部有裙板,有柱礎。二層前簷柱間簷枋下用通長的額枋。底層從前簷柱位置開始置隔柵架樓板,後三步(樓面上、下對縫處)置屏風。後簷牆體樓上開窗,樓下開門。檁條下置枋,檁上承椽,椽上覆瓦(冷攤瓦)。後樓亦有一些木雕,但較前廳、後室則相對遜色。

後院(第五進院落)均為後代改建的磚房,遺留的部分有鋪地,但破壞較為嚴重。


四、小結

項南先生在《客家文化叢書》序言中說到:“廣東梅州的多層圍攏屋、永定土樓、長汀的九廳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築,既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客家人團結奮進的象徵。”

總之,“九井十八廳”的上杭傳統民居建築,結構佈局合理、建築技藝精湛、文化底蘊深厚,可謂我國傳統建築文化之瑰寶。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既在於合理科學的整體佈局、精湛富麗的木、磚、石雕,更在於其尚屬成組、成片的整體形態,這在國內是相當突出的,是無與倫比的綠色財富,理當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得到保護與傳承。

本文的撰寫得到周學鷹教授的指導與資料支持,謹表謝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