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焰高 離家六載心懷一顆“紅心”

“我有思想準備,但當我第一次到紅心鎮烏羅村時,還是受到震動。太偏了,從鳳陽縣城開車到紅心鎮得一個多小時,從鎮裡到村裡還得一二十分鐘。村部僅有幾間平房、幾張破舊的辦公桌椅”。2014年10月,滁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四級調研員史焰高作為第六批選派幹部被派到鳳陽縣紅心鎮烏羅村工作。 2018年5月選派結束後,根據工作需要,史焰高被組織上作為第七批選派幫扶幹部繼續留任烏羅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

發展產業促增收

2014年前,烏羅村的集體經濟一直為零。史焰高一上任便把目光聚焦到發展集體經濟上來,一邊盤活沉澱的集體資產,將集體所有的荷葉壩、沙場等公開對外承包;一邊爭取項目資金,先後投資建設了三座總裝機容量195千瓦的光伏電站,實現年發電收入二十餘萬元。

“史書記到村五年來,打破了村集體收入零紀錄,年年有穩定收益,還爭取到一千餘萬元項目資金,為村裡發展了產業,興建了20千米水泥路,改善了農田水利基礎條件,實現村莊水泥路通達率100%,農網改造也全部完成,農業高峰期水利灌溉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紅心鎮黨委書記鄭家永說。

為了示範帶動村民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史焰高為村裡籌集120萬元產業項目資金,發展了200畝油茶種植產業示範基地。“示範基地全部栽種四年到六年生的大苗,預計今年即可掛果,明後年將達到豐產期,屆時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約30萬元的收入。”史焰高說。

為了多渠道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史書記與村黨總支、村民委員會一班人先後籌資興建了糧食烘乾中心、標準化羊舍等設施,租賃給村裡經營大戶使用,即可服務群眾生產,改善規模化經營條件,還為村集體增加了收入。

精準幫扶有謀劃

2019年,烏羅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5萬元,村黨總支、村民委員會決定將收入主要用於脫貧攻堅發展方面。

該村脫貧戶陳文明的妻子是聾啞人且喪失勞動能力,思想一度消沉,生活一度十分困難。要“拔窮根”首先得“治心病”,史焰高了解情況後,多次上門與陳文明交心、拉家常,給他打氣,“兒子不小了,你忍心看著下一輩繼續過這種窮日子嗎?只有幹,才能勤勞致富”。一次又一次的談心、鼓勵,終於打動了陳文明的心。陳文明思想活動了,史焰高又趁熱打鐵,在幫助其子外出務工的同時,宣傳支持貧困戶發展的各類產業政策。“只要幹,有困難,就是我的事”。史焰高先後幫陳文明申請扶貧小額信用貸款五萬元解決發展資金問題。2019年,陳文明養牛、豬七頭,養雞、鴨、鵝八百多隻,還種了西瓜、黑豆、花生等經濟作物三十餘畝,年底一算賬,人均純收入近兩萬元,陳文明成了村裡勤勞脫貧的榜樣。

因殘致貧的徐方(化名)妻子患有慢性病。2016年女兒出嫁後,徐方兩口子產生了過一天算一天混日子的念頭。史焰高了解到情況並得知徐方有多年養鵝的經驗,上門開導他們,“靠政府救濟過日子,不是光榮,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創造,何況政府有養殖幫貧政策……”經過三番五次的登門拜訪,徐方重拾生活信心。史焰高幫助他申請了小額貸款,徐方幹起了規模化養鵝、養鴨,當年就實現了脫貧。以後幾年,徐方每年都能養三四茬鵝或鴨,每茬都在兩千餘隻,僅這一項年收入五萬元。

在村的五年多時間裡,史焰高牢牢抓住“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一安全”的脫貧攻堅核心任務,逐戶摸清了貧困的原因,積極用好教育、健康、產業等“九大工程”政策,精準幫扶,因戶施策,全力以赴開展脫貧攻堅,在村黨總支、村民委員會和全體幫扶幹部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該村成功脫貧出列,保質完成56戶142人的脫貧任務,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8.4%降到2019年底的零。

捨得小家為大家

史焰高的愛人是滁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生,平日工作很忙。有人問她,你家史書記選派任期一屆了,為何還不回來?她回答:“說實話,我們一家都希望他早點回來,他剛下村時候孩子才三年級,現在已經八年級了。人家的孩子上學都是父母接送,我們家的孩子九歲就一個人坐公交車上學了。我上班忙,有時候下班都沒個準點,孩子餓得實在沒辦法,甚至自己學會了炒雞蛋……沒辦法啊。我最瞭解他,他放不下常掛在嘴上的油茶園,他放不下剛起步的產業項目,他捨不得合作共事五年多的村黨總支、村民委員會幹部們,他捨不得烏羅村裡的群眾……”

“我們開始以為史書記是來鍍金的,過不了幾天就要回市裡上班,哪知道他是把烏羅村發展當成了自己的事業,千方百計謀發展,全力以赴脫貧攻堅,實現了整村脫貧,建起黨群服務中心、村民廣場,烏羅村越來越美了,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啦。”烏羅村黨總支書記徐學楊說。

在史焰高的帶領下,烏羅村脫貧戶穩定增收效果明顯,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後勁十足,烏羅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史焰高 离家六载心怀一颗“红心”

史焰高在跟農戶瞭解情況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張華、通訊員殷兆松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