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疫情在中华大地肆虐之际,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儿女!

尽管他们都是平日里做着平凡工作的普通人,但在危机面前他们脱颖而出!没有其他缘由,只因:

疫情之下,方显英雄本色!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前有顺丰小哥——汪勇:在疫情之下,仅仅只是武汉一名普通快递员的他,却以一己之力,撬动了医护人员的整条后勤保障线。

  • 医护人员上下班没车坐,他组织志愿队;
  • 医护人员没饭吃,他联系餐馆和便利店;
  • 医护人员没有衣服鞋子充电器,他筹款买遍了全国。

后有外卖小哥——美团外卖骑手高治晓:在疫情之下,仅仅只是一名普通外卖骑手的他,每天要跑一百多公里,派送四五十单到六七十单,为诸多家庭及病人运输物资供给。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金融时报》的报道曾称中国外卖小哥是"新冠病毒疫情中的生命线"。

如果没有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外卖骑手们,很多家庭会挨饿,病人也无法得到赖以生存的物资供给。

我国疫情防控能迅速趋于平稳,除了一线冲锋陷阵的医务人员、奋战在基层的防控人员,外卖小哥、保洁员、出租车司机等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同样功不可没。

要知道,时代正在狠狠奖励这些解决问题的摆渡人们。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顺丰小哥汪勇直升3级,从普通快递员被"火线提拔"为分公司经理,并且国家邮政局授予汪勇"最美快递员"特别奖,号召全行业向他学习;《人民日报》则将汪勇比喻成了"生命摆渡人";

高治晓作为唯一华人面孔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成为抗疫群像代表之一;

还有武汉外卖骑手吴辉在国新办记者会讲了自己的故事;在北京,快递员李杰出席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

我相信,这些荣誉对一个基层快递员来说,无疑是职业的高光时刻。

而也正是他们的努力,让快递员这一职业正式被国家承认:2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正式将"网约配送员"纳入国家职业大典中。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他们的这些荣誉加身,我觉得名副其实,甚至奖励还给少了,应该在多给一些。

因为疫情之下,他们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更是在危机中展现出色的管理能力以及即时应变的能力。

问题就是机会!工作危机,才能凸显管理能力风采。

对他们这些"摆渡人"适用,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职场人来说,同样适用。

事实上,危机和问题正是提升他人对我们的工作评价和能力评价的机会。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如果我们在工作危机中能抓住机会,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危机,那势必就能从普通大众中脱颖而出!

那具体应该怎么办呢?从"生命摆渡人"汪勇身上,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略知一二!

01拯救危机,锤炼"复原力"。

很多时候,在工作中,不管我们如何小心翼翼,也还是会遭遇失败的。

就像这次突然而来的疫情一样,这时候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力量就是"复原力"。

复原力指的是出现问题、遭遇挫折时,修复问题、改变现状的能力。

我想你一定听说过有一些社会精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状态,但在某天突然遭遇了挫折后,就无法重新振作了这样的故事。

如果,我们能像汪勇一样锤炼"复原力",在工作中肯定事半功倍。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汪勇发现很多医护人员吃不上米饭。为了让过来救命的恩人,我必须得让他们吃上白米饭!

汪勇就想到了找餐馆和便利店,等他一家家"扫街"完成了合作,却又因疫情管控被按下了暂停键。

这让汪勇感到了很大的挫败感,但好在他的"复原力"够强,又迅速建立了两套方案解决:

第一,找库存充足的方便面企业,看能不能先让医护人员吃到泡面。

第二,协调有关部门,看能不能让便利店的快餐恢复生产。

就这样,汪勇一方面找街道办事处层层上报,一方面准备好生产手续,最终解决了医护人员的用餐需求,提供了1.5万份米饭。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汪勇的这一系列操作,正好展示了复原力的3个基本特征:

(1)

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

汪勇在遇到被喊暂停的时候,没有怨天尤人,接受了现状。

(2) 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的真谛的能力。

一定要让救命恩人们吃上饭,这是汪勇的信念和生活的真谛。

(3) 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汪勇提出了2套解决办法,双管齐下,并且立即执行方案与社区和有关部门申请协调。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而这3个特征,正是我们在平时提高复原力的入手点:

首先,要从能忍受日常生活的不确定性开始,即是培养耐受力;

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坚守底线伦理,坚守正道;

最后,要练习从资源取向的角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不幸,并具备把不幸化成长资源的能力。

一旦我们掌握了这种复原能力,在职场自然能够胜任高水平的工作。

无论遭遇什么问题都能够顺利克服,也许原本以为是穷途末路的状况,只要转换思路,就会出现转机。

虽然工作会出现问题或失误,但只要自己努力"恢复原状",也能获得一个让对方满意的结果,这就是"复原力"的力量。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02 拯救危机,依靠团队力量。

不管是在疫情面前,还是工作危机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汪勇看到朋友圈的护士求助:明早6点下班,没公交没地铁,4个小时了还没有网约车接单。

二话不说,一个人决定接送金银潭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新年第一天他送了30个人,腿抖了一天。

汪勇发现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怎么也满足不了全部医生护士的回家需求,于是,他就发动朋友圈招募志愿者,组建安全的护送团队。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并且,为了解决更多医护人员的通勤问题,汪勇联系上了摩拜和青桔单车,让住在医院附近的人有了保障;同时还联系上了滴滴,将滴滴司机的接单范围从3.5公里扩大到了15公里。

即使是最好的风险策略和最准确的风险评估都不能面面俱到,算无遗策。

在工作中,就算自己小心谨慎,周遭的同事或是团队中的人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小失误,所以一定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阿莉森·施拉格,在她的著作《对冲》一书中介绍了芬克尔上校的观点:

他认为,为了能够应对意外,军队必须具备4个要素,而这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必需的灵活性来对意料之外的事情做出反应。

而这些原则在工作危机中同样都适用,我们不妨和汪勇一起来实践下:

1.营造氛围,鼓励低级指挥官提出新想法、挑战官本主义——并被上级听到。

士兵必须感到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它违背传统智慧和主流战略。这有利于形成看待冲突的平衡观点并避免"过于陷入教条的车辙"。

为了解决无车可用的问题,汪勇说服了滴滴、摩拜和青桔单车等大公司,让他们做出改变,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出行。

在工作出现危机时,我们就应该提出新想法,让上级听到,以便上级更快做出应对方案。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2.具备一个鼓励"快速学习、快速传播(学到的)经验教训"的系统。

这需要快速共享信息并做出正确的解读。

汪勇在朋友圈发现护士求助,立马迅速做出反应,同时也利用朋友圈这样一个平台快速共享信息并招募志愿者。

平时,工作中就应该分享、组建快速学习,传播经验的共享平台,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应对发生的危机。

3.聘用具有思想灵活度、能随着环境变化而修改战略的指挥官。

这毋庸置疑,在团队中,汪勇就是那个思想灵活度极高的指挥官。

当我们在工作中出现危机了,一定要记得依靠上级和团队的力量,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03 拯救危机,锻炼沉着应对。

工作上出现突发事件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行动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旦遭遇危机,我们会感到遭受了冲击,甚至会因过于震惊而导致大脑一片空白。

其实这是人类的正常反应,但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应对。

而这也正是汪勇难能可贵之处,在疫情的冲击之下,还能立即思考怎么解决医生、护士的衣食住行。

那么,我们在工作危机中,如何才能沉着冷静地处理"意外"呢?

1.在遭受打击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

2.集中注意力来思考"现在自己能做什么"。

3.在收拾好局面之前,绝不能放弃。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能否做到这三点主要取决于平时的训练。

1. "意料之外"归到"预料之中"

我们总是能听到"意料之外"这句话,但其实这种思维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每天的工作都在"预料之中",那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事实上,职场上像自然灾害、股票暴跌等"意料之外"的情况也有很多。

"意料之外"对于任何立场的人来说都不算是一个好的借口。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平时要考虑到种种风险,将"意料之外"归到"预料之中"。

但是,万一出现了失误,在因恐慌而造成更多的失误之前,我们要有意识地斩断这种"失误的连锁反应"。

面对严重的事态,你就要暗示或者大声地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能行!"让自己冷静下来,才能走出"慌乱的深渊"。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2. 危机是可以转变为机会的

只要能将危机转变成机会,就能提高自身评价。

例如,上司出差时,详细地查询他乘坐的航班的前后航班的时间,以及剩余的机票数量。同样,关于所要住的酒店,多准备几个备选项。

一旦出现上司没有赶上飞机,或是登机前有临时事务改变行程,甚至临时想改变入住的酒店时,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样一定能让上司刮目相看!

3. 出现异常也能立刻应对

如果在平时就做好"出现异常情况也能立刻应对"的准备,一旦出现意外状况时,就能马上采取行动。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能获得将你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的知识和智慧。

平常就训练自己沉着冷静地处理突发事件,才能在有突发状况时摆脱危机。

疫情工作危机之下,强大的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沉着应对才是王道

疫情之下,摆渡人方显英雄本色!工作危机,才能凸显管理能力风采:只要我们锤炼"复原力"、依靠团队力量,平时做好沉着应对工作危机的准备,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脱颖而出,享受时代对我们的奖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