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上海两地共创抗疫歌曲,为武汉加油


武汉上海两地共创抗疫歌曲,为武汉加油

三位“00”后歌曲创作者,陈琪方(中),上海音乐学院学生陈天韵(左)、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崔嘉浓(右)


武汉上海两地共创抗疫歌曲,为武汉加油

“亲爱的人啊,谢谢你撑起我的家,谢谢你没放弃它……尘埃终将洗去,热闹即将归来,等一等,光就来了。”近日,一首由武汉、上海两地共同创作的抗疫公益歌曲《等一等,光就来了》首发上线,向一线抗疫医护工作者致敬,为武汉加油。

今年2月28日,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武汉儿童医院、上海音乐学院两地三方党委的号召下,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药剂党支部、门诊党支部、重症党支部,武汉儿童医院的医技党总支、门诊党支部、重症党支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总支、音乐工程系党支部,两所医院一家高校的8个基层支部,通过远程视频会议,成立了沪鄂同心抗击疫情共建支部,在多个方面开展共建工作。

16岁中学生女孩陈琪方写的一封加油信引起共建支部的关注。陈琪方是名副其实的“医三代”,她的妈妈是武汉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刘凡。当时,武汉儿童医院被指定为武汉市唯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刘凡医生所在的风湿免疫科改造成了收治疑似患儿的隔离病房。已经有19年党龄的刘凡在儿童呼吸及免疫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主动承担起一线临床救治工作。那时,陈琪方已经快十天没见到妈妈回家了,只能通过微信视频问候一下,往往发过去的一句问候,都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收到妈妈回复。她73岁的外公刘敦礼,是另外一家医院退休返聘的老专家,一位工作了52年的内科医生。陈琪方意外得知,疫情之下,外公仍在坚持坐诊。外公和妈妈都站在了抗疫前线,各方信息涌来,她经常担心得夜不能寐,但小小年纪的她却深明大义,她写了一封为武汉加油的公开信。“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信中,她表达了对患者的鼓励、对妈妈和外公的牵挂,以及战胜疫情的信心。陈琪方一家三代的抗疫故事,被央视新闻联播等各大媒体报道,央视元宵晚会也现场连线了陈琪方,全国无数网友知道了这封信,被她情感细腻的文字感动,跑到她微博下留言。

武汉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关爱民提议将这封信谱写成歌曲,把动人的故事广为传诵,鼓舞与病魔做斗争的患者和白衣战士,传递温暖的力量,为武汉加油。随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成立创作团队,安排师生全力投入创作。

“不要害怕,借你我的家,我们一起躲雨,一起玩耍,等着乌云回家,再一起出去看樱花……尘埃终将洗去,热闹即将归来,等一等,光就来了。”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纪冬泳辅导陈琪方进行歌词写作,并指导音乐工程系学生陈天韵、崔嘉浓进行谱曲和音乐制作。同时词、曲作者分别进行人声的录制,最终完成后期制作与混音。

陈琪方表示,歌词的大部分灵感基于那封信,借这首歌,感谢所有帮助武汉的人们,对武汉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希望患者早日康复,医务人员平安归来,武汉即将‘重启’,乌云散去,光就要来了。”

“好听,感动”、“江汉关旁的钟声,门庭若市的街道,还有武汉大学美丽的樱花林,一看到词就觉得是一首有充满画面感的词”,众多网友听到这首歌后,纷纷表示“很温暖”、“期待武汉早日恢复活力”。

记 者 肖凯

通讯员 薛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