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因為業務關係來到了石家莊市藁城市丘頭鎮的徐村,感覺整個村莊很有農村的新風貌,去的路上是走的世紀大道,兩側的綠化帶很好,這是冬季種植的各色的羽衣甘藍,經過冬天后還依然存在,比較耐寒冷,油松下用的是成片連翹作綠化帶,修剪得比較整齊,效果不錯。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榆葉梅開得如火如荼,每個枝條上長滿了趕花趟兒。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綠化帶中紅葉石楠早春發的新葉鮮紅色,葉片還泛著光亮,效果比較好。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省道的村莊標誌性建築很有特色,大氣,進入村的路比較長,兩側都是麥田,為了將景色收入眼簾,兩側都是用的宣傳牌作圍擋,上面加了農村文化宣傳知識,用樹木作掩映,這種處理方法值得學習。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村標建築做得精美,富含文化元素。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主街道乾淨、寬敞,每條街道都可以通達,佈局很合理,兩側種植的行道樹是大葉女貞,北側的生長良好,葉色綠,但南側因為樓房遮陰和氣溫較低,葉子都掉完了,成了光禿的樣子,大葉女貞界於南北方之間的常綠植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表現性狀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明顯。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村中央有一條小河流經,水流很清澈,水量也不小,兩岸種植的垂柳,剛剛發出鵝黃色的柳芽,倒影在流動的河水中,如少女的絲絲長髮,顯得楚楚動人。河的南岸有一百米花架廊,巧妙的利用有限的空間,營造出了多層次的園林空間。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路的另一側是文化廣場,用防腐木做的具有田園農家風味的花架門樓,很富有農村風格。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廣場上設置了古建築亭子,供人休息。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廣場的最西側就是全佛寺,就是原來村裡的廟。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旁邊還有一個碑記,上面提到了修建廟的記事,其中提到了王莽河,於是出於好奇,便向村民打聽,就是歷史上的王莽,看來還是有歷史典故呢,回來後經過查閱網上相關資料,相傳當年劉秀被王莽追殺至此,疲憊至極就把大搶紮在地上稍作休息,當遠遠看到王莽追來,慌亂中拖槍就跑,扎搶的槍眼有一股清水噴射而出霎時化作一深潭,水順著劉秀槍劃過的地方流淌形成一條河,擋住了王莽的追兵。所以叫王莽溝。到了七十年代末期,為了補充地下水,在彎曲的故道上重新開挖了新的水渠,改名叫汪洋回灌溝,所以又叫汪洋溝 ,此河流經南席邱頭徐村過趙縣邢臺併入衡水水系,人工開挖的回灌渠聯通後引來石津渠水,所以我推測現在流淌著的應該是石津灌渠的水。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住在河邊的人家每天從河上的小橋上來來回回的走過,看著流動的河水,從柳絲下古樸的小石橋上穿行,該是多麼愜意呀。

徐村之行綠化見聞與賞析

徐村的幼兒園建築也很有特色,是用假山石做的門庭,整體是灰色的,我覺得偏暗了點,如果用紅褐的山石的顏色,色彩更鮮亮一點,可能更適合孩子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