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所向披靡,为何马陵之战后就一蹶不振了?

叶昌辉


大家好,我是喜欢先秦史的胖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变法图强,首当其冲

魏国地处中原腹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人口稠密,但北有胡赵,南有蛮楚,东有强齐,西有戎秦,地缘形式非常不乐观。

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各国逐鹿中原,土地兼并日趋激烈,魏国也寻找出路,企图富国强兵,称霸六国。

魏国招揽人才,经过李悝和吴起两人的变法改革,魏国的国力蒸蒸日上,综合国力远超齐国,魏国也是第一个变法图强的国家,尤其是吴起组建的魏武卒,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艰苦的训练,成为魏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利器,吴起的强军政策受到两代魏王的赞赏,而且全力以赴支持变法贯彻到底。

武卒威武,称霸中原

魏武卒成为魏国的特种作战兵,在吴起的带领下,攻城略地,攻齐伐秦不在话下,一时间魏国名声大噪,一跃为超级大国,魏武卒对各国形成威慑和震慑。

到魏惠侯的时候,吴起受到魏武侯的猜忌离开魏国,吴起已经到了楚国主持变法,鬼谷子门下的孙膑来到魏国,想一展所学,为魏国效力,由于同门师弟庞涓的陷害,孙膑被魏惠侯砍掉双腿,忍辱吞声逃到齐国,与魏国势不两立。对魏国来不得不说是人才的流失。

而西捶秦国正在自上而下进行商鞅变法,秦国对魏国虎视眈眈,企图收复河西之地,一雪前耻。齐国也在邹忌的主持下如火如荼进行变法改革,希望回到齐桓公称霸的时候。

马桂战争,诡计多端

庞涓在桂陵之战中被孙膑打的一败涂地,孙膑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避其锋芒,在魏军攻打赵国邯郸的时候,绕道魏国,乘虚攻打魏国大梁,庞涓丢盔弃甲火速支援,已中孙膑之计,齐军以逸待劳,魏军大败,赵国危机解除,齐国大胜。

桂陵之战使魏国元气大伤,大国地位开始动摇。两年后魏国攻打临国韩国,韩国奔齐求救,齐国意识到唇亡齿寒的威胁,整军援韩,孙膑为军师,田忌为将与庞涓太子申在马陵会战。

孙膑将孙子兵法运用到极致,魏国大军来临之前,孙膑故意示弱,命令军士减兵减灶,造成溃逃的假象,实则埋伏在险要路口,诱敌深入,庞涓盲目自信果然中计,含恨自杀,魏国太子申被俘,魏国再一次大败。

国力衰落,报团取暖

如果说桂陵之战只是魏国的军事根基受到重创,那么马陵之战后,魏国将帅被俘,被他国耻笑,魏武卒损失惨重几乎是丧失殆尽,魏国军事实力遭受重创,魏武卒的神话从此陨落,魏国从此一落千丈,一蹶不振,为求自保在以后的日子里保其他国家结盟拒秦抗齐。

与此同时,秦国在魏国与齐国的交战中得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秦国商鞅变法在全国推行,秦国国力大增,收复了河西之地和魏国商於,魏国后院起火,更是雪上加霜。


胖关生活记


马陵道一战,魏国损失大将庞涓以及最精锐的骑兵,步兵十几万全军覆没。而此时,秦国经过商秧变法已经军力十分强大。后来,在河套及河西地区败给卧薪尝胆数十年决定一雪前耻的秦军。之后连战连败,丧权辱国,一蹶不振。

秦国受魏国欺压多年,此后秦国一雪前耻,对魏国无论精神上还是战略上都猛烈打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魏王魏繇贪而无谋,狠而不决,一步错步步错。又用了没什么本事的弟弟公子昂。耽误了魏国反败为胜的大好时间。所以之后魏国就一蹶不振,争霸路上再也没有他什么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