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在投資界,我們經常說,投資就是投人。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投資界之所以會有那麼多失敗案例,就是因為看人是最難的。投資人除了會“看人”之外,還要會判斷“事”,比如對熱門賽道的選擇,企業市場空間的判斷,行業發展趨勢的展望等等。可以說,識人斷事是投資人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

那麼,在投資中,如何才能更精準的看清人和事,從而投到優質項目?其實,做投資是有方法可循的,有些方法未必能讓你成為一名偉大的投資人,但是能夠讓你成為一個不錯的投資人。

關於投資中的“識人斷事”,閻焱、章蘇陽、徐傳陞、符績勳等創投界頂級投資大咖,結合多年的實戰經歷,分享了他們的創投經驗。相信這些乾貨,一定會讓你對投資中正確識人以及判斷項目有所幫助。

以下,enjoy(完整版筆記內容請關注vx“清科沙丘學院”查看):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賽富投資基金 首席合夥人 閻焱

Q:創業者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閻焱:一般情況下,創業者需要具備三個基本要素。

第一,眼光。創業者首先要能快速發現商業機遇,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商業機遇時,那就不叫機遇了,而是變成一個普通的常識了。

第二,操作能力。我們要想把機遇變成商業價值,需要很強的操作能力。

第三,組織能力。中國很多優秀的創業者都在大學裡做過學生幹部,馬雲、江南春、陳天橋都做過學生會主席。在中國的環境中,當你走上社會以後,各種關係會把你牽制得很牢,最單純的關係就是在大學裡。大學最能鍛鍊一個人的組織能力,因為你沒有什麼資源可以調動,完全靠你說服的力量、你的魅力和影響力,去組織大家做事情。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火山石資本 創始合夥人 章蘇陽

Q:做投資,如何考量創始人?

章蘇陽:我們首先考慮這個人是不是有商業道德底線。在國外,對這一點要求非常嚴格。國內相對來說比較容忍一些,但至少你要能夠做到90%。投資的本質是賺錢,對於我們來講,我不會考慮很多附帶的東西。

不考慮貧富貴賤。這個人出身於豪門還是寒門,對我們來講都無所謂。

不考慮內向外向。從實際情況來講,外向和內向的人都有成功的。馬化騰當年很內向,話非常少;1999年12月,我在北京和馬雲見面,馬雲的性格是,你稍微講前半句話,他第二句話就接過來了;我們是2000年12月投百度的,李彥宏的話也不多,經常是若有所思的樣子,他要回答某個問題,一般是在經過考慮以後,才會比較慎重的表達他的觀點。

不考慮精明樸實。

我也不考慮你是特別精明或者樸實,因為都有成功的。

作為投資人,我們只關心你是不是能夠為你做出的承諾,盡最大的努力去實現。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經緯中國 創始管理合夥人 徐傳陞

Q:您欣賞怎樣的創始人?

徐傳陞:我看了這麼多早期企業創始人,發現真是什麼性格都有,風格非常不一樣。

我非常喜歡具有開放思維的創始人,就是在溝通的時候他本身有很強的主見,當你跟他提出一些建議的時候,他會去深思熟慮,吸取各個產業的觀點跟知識面,考慮之後,決定同意或者不同意你的觀點。在創業這種非常多變的環境裡,需要執著,也需要一些變通性,因時而變。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紀源資本 管理合夥人 符績勳

Q:如何選擇投資標的?

符績勳:關於投資判斷的三個要素就是——市場/趨勢、差異化和人。

市場夠不夠大,是否可以持續發展?移動改變了消費習慣,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摩擦和成本。隨著一些趨勢性的變化,互聯網在改造更多行業,原來只是數字媒體,現在在改造很多傳統行業,不僅僅是家電類的設備,包括未來的工業、能源、醫療健康,我覺得都會被改造。所以這是一個大的趨勢性機會,是我們在賭的一個未來。

差異化。在中國日漸成熟的市場,要麼你有一些政策的特別安排,要麼你有技術的專長,在此當中能夠更好的跟競爭對手去差異化。純粹靠錢跑馬圈地,達到市場規模體量快速崛起的差異化是很難的。

透過細節去觀察人。

人是很複雜的,我們考慮的不是一個單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團隊,但核心人物特別重要。

我們也比較相信股權架構,從股權架構中可以看到這個人有多大的話語權。一般來說一個項目,如果三個創業者平分股權,那麼領頭的創業者不一定很自信或者能讓大家去服他。所以從股權架構,從很多細微東西,可以看到人員結構是否合理,這個人本身是否有足夠強的能力和魅力。我們不僅要看他對事的一些思考和理解,還要看他招攬與聚集人才的能力。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北極光創投 創始人、董事總經理 鄧鋒

Q:做投資,如何判斷大方向,洞見未來?

鄧鋒:提到大方向,我們不要簡單的說是哪個行業,一般都是從經濟發展的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的角度來看。

科技創新無論是以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所帶來的IT革命,還是以精準醫療、基因組學、蛋白組學帶來的生命科學健康醫療的革命,在全球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對於消費升級,下沉就是消費升級的一個體現,新零售也是消費升級的體現。包括跑馬拉松的人越來越多,看小劇場的人越來越多,打玻尿酸的人越來越多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消費升級。很多品牌過去只在一二線城市知道,現在開始下沉到四五線城市,“小鎮青年”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認可的詞,這些都是消費升級。

“互聯網+”也已經發生了。我要特別提醒的是,我們非常看重物聯網。人工智能包括數據、算法、算力等,我們看人工智能可能不從架構上看,更多的還是看垂直細分領域,我們更注重把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連在一起。我們要投的人工智能企業,它既有很高的壁壘,而且有很高的天花板,不太容易被BAT顛覆。可能在物聯網上機會很多,無論是智能樓宇、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等,都有很多機會在發生,而且變化很快。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 童士豪

Q:您是怎樣投到今日頭條的?

童士豪:我們也不是那麼聰明,我們有同事可能B輪C輪有機會投但是也沒看懂,覺得今日頭條要做的事情,百度、網易、騰訊都能做,其中任何一家只要想努力做都可以把它幹掉。第二,它看起來好像一大堆垃圾新聞,第一感覺可能是給更多屌絲用戶看的,不知道價值到底有多大。

任何聰明的VC都會更習慣用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或者從這個人現在做的這個事情來做判斷。我的觀點是,也許今天你看不上他,但是他如果不斷在成長的話,你還得去關注它,為什麼它會找到成長的空間。一件事情不斷在成長的話,它一定是有些根本原因的,你可以花時間去研究,如果發現你之前的判斷是錯誤的,也不要緊,那就改變,回去再跟人家合作就得了。

我們投了musical.ly,發現musical.ly做的是不錯,它是第一家中國的做APP的進入到美國市場,而且被主流用戶所認同,但是它本身有一些缺陷是自己無法完善的,它的技術能力或者是一些在重要戰役的做法上相對比較保守,我們就建議他去賣給頭條或者快手,後來跟頭條談成了。當時美國也有大公司對它有興趣,但是我們覺得跟頭條合作是最合適的。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金沙江創投 主管合夥人 朱嘯虎

Q:如何判斷早期投資機會是否有價值?

朱嘯虎:在做早期投資的時候,公司規模基本上都很小,一般只有幾十個人,而且是很少的收入甚至沒有收入。那怎麼判斷投資機會是否有價值?簡單來說就是三個標準。

首先,市場規模要足夠大。我們最喜歡在大池塘裡孵化小魚,池塘足夠大,才有長成大魚的空間。怎麼定義市場規模是不是足夠大?我們希望是至少每年能達到千億人民幣的市場。

第二,可非線性擴張。傳統企業建一個飯店可能要投入800萬,賺1000萬收入,你的收入和成本是線性擴張的。互聯網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非線性的擴張,建一個互聯網平臺可能需要很多錢,但是後面的擴張就會很容易。一般來說就是收入漲一倍,成本漲50%,甚至更少,這是互聯網的優勢。

第三,可防禦。在美國,在產業鏈裡面的每個環節都可以有公司活得很滋潤。但是中國的互聯網是很血腥的,互聯網上下游通吃現象非常明顯,你可能必須到最後通吃產業鏈上下游才能賺錢,你必須在創業之初就想到你的切入點是不是具備可防禦性。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國中創投首席合夥人、CEO 施安平

Q: 怎麼去評判一個創業者是否優秀?

施安平:我一般會通過五個力去判斷。

第一,承擔使命的動力。一個企業永遠伴隨著它的使命,企業為社會創造價值,這個價值能滿足社會需求,自然會帶來掙錢的效應。

第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創業者經營的是科技型企業,那他本身的專業技術能力掌握了多少?除了自身技術能力以外,他還要有領導力、組織力、社會溝通力等。通過這些綜合能力,判斷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銳意創新的活力。創業者或者企業家要永不停步,永遠革自己的命,永遠願意上新臺階,這特別重要。世界在發展,沒有一個行業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做企業永遠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四,堅韌不拔的耐力。企業永遠沒有一帆風順。一個好的企業家,擁有堅韌不拔的耐力和不服輸的精神特別重要。

第五,腳踏實地的定力。這個社會誘惑太多,任何行業都可能產生偉大的企業,一個企業家一定要有定力。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清科集團 創始人、董事長 倪正東

Q:如何理解投資就是投人?

倪正東:真正的投資就是看人,首先是人投對了,其次是事投對了,二者都投對,當然是最好的。人投對了,事沒投對,可以再改。我們見到好幾個項目,人投得對,開始事不行,馬上轉向最後也做成了。人是錯的,再好的事都不行。

Q: 投資人投項目看的是什麼?

倪正東:我們做早期投資就是人和事,“人”的方面特別忌諱一上來就是豪華團隊。一個初創公司,你有幾毛錢能吸引這麼多牛人,你投的錢全部給他發工資去了。所以不要被豪華團隊迷惑,對於一個初創公司來說,我們最看重的就是核心的一、兩個人,比如提到小米,你肯定想到雷軍;提到京東,肯定想到劉強東,後面列十個人也沒意義。

再就是市場,最忌諱創始人說這個領域只有我一個人做,這麼好的市場,怎麼可能沒有競爭對手? 投資人要看這些創業者是否客觀,不要說這個賽道就是我自己。市場分析部門一定要實實在在分析好競爭對手,投資人要看他對真實的競爭對手的分析,別說假的。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IDG資本 合夥人 牛奎光

Q:如何判斷創始人的成長性?

牛奎光: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持續成長的能力,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學習能力和迭代。有些比較厲害的創業者,當你跟他談一些條款的時候,他很可能是第一回接觸,但是當談到最後的時候,他會知道這些條款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要這麼設置,在商業上有什麼用,這種人的學習能力就非常快。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前海母基金執行合夥人、前海方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陳文正

Q:優秀投資人要具備怎樣的識人能力?

陳文正:一方面要對創始人能不能把事做成的方方面面有了解,如經驗、資源、知識、性格等等,比如說有的人可能是適合產品型創業,有的人可能適合模式類創業;

另一方面要對創始人的價值觀、道德有了解,要不然投資人的利益不一定能得到保證。現實中出現過,投資人對創始人做了很大的支持,創始人也成功了,但是投資人最後可能沒掙錢。企業發展了,人家可能七拐八拐,把你的權益不知道甩到哪去了。

另外,有些創始人根本不把投資人放在眼裡,總覺得投資人是在靠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考慮投資人的利益。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達晨創投高級合夥人 邵紅霞

Q:何謂“好人”?

邵紅霞:要想做得長久成功,企業家在道德品質上,一定要有底線,要遵守契約承諾;要身體健康,情緒穩定;要全力以赴,沒有退路;另外,學習能力要強;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執行力。社會對企業家的要求太高了。

Q:何謂“好事”?

邵紅霞:好事就是符合大趨勢,具有成長性,這是我們創投機構判斷一個項目最重要的東西。首先,要把握好趨勢,現在更新換代很快,你不要走到半路就被別人新的東西殺出來,就沒有你的機會,沒有你的市場了;第二,成長性是靈魂,因為我們投你是看未來的。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梅花創投 創始合夥人 吳世春

Q:如何判斷企業的價值?

吳世春:對於判斷企業的價值,我們有個公式就是,一流的團隊,給他三流的方向,也能得到二流的結果;三流的團隊,哪怕給他一流的方向,也是一個四流的結果。所以一個企業的價值90%在團隊身上,而一個團隊的價值80%在創始人身上。

新經濟的核心就是人,就是優秀企業家。一個企業只能在企業家的思維和認知空間裡面去成長,團隊的天花板,就是創始人學習和認知的能力。我們看到很多我們投過的企業家,當隔三個月再見到他時,我們好像不認識這個人了,他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式的豹變,在思維、認知、戰略層面都得到了快速的變化。我們對這樣的企業家也往往是一再加註,可能會連投兩到三輪。

Q:優秀企業家通常具備哪些特質?

吳世春:

特質一,高認知水平。一個企業家,要有產品認知、商業認知和資本認知。特質二,合作格局。格局有兩點,一是你能找到牛人,二是你能用好牛人。特質三,開放的心態。一定要避免有小成就就目空一切,要跳出舒適區去磨練和學習。特質四,強大的內心。連續創業者為什麼會值得加分?因為他是一個站在半山腰上的創業者,自我驅動力很強,還有攀至巔峰的大機會。所以一定要投那種打不死的小強,會更有機會。

Q:是否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

吳世春:我們判斷一個人,履歷不會作為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參考。履歷有很多運氣的成分,比如你高考考好一點,就進了清華;你可能通過了某個面試,就去了阿里巴巴。對於我們而言,他和什麼樣的人打交道、做朋友,他在朋友中的口碑怎麼樣,他在一件事情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可能這些因素更關鍵。但是他一定要擁有對這個行業的認知,特別是對於屬性比較強的行業,認知就更關鍵。

Q:如何對投資項目進行判斷?

吳世春:當一件事情出現拐點的時候最有投資機會,尋找新的拐點性機會是每一個投資人應該去考慮的。

我們認為年輕人對於新品牌的認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高端白酒裡面,茅臺、五糧液,年輕人都能夠認知。但是再往下一層的一些白酒,可能很多95後年輕人就完全沒聽過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去建立新的品牌認知。

還有一個拐點,就是中國的整體人口是下降的。未來,我們需要大量的機器來代替人的工作,所以我們也就投了很多機器人的項目。這是大趨勢帶來的拐點。

另外,國運上升也會帶來拐點。隨著國家地位在提高,現在中國品牌在東南亞正在慢慢變得強勢,變得更有價值。隨著華為、OPPO、vivo、小米這樣的品牌出去,會帶動一批新生品牌也會走到非洲、東南亞、中東、印度這種地方去,這也是拐點性的機會。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道生資本創始合夥人 吳彬

Q:投資人需要警惕哪幾類創始人?

吳彬:道德品行存在缺陷。你可以通過一些日常話題去測試他,問的多了,有些人負能量就出來了。

風險管理能力弱。你可以找一些專業問題去問他,比如大概剩多少個月的時候,應該去融資。

非主動積極專注創業。比如他是否有初心,是否投入了大量精力,是否All in 等等。

缺少進取心、大局觀。比如當企業遇到融資困難,或者其他人提出來讓他做CEO的時候,他會怎麼做。

缺乏邏輯性、靈活性。從概率上來說,女性相對感性一點,判斷事情的邏輯性會弱一些。做企業,一定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如果這個項目的賽道和整個團隊還不錯,那麼是不是可以讓另外一個人做CEO,讓她做產品?她做首席戰略官可以,但是做CEO絕對不行。

落地執行力差。比如你跟他聊完以後,感覺項目可以再優化調整,他也覺得特別有道理,那下次再約他的時候,你就看看他跟上次相比有沒有改動,如果沒有太大的修改,說明他的執行力和糾偏能力比較差。

團隊核心凝聚力弱。當你跟創始團隊在交流的時候,如果你不主動問問題,就只有一個人一直在講。當你試著問別人問題,經常這個人就把問題給接過去了,所以看似你是跟幾個人在談,其實別人就是助理。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華蓋資本創始人、董事長 許小林

Q:PE項目怎麼投?

許小林:我們投所有的項目,就三個標準——趨勢看好、團隊靠譜、幫得上忙。

首先,趨勢看好。對投資來講,尤其是PE投資需要走5到7年的週期,一定要稍微超前一點去看趨勢,不要去追所謂的風口。趨勢不是追出來的,而是守出來的。你在很多領域裡面,你還是要自己琢磨,自己去跟蹤一段時間。

第二,團隊靠譜。怎樣去看團隊?牌桌上看性格與錢品。不管是打麻將還是打德撲,牌桌上很能看人的性格特點和對錢的態度。酒桌看意志。如果你要投資一個企業的創始人,你看他是不是喝完酒以後就完全變一個人?如果是,那你要小心一點。會議桌上看激情。優秀企業家基本上有一個共性,對於他不瞭解的東西,他可能一言不發,一旦談到他自己的公司和業務,不管他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一定是滔滔不絕、神采飛揚。

第三,幫得上忙。對一些成長性企業來講,最怕的是有些股東站在重要位置上什麼幫助都沒有,但是又有話語權。在這類企業裡面,你成為他的股東以後,對他是一個負效果。我們要想在行業裡有一個好口碑,想投出一批好企業的話,一定想清楚能否幫得上忙,幫不上忙就別投。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熊貓資本 合夥人 李論

Q:如何尋找投資的“價值窪地”?

李論:現在很多BAT出來創業的人都需要幾千萬美金的估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重大差異?其實是認知產生了大量錯位,我們還在用一個巨大變量的機會的眼光來看待一些沒有變量的市場,從而給予了那些沒有變量的市場過高的估值。

在今天,我覺得已經沒有太多的商業創新了,或者說已經沒有那麼多的變量存在。可能真正有一些機會或者有一些價值窪地恰恰來自傳統行業的人。

如果大家在各行各業裡面做投資的話,首先去看身邊的這些人,有沒有在這個行業內對行業的理解很深刻,然後在這行業裡浸泡了很多年,有很好的管理能力,又有野心願意做事,如果有這樣的人,你可以參與到他們的項目裡面去。他們的估值比很多互聯網創業者給的估值更加合理,他知道那個行業該怎麼幹。你把錢投給他,並給他充分的信任,讓他來幹,其實有可能得到非常好的結果,未來會系統性的出現大量這樣的機會。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啟賦資本董事長 傅哲寬

Q:做投資,如何看人?

傅哲寬: 我們看人的核心,就看這幾個方面。

第一,創業精神。他做這家公司的時候,出發點是做一番事業,這種人相對比較有創業精神,會有一些產業情結和產業理想在裡面,所以他會很專注。

第二,創新能力。在這個變化特別快的時代,市場對團隊的持續創新能力,要求非常高。

第三,產品能力。無論是互聯網行業,還是技術類公司,產品能力都非常重要。比如新材料,很多專家教授都有很好的技術,在實驗室裡做得很好,但是他會遇到兩個問題,一是未來選什麼樣的產品方向去做,二是選好方向以後,他有沒有能力把技術變成產品,這些都是投資人需要去考慮的。

第四,運營能力。運營能力的核心體現就是你的執行力,運營能力強的公司,會發展得更快。

第五,資源能力。現在創業已經到了拼資源的時候,無論哪個行業,只有擁有資源,才能做得更好。

Q:如何判斷一家企業的產品是不是好產品?

傅哲寬:第一,順應技術潮流。時勢造英雄,無論投資還是創業,都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緊跟技術潮流。第二,順應國家政策導向。尤其是在金融領域,政策風險對金融創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第三,滿足市場剛需。投資人在投資之前,一定要清楚市場的真實需求。第四,容易落地和複製。你的產品一定不要太複雜,要非常簡單,容易落地,容易實施。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晨暉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 晏小平

Q:如何對投資項目進行判斷?

晏小平:投資過程中,企業“從0到1”的階段風險巨大,而作為投資人,如果能抓住“從1到10”這個階段,不僅風險可控,回報也是非常可觀的。我們如何去判斷和尋找這樣的機會?有以下六個判斷標準:

標準一,成長期的拐點。這裡麵包括行業的拐點,以及企業本身的拐點。

標準二,規模化的收入。企業規模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產生質的飛躍,因此5000萬與1億是兩個重要的收入門檻。

標準三,增長速度。企業的相關數據報告中,環比與同比的數字在逐步增加,這也是“企業拐點”的重要特質。

標準四,成熟的現金流。當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企業的現金流應該是比較成熟的。

標準五,行業壁壘。企業在行業的領先地位、產品本身的創新能力都是企業的護城河。

標準六,穩定的核心團隊。無論是天使、VC還是PE,團隊都是投資人最看重的一點。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同創偉業管理合夥人 丁寶玉

Q:投資人如何選擇賽道和賽車?

丁寶玉:

在賽道中排第一的就是行業空間,空間越大越容易產生明星案子。在行業空間大的前提下,還要看你在行業裡面是什麼地位。每個行業都有價值鏈,有的價值鏈是在前端,有的價值鏈是在中端或者後端,我們要看你是否處在行業價值鏈中最重要的一端。如果處在最重要的一端,就意味著你的門檻、壁壘一定也是更高的。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到行業是否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如果是成熟期,那麼它已經沒有太大的成長的空間了,站在決策的角度考慮,除非它有特別大的規模,否則我們也不會投。

選完行業之後,你得有賽車,這個賽車一定要選隱形冠軍。大部分投資機構的投資決策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就是隻投前三名。什麼情況下這個理念可以沒那麼重?就是這個行業剛剛興起,格局尚未形成的時候。這家企業雖然是第四、第五、第六名,但是它有優勢,有自身的特點,而且性價比比較高。前三名可能價格已經貴上天了,那你可以在第四、第五、第六名裡選擇投資標的,通過你的支持,它有可能就奔到前三去了。

Q:投資人如何選擇賽手?

丁寶玉:選擇企業家的第一要素就是執著,不信邪。馬雲當時去了一趟美國,他覺得互聯網能改變世界,那時候他對互聯網都不怎麼了解的,他竟然回來就幹這事,而且非常執著地去遊說這些人。

第二,敢於冒險。很多創業者往往是越懂越不敢創業,就是因為看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創業艱難百戰多,你一定要敢於冒險,這是作為企業家必須具備的一個素質。

第三,要有夢想。企業家的格局決定了企業的格局。一個沒有夢想的企業家,可能能掙一點錢,但是很難把企業做成一個世界級的企業,甚至連中國級的都做不到。


投資人會看重創始人的個人履歷嗎?丨沙丘學院

盈動資本 創始合夥人 項建標

Q:您是怎麼判斷項目的?

項建標:我對項目的判斷,可以總結為四點:大趨勢、小風口、新變異、企業家。

大趨勢。大趨勢往往是由三個因素形成的:第一,技術變革。第二,政策原因。第三,人口結構的變化。

小風口。無論做投資還是創業,一定要識別、認知和抓住風口。我們一定要順勢而為,不僅要順大勢,同時也要在小風口捕捉機會。只有在小風口,你才可以凝聚各種資源,無論是市場、政策、資本還是人才,在短時間匯聚起來,變成自己的壁壘。

新變異。判斷一個項目是不是擁有好的創新點,主要就看一箇中心和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需求。所有的創新必須以需求為導向。兩個基本點:一是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效率;二是有沒有改善體驗,讓用戶感覺到更便捷、更舒服。

企業家。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一般具備兩點特徵:第一,宗教般的虔誠。我們創業,你必須盲目地無比地相信那件事情。第二,海盜般的野心。創業團隊不一定要有電影中海盜的氣質,但是總得有巨大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