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安全性成最大亮点!


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安全性成最大亮点!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人们都很关注电动车的电池安全性,一面抨击着“电池不安全,容易自燃”,一面又在追捧着密度更大,更加不稳定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甚至为了极限续航,配比已经从此前的622升级到了811,甚至还有更加激进的一些实验室极限配比方案。

在三元锂如今占据主流位置之前,动力电池一直是两条主流技术路线,即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前者能量密度大,但不稳定;后者虽能量密度不理想,但是胜在安全和耐久。

不过,在以追求能量密度为目标的政策补贴指引之下,动力电池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元锂为主流的方向;而安全,似乎已经被选择性的忽视了,就像曾经作为动力电池测试国标之一的针刺实验,因为三元锂的特性根本无法过关,而直接将这项测试从国标中移除了。

但是,行业中不会只有一个声音,比亚迪就一直致力于电池的安全性,多年前其董事长王传福就曾表示,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近日,在解决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能量密度问题之后的刀片电池“出鞘·安天下”发布会上,王传福就再次表示:“‘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安全,刀片电池说到做到

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安全性成最大亮点!

针刺实验之所以会被移除,还是在于其难度。我们都知道,任何电池正负极直接连通之后都会短路,短时间内会爆发出大量热量,而这项实验就是用钢针破坏壳体,穿透电池造成短路,进而测试热失控的安全性,但是三元锂先天的不稳定,此时就难以控制。

但是,磷酸铁锂就不一样,更高的热失控温度表现加上“刀片”的创新设计,就能更好的面对极端安全情况。我们可以看上面图片的对比测试情况。

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的热失控——剧烈燃烧现象,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传统块状磷酸铁锂电池在被穿刺后无明火,有烟,表面温度达到了200℃~4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高温烤焦;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60℃左右,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仍处于可流动的液体状态。这一结果足以证明“刀片电池”彻底摆脱了传统动力电池可能会发生的“热失控”的噩梦,其安全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发布会上,对于比亚迪刀片电池在针刺实验中的表现,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分析指出刀片电池的设计使得它在短路时产热少、散热快,评价刀片电池的表现“非常优异”。

突破传统结构限制,体积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安全性成最大亮点!

可能一部分消费者不知道,动力电池组内部并非全部都是电池,除了电池之外,还有结构件,温控系统,泄压系统等等部件存在;打个比方,就好比肉包子里只有中间一点是肉一样,是同样的道理。

而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在成组时可以跳过“模组”,大幅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最终达成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芯的设计目标。相较传统的有模组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高能量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

在大幅提升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以及体积能量密度的同时,由于去掉了“模组”这一层中间结构,使得电池系统的复杂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给消费者带来了兼具高安全以及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

在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还表示:“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听到刀片电池更多精彩的消息。”

首发刀片电池车型,续航破600公里大关

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安全性成最大亮点!

发布会上,据王传福先生现场透露,刀片电池目前只在比亚迪汉纯电车型搭载应用,其它车型暂无规划。但是,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车型会规划以及搭载。

而至于这款传说了多年的比亚迪“王朝家族”旗舰级轿车,根据目前的数据,其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605公里,已经跻身全球新能源纯电动车头部阵营,百公里加速也仅需3.9秒,性能非常强悍。在设计部分,首席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在整车设计上特别是内饰部分演绎出全新的家族设计语言,描绘了比亚迪品牌朝向豪华与科技不懈创新的未来,线条灵动且大气,是一款高颜值神器。

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安全性成最大亮点!

写在最后,其实在这一场发布会上,刀片电池是主角,但汽湃君认为更多的还是行业意义。刀片电池的出现,将会从消费者选择层面倒逼三元锂技术路线重新审视自身的安全性问题,毕竟,当续航里程已经不是弱点的时候,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还有着更好的安全和寿命优势,这一点,消费者会无比的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