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援非洲醫療隊:“治已病”同時“治未病”

<article>
江蘇援非洲醫療隊:“治已病”同時“治未病”

中國(江蘇)第29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 南醫大二附院供圖

中新網南京3月30日電 (徐珊珊 通訊員 顧頤菲)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30日消息,中國(江蘇)第29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到達受援國已半年有餘,在“治已病”同時,醫療隊致力於向非洲傳遞中醫“治未病”理念,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相關疾病的發生率。

桑給巴爾是位於坦桑尼亞東部的一個印度洋群島,由溫古賈島、奔巴島及20餘個小島組成,人口130餘萬。當地經濟發展整體滯後,醫療基礎設施薄弱。

江蘇援非洲醫療隊:“治已病”同時“治未病”
當地學生學習標準的洗手12步法。 南醫大二附院供圖

在臨床工作中,駐點在奔巴島的南醫大二附院援外醫療隊發現,許多涉及普外科、骨科、呼吸科、消化科、眼科等病例,均與不良衛生習慣有關。

“援外醫療不僅僅是有病治病,更關鍵的是傳遞預防疾病和管理疾病的理念。”南醫大二附院援外醫療隊隊長袁同洲表示,醫療隊隊員商討後,決定針對當地高發的傳染性疾病,從疾病防控的角度出發,開展“手衛生科普進校園千人計劃”,以當地兒童為教育主體,擬以一個兒童帶動一個家庭,進而帶動身邊周圍的人。

資料表明,通過洗手能預防80%的疾病,降低50%以上的腹瀉及25%的呼吸道疾病,對血液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膚病、眼部感染等疾病都有重要的預防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5月5日確立為世界手衛生日,倡導“手”護健康。

為此,醫療隊製作了適合奔巴島的手衛生宣傳冊並翻譯成當地語言。為了打印宣傳冊,隊員們前後三次前往主島廣告公司協商、排版,最終印製了一千餘本宣傳冊備用。

而首場“手衛生科普進校園千人計劃”也於近日在奔巴島KANGANI中學舉行,主題為“Clean Hands for All”,以猜謎形式啟發學生了解微生物的具體特點和致病性,然後以實驗為引導,介紹微生物的生存地和傳播途徑,從而引出手衛生的重要性。現場近200名學生學習了標準的洗手12步法。

“作為醫務工作者、援外醫療隊員,我們要以身作則,深入非洲社區宣傳手衛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或許今天的一點點努力,就是明天希望的點點星光。”袁同洲說。(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