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留下還是回國?

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還是

畢業後直接回國?

這兩個問題困擾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

但始終沒有一個一致的答案


今天,我們來看看那些在國外工作了幾年後

再回國的過來人是如何評價這段體驗的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01、回國是比適應前任更難啃下的骨頭

1、一切從0開始

留學的話可能會對中國的一些思維方式有所出入,一兩年的時間不會改變太多,有錢人、有能力的人可能會覺得薪資這塊不會有太多考慮範圍,但是對於在低端工薪族來說,薪資就很重要了。在國外想買什麼,狠狠心也就買了;在中國,基本的生活條件可能都滿足不了我,更何況想要享受更優質的生活了。

——來源知乎@剋剋文化

我在倫敦的金融行業工作了有兩年多的時間,正在考慮回國的事情。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收穫和感悟,和大家分享。


利:更深入地瞭解當地文化,更深入地瞭解自己。

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人很難清楚地認識自己。而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遇到許多和自己很不一樣的人,會對自己有更好的認識和定位。比如,出國後,我逐漸意識到,我比想像中更勇敢堅強,但是比想象中更加戀家。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弊:回國後可能要從零開始。

一兩年的工作經驗非常的短,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掌握什麼高精尖的技術,也不可能被晉升到一個很高的職位。此外,在海外工作也意味著和國內市場的脫節。

目前國內人才市場對於有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的態度也趨於理性,如果海外工作經驗能為企業所用,那麼企業願意提供相對高的職位和薪酬;如果海外工作經驗和國內相同崗位的經驗對於企業的效益是相同的,企業並不願意提供給海歸更高的職位和薪酬。因此,回國需要放平心態,做好從頭開始努力的準備。

——來源知乎@Miss Bean


2Culture Shock 比你想象的大,是比適應前任更難啃下的骨頭,不建議回國發展....

——來源知乎@cherylyanmei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國外10年,回國不能接受的是:

  • 很多工作上的數據,結論,表達都極度有水分,任何東西都要搞的高大上,不是一般的 Make up......
  • 公司領導和員工的關係簡直是能畫餅就畫餅,能欺騙就欺騙,你相信你傻,不哭鬧不搭理。沒有任何規則可言;
  • 沒有隱私:領導同事都要加上微信便於聯繫;父母情況,婚戀情況根本不能隱瞞,各種要回答;
  • 效率低,通常都是等領導,等報告,等開會.......之中度過。

——來源知乎@Echo


我是花了不少時間來適應,文化的不同決定了工作方式的不同, 思維的不同。不知道將來回了英國是否又需要經歷又一輪的 Culture Shock!

——@ Linda Jiang


  • 德國:上午先來個 Breakfast 然後 Kaffe time ,同事間禮貌,準時上班,準時下班,沒有外網。大家都很認真工作,但節奏緩慢。衣著嘛,德國人比較簡單;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 香港:Yellow Letter,上班不準看手機,不準聊天,但是還是有人看啦,工作壓力大,下面的人勾心鬥角。好了吧,一個個早上都有起床氣,下班加班很正常;
  • 上海:工作比較渙散,準時下班。有上外網。

關於隱私問題,香港是暗說,上海明說,德國少說。以上僅為我們的三個分公司的情況,不代表主流。

——@Qian Linda


3、我太難了……

馬住,正在準備申金融碩士,也在開始糾結這個問題....不過國內今年的行情真的不好,反正我實習的券商學校已經卡到了top20,其他所不太清楚情況,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來源知乎@po君


兩邊都工作了不少年。工作都是金融法律相關,一個在紐約,一個在上海,都算行業領袖吧。

  • 感覺的話如果回國去國企就算了、你會感覺自己很傻叉的,對人不對事,重大項目都是為了完成政治任務、投資決策跟著領導出訪國家。總之、很鬱悶;
  • 去外企會感覺中國的外企是中西結合吧、鬥人不會少、加班非常多;
  • 終於,發現了,創業絕對國內有機會。在國外就是打工的命你說是不是、反正我們這行是、資源都在白人手裡、有 Ideal 也沒人投你。國內就完全是另一幅景象了。
  • 還有一點,在國外工作過的我們其實真的只是螺絲釘,做神馬10年以上也就是小中層,所以千萬太把自己當回事兒。我們抱怨別人溝通成本高、人家還覺得我們是格格不入的怪胎呢。畢竟我們回來是搶資源來的。你說是吧。

——@神將三國


02、不如儘早回國


1、美國留不下,不如早回國

不能拿綠卡,不如提早回國。我拿 H1B 被公司奴役了5年,想回國發現自己已經人過中年,美國就算跳槽也得先有公司幫助你辦好身份才行。現在特朗普這種排外的大環境下更是難上加難。雖然我的H1B 2019年9月到期 但是管不了那麼多了,H1B的腳鐐銬讓人彷彿坐牢一般,何苦呢?回國!回國!

——@華爾街之哈士奇

2、追求歸屬感

我也曾經像你一樣,猶豫不決,瞻前顧後,每天腦子裡權衡利弊,快瘋了……後來呢,我回來了~

在家裡呆了四天就隻身前往上海面試,經歷過很多次的面試失敗,也曾經拒絕過offer。被騙過,被坑過……但是當我跟家人在一起,那種幸福讓我再一次感謝自己當初毅然決然的選擇……

人生只有一次,這句話是真的。我不會勸你,因為,其實不管別人怎麼說,你最後還是會做出你自己當初深信的選擇,對嗎?

——@沉香


國內工作三年半,國外工作三年半。很多人情世故、職場政治、自我保護的技能都是在國外學會的。當然這些國內都有。問題是國內的人情事故怎麼搞咱熟悉,國外根本是兩眼一抹黑,再加上文化差異、種族歧視、glass ceiling,異常心塞。

——@匿名用戶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3、回來晚了

如果你胸懷夢想與野心,而且有能力付諸實現,那麼就回國,歐美髮達國家不適合年輕人做事/創業,尤其你還是個黃種人;如果你就想安安穩穩無憂無慮一輩子,沒什麼大志向和出息,那就呆國外吧。

我荷蘭讀書工作一共七年,回國六年半,自我覺得算半個白皮,畢竟人格養成期是在國外形成的,但是回國後花了三年才轉變過來。我就一句話:

回來晚了

目前屬於社會中等偏上階層,自我感覺較好。

——來源知乎@錦衣夜行


在日本工作三年,回國後第一感覺:

國內的公司好務實啊,好少的形式主義啊!

我真心沒開玩笑

——@匿名用戶

03、有得有失

1、悠閒 or 賺錢?

國內六年加德國六年,整的自己有點混亂。深切感受到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

  • 國內時期一切快節奏,加班加點是經常,結果為王;
  • 國外工作時間固定,與生活分開,講究流程,計劃為主。

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各有優缺點。確實是想賺錢還是回國機會多,想安穩的工作生活還是歐洲悠閒安穩。

——@maya


2、有得有失

一個國內 C9 大學 CS 本科,畢業英國某知名學校 CS 碩士,在英國做了6年碼農,英國總的來說碼農很悠閒,雖然有經驗的碼農比較缺但是外來碼農需要工作許可,Tier2 簽證一般只有大公司才有少量名額,如果有歐盟國家人競爭,他們寧願請歐盟國家的,因為方便。所以總的來說在英國當碼農比較舒服。

2015年海歸,上海形勢不怎麼好,碼農海歸根本沒有任何優勢,英語除了外企也基本沒用,外企其實也用處不大。薪資比英國差二十萬出頭,國內工作比英國要辛苦不少,加班也會比較多。年輕人居多,年紀稍大的基本都升上去了。其實這個年紀回國工作比價尷尬,人脈和資歷都沒有國內的碼農強,回之前實在是懷念國內的各種便利生活,尤其是吃的,英國實在吃得不開心,豬肉腥味也很重,反正有得有失

——@匿名用戶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利:有海外工作經驗,部分用人單位會更看重你。鍛鍊了外語聽說和寫作能力。海外工作薪水高。學習到新知識和技術。想吃中國菜必須自己做,鍛鍊了廚藝。鍛鍊了生活自理能力。國外公司很少加班,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弊:習慣了海外的思維模式,回國需要重新適應文化。遠離家人,父母在,不遠遊。習慣了海外的好空氣和環境,回國會不適應(這點取決於你在哪個國家)朋友少,你會孤單一兩年。好吃好玩的地方不如國內多,會無聊一兩年。

——@疊加態


04、所以,到底怎麼選?

1、利弊權衡

不同選擇可能帶來的好處和壞處,這裡我分別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國外工作1-2年再回國的可能好處:

  • 在國外 entry level 前幾年起薪較高,物質生活較好
  • 對於某些行業來講,國外的工作經歷可能會對國內的發展有加分

國外工作2-3年再回國的可能壞處:

  • 對國內職場缺乏經驗和人脈,回國了非技術類崗位未必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 對於本身不喜歡國外寂寞生活的人,在國外工作2-3年的時間內社會生活比較受限制,活的不開心

畢業直接回國的可能好處:

  • 儘早接觸瞭解國內的工作方式和積累人脈,長遠來看可能對今後國內的發展有幫助
  • 在國內是主流民族,社交方面比較受人認可

畢業直接回國的可能壞處:

  • 工作的起薪比較沒有競爭力,可能物質生活水準要降低
  • 喪失了獲得國外工作經驗對職業發展的可能性提升

——@一個燈泡


我是在國內工作了8年然後在國外工作了8年。

沒有絕對好和絕對壞。哪裡都有混吃等死的人。國內進步很快,剛出來時覺得國內大牛很多,現在覺得國內大牛也在慢慢多起來了。國內壓力大但是成長也快。

——來源知乎@匿名用戶


2、由所學技能的可轉移性決定

我本人之前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原以為美國花旗銀行兩年的工作經驗一定能讓我成為國內就業市場上的搶手貨,可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當時往國內找工作的艱辛。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在美國名企的工作經驗已經不值錢了嗎?為了拿到美國名企Offer 所做出的努力都白費了嗎?

在美國工作過數年的同學,回國的話只能走社會招聘,相對於校園招聘,他們最大的區別在: 校園招聘主要考察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而社會招聘看重的是相關的工作經驗

  • 一些工程類的學科,美國對國內有領先的優勢,這種情況下如果國內企業有相應的需求,會高薪引進海外有相關經驗的人才。一位在 Facebook 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想在國內 BAT 謀得一份差事並不難,取決於自己是否想回國發展,這是因為美國在這方面的技術有領先優勢,同時 Facebook 積累到的硬技能在國內的企業是可以直接用上的。這種情況下,這位朋友在 Facebook 積累的技能,是可轉移的,和國內企業所需的經驗是相關的。
  • 對於學商科的同學,在美國工作數年後想回國就沒那麼容易了:中美商業環境所需的技能有著很大的不同;中國人在美國,由於身份,語言等限制,很難去到與客戶打交道,給公司帶來效益的核心部門,大多數都是在中後臺做一些支持性的工作。這種情況下,他們在美國所積累的技能並不一定可以轉移,和國內企業所需的經驗也並不一定相關,想在國內找到合適的特別是核心業務的崗位是相當困難的。

在國外能找到全職工作的同學都是很優秀的。在國外特別是500強名企工作一兩年能使你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職場專業性等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求職切忌盲目,方向錯了,努力只會放大錯誤。在國外求職之前還請先問下自己,未來的長期規劃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發展?如果長期想回國發展的話,你得知道,當你在海外工作積累的技能和經驗不具備可轉移性時,回國的大門也就慢慢關上了。

——@花旗拉美哥


如果你打算最終回國就業,就有兩條道路:

  • 在海外工作幾年之後回國
  • 直接回國

該怎麼選呢?用個我梳理的流程圖解決吧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總結下來就是:

  • 如果你的專業能夠幫助你回國找到更好的工作,就先在海外工作1-3年再回國;但也不要在外面呆太久,呆太久回國可能不瞭解國內的市場,不太適應國內的職場。
  • 如果不能,趁早回國適應國內市場,不要在外面停停看看,浪費時間。

——@姜加加


其實,很多時候你內心已經有了答案。有曾對小 i 說:你拿個硬幣,一面代表回,一面代表不回。如果扔了一次還想再扔一次,就該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啥了……

無論在國外求職還是回國工作,我們都要做好未來的長期規劃。要知道求職切忌盲目,方向錯了,努力只會放大錯誤。


2020春招正在火熱進行中如何提高簡歷和崗位的匹配度?名企對留學生招聘有哪些偏好?擁有哪些技能可以為面試加分?


海歸求職計劃瞭解一下,明確職業發展方向+解鎖筆面試技能+,定製崗位專屬簡歷+網羅企業招聘資訊

別人要花兩三個月做的求職準備,短時間內幫你全部搞定!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知乎80w瀏覽: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