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辽东,故元将领的易帜之变


明初辽东,故元将领的易帜之变


洪武之初,明军北伐前锋抵达了幽、冀二州,元军分布在辽东的有:辽阳行省丞相也先不花驻兵开原,洪保保据辽阳,王哈剌不花占复州,刘益兵屯得利赢城,高家奴聚平顶山,兵力多至万余,少至数千,互不统属。洪保保、王哈剌不花、刘益、高家奴都挂有辽阳行省平章的职衔。也先不花与高家奴、纳哈出、刘益等合兵攻占辽东重镇辽阳,洪保保被俘之后又被放出,率旧部寄住在刘益盘踞的得利赢城。

洪武四年二月末,平章刘益以辽东州郡地图并藉其兵马、钱粮之数,降明。朱元璋置辽东卫指挥使司,封刘益为指挥同知,卫城建立在得利赢城。朱元璋给刘益的官阶不高,与原行省平章差了许多,更对其他降将只字未提,洪保保怀疑刘益隐匿其它人功劳未报,心生怨恨。五月,洪保保联合马彦辉、八丹等,叛杀辽东卫指挥同知刘益。六月,刘益的部下前元侍郎房暠、右丞张良佐平定了洪保保的叛乱,将马彦辉等斩杀,唯有洪保保逃往纳哈出营金山。当时朝廷派去的宣诏官吴立在金州,于是朝廷任命吴立、房暠、张良佐为指挥佥事。七月,朝廷命马云、叶旺为定辽都卫指挥使,率鲁兵由登莱海道而进至辽东。

洪武五年十一月末,纳哈出袭扰辽东,劫掠牛家庄,杀军士5000余人,烧仓粮10万余石,都督佥事仇成失职,被降为永平卫指挥使。纳哈出率20余万残元军队与明军进入对峙态势。


明初辽东,故元将领的易帜之变


洪武八年九月,定辽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置定辽前卫指挥使司,以辽东卫为定辽后卫指挥使司。十二月,纳哈再次出袭扰辽东。都指挥使马云等探知纳哈出将至,命盖州卫指挥吴立、张良佐、房暠等严阵以待。纳哈出兵临之后,见城中有备,则越过盖州城,兵指城垣尚未完全建成的金州。但金州卫指挥韦富、王胜等坚守待援,射伤并俘获纳哈出禆将乃剌吾,援军到达后大败纳哈出。乃剌吾被押送京师,朱元璋不仅未杀他,还命乃剌吾为镇抚,赐以妻妾、田宅。

洪武二十年春正月,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将,率师20万北伐出征纳哈出,史称“金山之役”。冯胜先期遣人把乃剌吾送往纳哈出大营,纳哈出见此非常震惊,经乃剌吾劝说也有降意。经过一番周折,纳哈出最后率部投降,辽东名副其实的纳入了明朝版图。朱元璋亲封纳哈出为海西侯,赐铁券丹书。


明初辽东,故元将领的易帜之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