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守敦銘紙本,縱141釐米、橫71.4釐米,山西省博物館藏。

字鐵山,又字惕山、鐵珊,號漢持,別號絅齋,40後更名為諐,字省齋 ,又能署名舊鐵、錯鐵,晚年號柴翁、孑然、漢持道人、庵主人。城內田家後人。清宣統元年拔貢。以書法著稱於世,是清末民國初期山西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華北第一枝筆”。

從小受業於家塾,在經史書畫、古辭文學方面得名師傳授,尤以字課超人。19歲補縣學生員,書法已著稱鄉里。光緒二十九年(1903,山西大學調取肄業未赴。三十四年(1908),任縣高小齋務。所寫學生習字範本,城鄉學子爭相摹習,譽為趙體。宣統元年(1909),中國近代史上最後一次科舉取士,得選拔貢。

辛亥後,深居簡出,精研書畫,臨習諸家,兼教子侄輩課讀。心隱庵藏書極富,常在課徒之餘,校勘目錄碑版書畫,與兄弟師友辨論經史疑義,考究金石文字,深得師友景仰。

於書法造詣極深。初致力碑學,晚年受其仲兄雲山影響,又深研帖學。書法由唐上溯漢魏六朝,凡名家碑版,無不求索臨池。篆隸真行,四體皆精,書路之寬,為一般書家所不及。民國十五年(1926),他的書法在上海展出,康有為評為“大江以北,無出其或右”。省內外慕名求書者,日不暇給。鐵山於繪畫變有造詣。雖不多作,偶爾寫意,均稱佳品。曾被友人推薦參加中日畫展。至於詩文,則清慎文雅。著有《絅齋詩文集》、《讀書雜鈔》、《心隱庵錄字學》,均未刊印。

臨守敦銘紙本,縱141釐米、橫71.4釐米,山西省博物館藏。


臨守敦銘紙本,縱141釐米、橫71.4釐米,山西省博物館藏。


篆書和銘真跡

臨守敦銘紙本,縱141釐米、橫71.4釐米,山西省博物館藏。

臨守敦銘 紙本,縱141釐米、橫71.4釐米,山西省博物館藏


四體書中,趙昌燮長於篆、隸書,篆書師承楊沂孫、吳大徵。此書臨寫平穩雍容,藏鋒護尾,筆畫乾淨利落,得金文靜穆安祥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