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那就是且末,位於祖國腹地。關於它的傳說很多,但沒有它出產的玉多。它位於崑崙山、阿爾金山腳下,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同時又是“玉石之路”的發祥地。

據說市場上除籽料外,大部分的和田玉都出自且末,且末產的和田玉山料佔到整個新疆和田玉總產量的70%。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白玉,糖玉,羊脂白玉,白玉, 青玉,青白玉 黃玉 ,戈壁玉。只要你說的出來名字的玉,可能且末都有出產。這也是很多玉友在收了一塊玉石時,會問別人,您看我這塊是不是且末料子的原因。

有一句話叫“且末歸來不看籽!”說著透露著那麼一絲豪橫,那麼它到底有什麼可豪橫的呢?我們且看看。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且末憑什麼“豪橫”

有資料顯示在且末清朝時期就有開採,大家所知道的戚家坑、楊家坑、卡羌坑就位於且末。可以說且末自古就以產出玉石而聞名,它產玉的歷史可能比文書記載的還早。

我們都知道新疆產玉的地方羅列起來有很多,不單單隻有且末這個獨苗。于田、黑山、若羌,葉城、塔縣等等地區不乏產玉。為何且末料如此知名?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產地雖然多,但產白玉的卻是少數。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儘管說于田、黑山的白玉山料品質比較優秀,但可嘆的是如今已經沒有什麼產量,而其他地區如若羌多黃口,塔青盛產青玉,葉城的料稍差點。數了一圈,當打之年的就只剩且末了!

且末料密度高,油性好,玉質乾淨細膩。在很多玉友眼中是山料裡玉質最接近籽料的。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並且有數據說明,且末縣年產和田玉山料80-100噸,穩居和田玉最大的原料基地。 這是且末驕傲的資本。

籽料雖好,但價格是阻擋大部分人收入囊中的障礙。而大家有對新疆和田玉有著獨特的情結,於是且末料就成了最能代表新疆和田玉的一個。

產量大,玉質好。所以它火起來就理所當然且順理成章。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細說且末料的優與劣

大家對且末料追捧的原因,還是在於它的玉質好。且末料一般而言油性好,並且密度高,玉質顯得比較細膩,相比於市場上大多數工藝品水平的玉質,更有符合傳統玉的美感。大部分青海料,俄料見了都要害羞的低下頭。

雖然說且末料裡純白玉並不多,但無論是青白玉還是青玉,油糯性都要比其它料好。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不過且末料雖然好,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白料少,糖料多,裂多,出活率低! 而且價格上相對也沒有什麼優勢。(如果這個算缺點的話)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且末料裡大部分料都帶糖色,純白玉的很少,而糖料當中又屬糖青料最多,糖白料又很少。

而決定一塊料子生死的,是且末料的裂往往比較多。有分析說是開採的原因,又或者是料子本身形成的原因,且末料的出活率很低,看起來很大的一塊料,卻出不了鐲子,一塊幾公斤的料最後切完可能就剩幾塊能用的。

這就讓且末料變的量大,好的成品卻並不多。

怎麼看待且末料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且末料因為知名度高了,就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冒充,市場上各種俄料、青海料,沒有良心的商家都說是且末的。

雖然有些俄料青海料並不比且末料差,但大家對俄料青海料的接受程度相比且末來說還是要低,所以商家更願意說是且末料。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現在且末料開採的成本越來越高,礦料越開越遠,越採越難,最近還要求每一個礦區都要自建炸藥庫,而一個炸藥庫沒有幾十萬下不來,再加上各種成本,所以想要開礦,沒有一定的實力是肯定不行的。

根據新疆山料的開採成本和出活成本,低於一定的價格區間,就不可能是新疆的料了。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且末料不都那麼貴,且末糖青白確實很便宜,但是沒有實際價值,內裂多,成品不好看,所以說便宜有便宜的道理!

但好的且末料著實不便宜,市場流轉的且末糖白早就是論塊來賣了,論堆、論噸的時候早就過去。


說到且末料就不得不提,如今很火的米達料。米達料同樣產自且末,所以它也是且末料裡的一種,不過不同於上面的且末料,米達料沒有那麼多的糖料,即使有糖,糖色也沒有那麼重。其次米達料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特點,那就是無結構。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且末料是新疆山料的主力擔當,並且大家都對且末料喜愛有加。不過也需要理性的看待,並不是所有的且末料都是好的,且末料可能開採出的大部分顏色並不怎麼好。我們只有懂了它,才能更好的去喜愛它。

覺得不錯的玉友點個再看吧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且末歸來不看籽?且末料真有這麼豪橫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