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國際視野)——中國全民參與令人鼓舞

中國全民參與令人鼓舞

  劉 萌

  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借鑑中國防疫經驗,推行更為積極和嚴格的措施。中國積極參與抗擊疫情國際合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面對大流行疾病,只有通過國際合作才能化解危機,迎來希望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舉措,有效把控預防、阻斷、治療、研發等各個環節,快速調配人力、物力、財政等多方面資源,全力抗擊疫情,取得了顯著成果。中國重視並積極應對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起到正向效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借鑑中國防疫經驗,推行更為積極和嚴格的措施。

  疫情期間,中國政府每天及時、透明、公開地向社會公佈疫情信息,普及防疫知識,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中國抗擊疫情的全民參與讓我很受鼓舞。不僅是醫護人員在抗疫一線不顧安危、忘我奉獻,在抗疫戰鬥中,不少年輕人表現出的勇敢與擔當也令人感動。一位90後的武漢女孩組建“醫生驛站”,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住宿;90後、00後的青年人在網上慈善平臺發起捐款活動;在社區聯防聯控工作中,活躍著青年志願者的身影……

  目前,全球疫情形勢日益嚴峻。中國積極參與抗擊疫情國際合作,向各國介紹疫情防控經驗,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義援助。中國政府還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支持其開展國際聯防聯控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疫情的能力,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這是中國對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貢獻,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組織,疫情暴發伊始,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就對這一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保持高度關注。我們通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以及向遍佈全球160多個國家的企業會員發送電郵等方式,呼籲世界各地的商界領袖團結起來,共同支持受到疫情影響的社區、企業和民眾。此外,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還推出一系列指南和指導原則,指導各國企業和不同行業抗擊疫情。

  疫情對全球貿易和供應鏈造成衝擊,經濟、金融和私營部門的穩定性也受到影響。保障業務連續性對減輕全球經濟受到的衝擊尤為重要。我們相信,各國政府可以為企業提供新型混合金融工具,特別是為受衝擊嚴重的中小型企業、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相關方面的緊密合作是扭轉疫情、迎接經濟復甦的關鍵環節。

  2020年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行動十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在這一關鍵節點,全球疫情大流行是對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嚴峻考驗。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面對大流行疾病,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只有通過國際合作才能化解危機,迎來希望。

  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十分重要。這一舉措也為世界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在控制疫情後,如何實現防疫、發展兩不誤提供了有效經驗。

  (作者為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亞太區總代表,本報記者白紫微採訪整理)

(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