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引发的刑事责任

疫情期间,各类酸甜苦辣的新闻不断持续吸引我们的眼球。据报道,3月11日晚,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干部许某(现在院防疫工作专班工作)醉酒后驾车与另一辆小型轿车相撞,车辆受损,无人员受伤。经检测,许某血液中酒精含量184.6毫克/百毫升。交管部门已对许某刑事立案,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12日,湖北省高院通报称,省法院干部许某违规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已被停职,全力支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最终处理结果如何,我们且静待司法机关的通报。下面说说酒驾导致的刑事责任。

酒驾是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具有随时引发交通事故并造成他人人身伤害、财产损毁的危险,可能引发刑事责任,根据后果严重程度不同,按轻重层级,涉及的罪名为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险驾驶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值得注意的是本罪不要求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只要醉酒驾驶机动车,就构成犯罪。那么如何判定属于醉酒呢?根据司法解释,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百毫升。许某的血液酒精含量已经超过该标准,其行为已触犯危险驾驶罪。

交通肇事罪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要求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根据司法解释,酒后驾驶机动车致1人以上重伤或者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才达到构罪标准。据报道,本起事故“车辆受损,无人员受伤”,所以许某触犯交通肇事罪的几率较低。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刑法》第114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故意,放任或追求该结果的发生。据报道的内容,难以将许某的行为与本罪相联系。

综上,许某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几率较大。

酒驾经典案例

案例1 我国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被调侃为酒驾入刑后被抓的第一个名人。2011年5月,其酒后驾车,在北京东直门附近发生交通事故,导致4车相撞,4人受伤。经检测,其血液酒精含量为243.04毫克/100百毫升。后,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高晓松拘役6个月,罚金4千元。

案例2 2010年3月2日,“快男”阿穆隆酒后驾车撞到逆向骑电瓶车的一名妇女并逃逸。后阿穆隆投案自首。3月24日,伤者抢救无效死亡。阿穆隆的家人向死者家属赔偿114万元,死者家属出具谅解书。7月21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阿穆隆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案例3 2012年2月11日,黄世华酒后开车,将一名前来理论的出租车司机顶在引擎盖上高速行驶约1公里后,撞上一辆轿车尾部,轿车随即着火。出租车司机被撞击死亡,轿车内2人被烧身亡。经鉴定,黄世华血液酒精含量为212mg/百毫升。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黄世华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

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但“酒令智昏,以我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