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捐给国家近千亿,医生却说他不配住高级病房

1982年正月十五,正是元宵,一位老者被救护车送进北大医院。

医院是按病人等级分配病房,这位老者被送入了八人一间的病房里,其夫人心有不忍,又怕伤及老者自尊,因而向医生提出能否转至高干病房。不料医生直接回绝:“你配吗?你等级不够。”

可以说一句,医院确实“有眼不识泰山”。这位老者乃张伯驹,曾向故宫无偿捐献一批珍贵的文物,其价值难以计数。这也难怪,曾有人为这位老者鸣不平,在医院门口大声叫骂了。

无偿捐给国家近千亿,医生却说他不配住高级病房

“使永存吾土”

张伯驹曾言:“不知情者,谓我收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张伯驹极爱收藏字画,但不为为己敛财,只为了为国家留住国宝。

张伯驹收藏的字画中有一幅名为《平复帖》,这是最早的一幅墨迹法帖。有关张伯驹与《平复帖》,还发生过一件事。

1936年,溥儒曾将《照夜白图》卖给一位上海古董商,之后,这位上海古董商将《照夜白图》卖给了英国人。张伯驹得知后,万般惋惜,一件国宝又落在了外国人手里。当时溥儒还有一幅《平复帖》,张伯驹便早早托人向溥儒要。溥儒开价二十万,张伯驹听罢很为难,因为他实在付不起如此巨款。

但张伯驹并未死心。之后张伯驹得以见《平复帖》真颜时,再次动心,托张大千向溥儒讨要,出价六万。但溥儒依旧不肯,除非张伯驹拿出二十万。对此,张伯驹十分沮丧。

无偿捐给国家近千亿,医生却说他不配住高级病房

一年后,张伯驹从友人处听闻溥儒丧母,需一笔钱置办丧葬事宜,若要买下《平复帖》,最好趁此机会。一开始,张伯驹并不愿乘人之危,只说愿借钱给溥儒。但友人心知张伯驹有多钟爱《平复帖》,因为自告奋勇向溥儒商量此事。不久,张伯驹以四万元顺利买下《平复帖》,张伯驹心中大为感慨。

另外,张伯驹还不惜出售豪宅,其夫人为帮丈夫筹款还变卖了陪嫁首饰,夫妻两人如此决意只为购得一幅《游春图》。要知道,当时张伯驹请求故宫收购此画时,故宫也以价钱太高而回绝。张伯驹为保国宝不惜散尽千金,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天地可鉴。

张伯驹收藏的字画不止此两件。1956年,张伯驹将一生所爱——八幅珍贵字画卖予国家,其所得钱财用以购买公债。之后国家为表彰张伯驹,给他奖励二十万元,但张伯驹分文不收。

无偿捐给国家近千亿,医生却说他不配住高级病房

民国公子

张伯驹,出生于1898年3月14日,河南项城人。张伯驹生父是张锦芳,儿时过继给袁世凯表侄张镇芳。当时,张伯驹与袁世凯之子袁寒云、溥仪堂兄溥侗、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张伯驹极聪慧,记忆力更是过人。他幼时与袁世凯四子同在天津新学书院念书时,便因天资聪慧被老师称其必定前途无量。张伯驹女儿也曾回忆,张伯驹进入晚年后记忆力仍很好,总能准确说出他读过的书在书架的位置。

张镇芳原想好好培养这位聪敏的儿子,希望张伯驹今后如他一样,着戎装,担得一重职。无奈张伯驹发觉官场污浊,不愿如父亲所愿。他反而更像一位文人,喜爱诗词书画,对当时不入流的戏曲也尤为钟爱。

1931年,张伯驹与梅兰芳等人组织成立“国剧学会”。张伯驹非但爱听,自己也学唱戏。他曾师从余叔岩学京剧,1931年曾与溥侗。袁寒云一同登台演出。六年后,张伯驹又召集一众戏曲名角,举行义演《空城计》,以表爱国之心。

张伯驹所演角色为诸葛亮,他的开口一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之人.......”即获满堂喝彩。据称,这是张伯驹最为得意的演出,他曾特意写诗纪念:“羽扇纶巾饰卧龙,帐前四将镇威风。惊人一曲空城计,直到高天尺五峰。”

张伯驹曾以一部《红毹纪梦诗云》记录下自己与京剧的过往“情长”。吴祖光对此著作大为赞赏,称其为“京剧史诗”。之后张伯驹均为戏曲所痴迷,愿为此掏心出力。

无偿捐给国家近千亿,医生却说他不配住高级病房

翩翩君子

张伯驹乃性直之人,又恰好生在风起云涌之时代,因此更是容易招致灾祸。

1957年,张伯驹便因京剧相关事宜而被划作

“右派”。张伯驹对此不以为意,曾对章伯钧说:“这顶帽子对我并不要紧,我是散淡之人,生活是琴棋书画。共产党用我,我是这样,共产党不用我,我也是这样。”其淡然大度让章伯钧肃然起敬,称赞他为“真公子”。

张伯驹的君子之度远不止此。京剧演员钱宝森曾因张伯驹出言不顾时势,称他言辞偏激。但钱宝森后来去世,张伯驹不计前嫌,送去一百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了。对于钱宝森批判他一事,他直言并不记恨,记得的反而是钱宝森的好。

无偿捐给国家近千亿,医生却说他不配住高级病房

张伯驹被定为“右派”后,陈毅曾找到张伯驹,称他为国家捐献了如此多名贵字画,绝不可能是“右派”。而张伯驹却并未有丝毫怨恨,称泱泱大国,受些个人之委屈实在无足挂齿。

但张伯驹对陈毅的慰问已记挂心中,之后陈毅在文革中遭牵连,他实在愤慨,便以一首《金缕曲》表述不满。但这一举无疑是太不懂自保,张伯驹不久因此而再遭迫害。

张伯驹乃翩翩君子,为人正直,心胸宽广。1982年,张伯驹在北大医院无法入住高干病房,在八人病室里,张伯驹难忍同室病友接连去世,提出归家休养。不久后,张伯驹病逝。

3月,张伯驹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不少文人名家、政坛人物均出席了追悼会。会上,无人不为张伯驹的逝世而哀痛。

张伯驹一生淡然狷介,不为歪曲之事,也不计名利,只坚持所爱,超然度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