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富海周紹軍:早期項目非常不清晰,投資人要有開放、平和的心態

東方富海周紹軍:早期項目非常不清晰,投資人要有開放、平和的心態

【編者按】儘管2019年經濟增速下滑、投資降溫,2020年疫情尚未結束,可春天已經來臨,資本市場仍對未來充滿期待。據周紹軍介紹,2020年,整個東方富海團隊預計投資金額為20億人民幣,他所帶領的團隊會投資15-20個項目,目標鎖定為早期和成長型項目,尤其是技術驅動型項目。

本文發自春澗資本,作者為Arwyn;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投資人走在尋找利益大於風險的路上,既要大膽,也需謹慎。東方富海合夥人周紹軍感慨,“很多早期項目非常不清晰,因為沒有得到驗證,甚至當下無法得到驗證,未來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不好做判斷。”投資決策中有各種影響要素,周紹軍說,一切都要回到人身上。

周紹軍於2007年加入東方富海,長期關注早期投資領域,其中迪威視訊(300167.SZ)、藍色火焰(300291.SH)、聯絡互動(002280.SZ)、崑崙萬維(300418.SZ)、速騰聚創、雲漢芯城、小伴龍、全屋優品、LIVALL等是他與團隊投出的優質增長型企業。

東方富海(全稱“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性創業投資管理公司,致力於投資具有成長性和上市潛力的目標公司,並積極為被投資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努力幫助企業通過IPO上市等方式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投資人帶來滿意的資本增值回報。

儘管2019年經濟增速下滑、投資降溫,2020年疫情尚未結束,可春天已經來臨,資本市場仍對未來充滿期待。據周紹軍介紹,2020年,整個東方富海團隊預計投資金額為20億人民幣,他所帶領的團隊會投資15-20個項目,目標鎖定為早期和成長型項目,尤其是技術驅動型項目。以下是春澗資本與周紹軍採訪實錄:

未來就是這樣

我們瞭解到您自加入東方富海後從VC轉向VC+PE,最後迴歸早期投資,您覺得早期投資的特點是什麼?

很多早期項目非常不清晰,因為沒有得到驗證,甚至當下無法得到驗證,未來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不好做判斷。投資人會經歷三個階段,剛進投資行業時,覺得機會很多,項目都很好;過段時間開始有自己的判斷;到像我這樣有多年投資經驗的——投,怕新的技術沒找到應用場景,最終沒辦法落地;不投,怕錯過下一個華為、大疆、優必選。

像機器人、飛機在以前就是玩具,但現在已經變成工具,應用在很多行業。2010年大疆參加南山“創業之星”大賽,榮獲十強企業之一的時候,我是評委,當時就覺得這個項目是航模科技公司,受眾小。如今大疆成為無人機公司,也可以往別的方向發展。10年前自己的認知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以前的觀點是錯的。

2014年我們投激光雷達(速騰聚創)的時候,很多人覺得無人駕駛是天方夜譚。2016年美國GOOGLE無人車有進展後,很多企業開始佈局無人駕駛,大家覺得這是個方向會實現,但時間會很長。直到今天,疫情中有很多成熟的無人物流車、服務機器人,慢慢大家接受並認為,未來就是這樣。一些工種可能會被取代。

有時別人跟我討論,講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我的心態比較開放、平和——透過創業者的眼睛看未來,結合行業研究,對生活現象的洞察會有自己的結論。投資人要跟著社會變化去成長,學會想象未來。

我們也投過非常早期、商業模式創新類的項目,最後它的賽道不變,但是商業模式和應用場景會發生變化。

像牙邦科技,以前是齒科的“大眾點評”,幫助我們去找齒科,現在變成一個齒科耗材電商平臺。這都是當年投時沒想到的,過程中創始人會和我講要改變。這個時候我們會一起探討,但我們不會干預。在投資的時候,哪怕把項目分析得再透徹,它仍然會發生變化。

為什麼覺得早期投資難?

投資人要說服自己,未來是這樣。還要跟同事解釋,未來會是這樣。我相信這個創始人,我的團隊也要相信才行。但實際上投一個早期項目,團隊交流中會出現疑問。在投委會中,即便管理合夥人的意見很重要,如果有些現實問題確實沒有考慮到,我們也會放棄。

早期投資是不是投對了賽道、未來?不投,會不會錯過下一個大疆?也許隨著行業、項目、技術的發展,事實會告訴自己答案,認知會逐漸被改變。

早期投資更多是跟人交流

您希望投的是哪類人?

投資不是做慈善,也不是上“非誠勿擾”選對象,我們會從基金管理人角度分析,有明確的投資策略,並且根據它評估這個人成功率有多大。同樣事情不同人去做會有不同結果。也許你投資3年後才發現投錯人,別人1年就做能出來。

一、學習能力。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涉及到技術、產品、市場等方方面面,所以要求創始人是個多面手。我們投的很多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後來逐步建立起商業思維,最終成為一個出色的企業家,所以我們強調學習能力。

二、執行力。它意味著創始人能不能把自己講的故事變成現實。如果今年計劃要做ABCD,結果什麼也不做,到年底才說沒辦法做,我寧願他去嘗試幾個月,不行再換個方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人說做個app,他不可能是全能的,他需要找人來做這個事情,能不能找到合適的人把項目落地。這是執行力的展現。

三、溝通能力。作為創始人,能不能把你的想法跟投資人講,能不能讓他們聽懂、興奮,這點很重要。早期創業沒太多錢,你能不能說服人才加入?別人問你想幹什麼,你要把你的想法跟別人說,得到別人的認同。所以有個現象,很多成功的人先前的職業是老師,像俞敏洪,馬雲,我們東方富海的陳瑋總,你會發現老師特別會講,而且你還能聽得懂。

早期投資更多是跟人交流。投資人背景和知識結構都很複雜,未必能聽一兩次就聽懂創始人在講什麼。如果我和你交流,沒聽明白,會和你多約幾次,看你能不能說清楚。創始人需要去學習,慢慢理解投資人的想法。有一定技術壁壘的背景下,投資人關注的是市場有多大,你怎麼樣觸達這個市場,會問更多這樣的問題。有些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只會講純技術的理論,投資人聽了半天,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想做什麼。

同樣事情不同人去做會有不同結果。也許投資3年後才發現投錯人,別人1年就能做出來。所以將學歷、工作履歷、年齡這些因素都撇開,我蠻看重這三點。

基金的投資策略

去年經濟增速下滑的大環境下,您和團隊投了多少個項目?

2019年我們投了不到10個項目,像中興飛流、極簡匯率、車主邦等,我們的投資節奏有所放緩,對項目的要求更高了。我們會比較他們是不是最強的團隊,項目有沒有廣闊的前景。

即便如此,有些項目通過投委會,最後我們還是放棄。不是說項目的方向不行,而是雙方的理念不符。

今年準備投多少個項目,主要投哪些領域?

今年整個東方富海團隊預計投資金額為20個億,我所帶領的團隊會投資15-20個項目,主要是早期和成長型項目,尤其是技術驅動型項目。

疫情對今年的投資策略有什麼影響?

經歷去年的經濟增速下滑,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熬不住的公司會倒閉,而優秀公司會凸顯出來。有實力的機構會更加積極,工作效率會提高——以前看100個項目,才可以選出來3-5個符合投資標準的項目,可能現在看50個項目就能選出3-5個。

疫情給大家的教訓是,經濟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中“燒錢”的風險很大,所以,我們對純資本驅動型的項目非常謹慎。我們也不會因為出現疫情,去投做口罩的企業,過一把賺快錢的癮。我們會持續關注技術創新,深耕這個領域。

最近,我們在關注視覺應用類的項目,主要應用在商業、安防、工業等領域。未來,我認為機器人是個大方向,無人化是個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