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土壤 大棚育秧……記者體驗早稻備耕 不誤田間一季春

地處溫黃平原,一直以工業強市聞名於外的溫嶺市,也是台州主要產糧區,今年全市早稻面積11.24萬畝,約佔全臺州45%。春耕時節,田間農人忙。眼瞅著齊整整、綠油油的秧苗躥上來,農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日前,我們跟著科技特派員和農技專家,奔赴大溪、澤國、箬橫3個鎮,將科技力量輸送到溫嶺早稻春耕現場。

观察土壤 大棚育秧……记者体验早稻备耕 不误田间一季春

科技專家援春耕

雨後的箬橫鎮東浦農場,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清新的味道,一大片翻耕過的空曠田地延伸到山腳下。沒有寒暄,溫嶺市農技推廣總站站長王宏輝、溫嶺市科技特派員江立斌一行同種糧大戶朱國聰直奔田頭。

江立斌邊走邊給我們介紹:“這裡採用了西藍花和早稻連種模式,早稻不用育秧,直播栽培,這一季早稻收穫了,還要一個月才能種植西藍花。”截至目前,箬橫、濱海、松門等鎮的5萬餘畝冬菜早稻輪作地塊已完成翻耕。

黃土地上點綴著零星綠意,一腳踩下去,土地鬆軟得往下陷。我們用手一扒拉,挖出一大把西藍花的根。“西藍花球割掉了,根莖留在土裡充分腐爛化作有機肥。”朱國聰笑著說,這就是連種的好處之一,加上西藍花種植的肥料殘留,能節省早稻種植60%的肥料。

倉庫裡停著旋耕機等一溜兒“鐵疙瘩”,社員王杏峰正操作著電焊槍修理平土機,一陣火花四射,“我們有1000多畝地要直播水稻,估計4月10日開始。在這之前要對土地灌水、再次翻耕,把田地整平,現在要抓緊時間將農機維修調試好。”

“種子怎麼樣了?有條件要拿出來曬一曬,曬了發芽率更高,整齊度更好。”江立斌拉著朱國聰問起來。朱國聰連連點頭,“好著呢,種子儲藏在倉庫裡,今天上午下了雨,不敢曬,明天再看。”

由於去年臺風影響,大部分早稻種植戶留種少,今年受疫情影響,早稻種子銷售啟動晚。2月26日,溫嶺種子管理站站長王馳一天連續打了300多個種植戶的電話,排摸了解情況。朱國聰接到電話,趕緊把需求報上去。3月10日,兩輛大貨車拉來1萬公斤種子,朱國聰放了心。

“溫嶺儲備商品早稻種子14萬公斤,儲備早稻應急種子15萬公斤,種子、農資供應都比較充分,為春耕備耕備足了‘糧草’。”王宏輝說。

倉庫門口擺著兩臺形似“自動飲料機”的機器,我們湊上去看。“那是催芽機,播前除了曬種、浸種,還要適溫催芽。農業學問大著呢!”朱國聰說,科技改變了農民田頭勞作的傳統栽培技術,也使得沿用了數千年的選種、浸種、拌種、育秧、插秧等程序變得簡單、輕鬆。

观察土壤 大棚育秧……记者体验早稻备耕 不误田间一季春

農技專家(右)查看秧苗長勢。記者 陳久忍 攝

機器換人促增收

趕到位於澤國鎮茶嶼村的溫嶺市繁順農機專業合作社時,已時近中午,合作社負責人陳冬友正搖動手柄,捲起四周的棚布,給秧苗通氣。秧苗對氣溫變化很敏感,育秧棚裡的氣溫,必須保持在25℃到30℃。

“年輕人,你們來試試。”我們從陳冬友手中接過手柄,搖動起來。手柄一米多長,控制著7個育秧大棚的通風口。我們費力搖了近50圈,才將棚布捲起一半。“這是合作社裡為數不多需要人力乾的活了。”溫嶺市農機總站副站長梁劍冰看著我們吃力的樣子,笑著說,“走,進去看看。”

這個育秧大棚和之前看到的不太一樣,只見大棚頂部垂下一個個噴頭,這是為秧苗澆水的自動噴淋系統。秧地中間,也沒有排水溝,而是做了一個軌道,用於運送秧盤。秧盤也不一樣,上面打了一排排小孔,每個小孔裡都有3到5顆種子。

观察土壤 大棚育秧……记者体验早稻备耕 不误田间一季春

合作社社員修理農機。記者 陳久忍 攝

“這是缽苗秧盤,與缽苗育秧流水線和缽苗插秧機配套。插秧時,插秧機將一棵棵秧苗推出來,秧苗帶土,不傷根,這樣能提高秧苗素質。”梁劍冰揭起一個秧盤,給我們看秧盤的底部,原來一個個小孔都是一個個迷你盆栽。

2017年,溫嶺率先在全省推廣使用缽苗機插技術。“應用這項技術,秧苗可以做到帶土無傷害移栽,當天就能返青,提高稻穀產量,僅晚稻產量每畝可以提高50公斤到75公斤。”江立斌報出一個數據。

“我們合作社的機械化率已經達到90%以上,從育秧、播種、施肥到收割、烘乾,全部進行機械化操作。合作社1000畝地,只需要6名工人。”陳冬友在一旁插話道,“疫情導致人工緊缺,用人成本提高,但對我們來說,基本沒有影響。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他帶著我們來到合作社的農機倉庫,只見碎土機、缽苗插秧機、無人機等幾十臺設備,擺滿了大半個倉庫。幾臺十多米高的稻穀烘乾機,看起來最為震撼,每臺一次能烘乾12噸稻穀。

梁劍冰對這些設備也很熟悉。幾天前,他就來過合作社,對缽苗育秧流水線等設備進行調試,重點查看了流水線運行的順暢度、播種的均勻度,以及床土顆粒的細膩度等方面情況。當天,他又和陳冬友約好,4月初再過來,幫助合作社調試缽苗插秧機等設備。

近年來,溫嶺加快實施機器換人,不斷推動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發展。目前,溫嶺市耕作拖拉機、插秧機、植保機等千餘臺農機裝備正逐步完成檢修,陸續投入到春耕生產中。

观察土壤 大棚育秧……记者体验早稻备耕 不误田间一季春

記者體驗擺秧盤。記者 趙靜 攝

惠農政策到田頭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大溪鎮方山村。溫嶺市民聯富糧食專業合作社毗鄰公路,育秧大棚裡,幾位農人正穿著雨靴、戴著手套將一個個秧盤緊挨著擺好。

“這幾個育秧大棚採用注水漫灌的方式澆水,每兩三天灌水一次,地面得足夠平整,才能讓所有秧苗都得到滋潤。秧苗灌不到水,會影響生長,有時還要灑水補澆。”江立斌說。

農人們忙活了一上午,秧盤如塊塊拼圖整齊排列。我們也上手一試。地面滑溜溜的,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滑倒。秧盤看起來薄,一提大約有七八斤重,搬起來倒不怎麼費力,只是腰要一直彎著。遇到有土塊隆起,便拿起鏟子剷掉一些,凹陷處得填平。大棚裡悶熱,不多時便出了汗。“別看活簡單,一個大棚需要3個人花1天才能擺好。”合作社負責人林日偉說,受疫情影響,今年人工費比往年貴了,一個人一天漲了20元,“我們也購入了缽苗育秧設備,逐步建設大棚噴淋系統,‘科技+農業’是大勢所趨。”

民聯富糧食專業合作社共有早稻田2000畝,育秧棚20個。農技專家們每個大棚都進去看看,五六天前進棚的秧苗已冒出了綠油油的嫩芽,長勢不錯。“秧苗生長期28天到35天,種下去三四天後就會破土,等長出3片葉子,差不多10釐米高,就可以插秧了。”王宏輝不時蹲下去,捻捻秧盤裡的黃土,感受溼潤度。

春耕以來,原野上處處都有農技專家們的身影,省市縣三級共有150餘名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臺州各地。溫嶺市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成立了17支服務隊,奔赴田間地頭送技術、送幫扶、送政策。截至目前,共計聯村21場次、聯企59場次、聯基地122場次。

除了科技力量,農民們還收到了最新的惠農政策。說起今年溫嶺種植糧油補貼力度將提高,林日偉搶答:“當季種植早稻面積50畝以上的規模生產主體,給予每畝200元補貼,晚稻面積50畝以上的,給予連作晚稻每畝300元,相比去年每畝補貼分別提高了40元和50元。雖然正式文件還沒看到,但我們都知道了,3月7日就接到電話通知了。月底中央農業補貼也要到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