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马布里

无比赛的日子真难熬,翻看几年前的写的一篇文章,仍然让自己动情,特与大家分享。

这是我2017年写的一篇杂文,当时首钢断然拒绝了功臣马布里再打一年的请求,我作为马布里的粉丝愤愤不平,写下了这篇杂文。直至现在,我仍然认为首钢俱乐部当时的决策是错误的。马布里虽然年龄已大,但竞技状态还是具有很大杀伤力,如果换掉莫里斯,引进一个实力超众大外援,再次夺冠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不能夺冠,以锻炼新手为名,打到后几名,第二年能以三外援出战,那么夺冠的几率就可以大大提升。

巧遇马布里

二零一七年三月我去北京看孩子,一天我漫无经心地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游玩,突然发现在葱绿的草坪上坐着一个我非常熟悉的人影,马布里?是马布里?真的是马布里,是我的篮球偶像——CBA北京首钢外援马布里 。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迅速前后左右扫描了一番,没有随从,没有保安,没有队友,也没有家人,只有孤伶伶马布里一人坐在草坪上发呆。

巧遇马布里

虽然我非常崇拜马布里,是马布里的忠实粉丝,但这岁数了,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欣喜若狂。我尽量控制着激动的心情,以老年人特有的风度走向前,伸出右手说,“你好!马政委,我是你的粉丝。”

来中国打球八九年了,这些日常用语显然没有难住马布里。

“马政委”是北京球迷对马布里的爱称,他不仅球打得好,还主动协助教练做队友的工作,“马政委”名称由此而来。

“你好!谢谢!”马布里礼貌的回应。

“我是你的忠实粉丝”,我丝毫没有掩饰我的崇拜之情,“你给我们带来了职业篮球的理念,你点燃了我们中国篮坛CBA的火爆,所以我敬佩你。”

我也不卑不亢,始终没有用“您”称呼对方。

“我不会盲目崇拜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外国人,但你是我第一个、 也是截至为止我唯一崇拜的外国人”。我继续畅谈我的感想。

巧遇马布里

也许我集崇拜与冷静于一身的举止、一个中国老年人对篮球的热情感染了他;也许四十岁的马布里正徘徊在篮球事业的十字路口上、很想听听一个中国观众对他的看法;也许“北京荣誉市民”的称号让他不知所措、怎样做才玷污不了这个值得炫耀的光环;也许这会没有狂热的粉丝要求签名、合影的烦恼......也许这会对我对马布里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谢谢!”马布里显然想继续听听我的高谈阔论。

我谈了很多,谈了马布里来中国打球的经历,从最初几年没声没响到最后落户北京首钢爆发,带领北京首钢四年三夺CBA总冠军,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奇迹,更可贵的是带来了中国男篮职业联赛的火爆......

不知道马布里是否能听懂我的话,看他那认真听的表情和不住的点头好像明白了我说话的意思。

我继续我的演说。

巧遇马布里

我是一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北京男篮球迷,之所以喜欢北京首钢是因为你的存在,不仅如此,只要是有首钢的比赛,那个场次铁定火爆,而且保安成倍翻番。北京队赢了,我兴奋我快乐,北京队输了,我懊丧我失落......

我是山西人,山西汾酒队也曾是你的老东家,但山西队的不温不火丝毫没有唤起我的兴趣,甚至连你在山西队的比赛我都说不出个子卯寅丑来。

2016-2017年度北京队没有进季后赛,那不是你的错,你的好搭档莫里斯兢兢业业但实力下降,国内球员工资不低、名气不小、但关键时刻一个比一个怂、更谈不上独当一面,你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抗住一时......

巧遇马布里

有好多人把北京队失利的原因说成是你年龄过大体力不支,这简直是睁眼说瞎话。不要说我这个铁杆球迷不能苟同这种观点,请问,北京队18名球员哪一个技术、拼劲、作风在马布里之上?中国CBA联赛20支球队360名职业球员(包括外援)又有谁在马布里之上?

我知道你非常想为北京队再夺取一次总冠军,然后结束你的篮球职业生涯。我丝毫不为你的去处担心,但你不想离开北京队,因为北京是你的第二故乡,是你的家......

可悲的是北京首钢俱乐部没有给你马布里最后一次机会,毫不留情把一个北京功臣拒之门外,令人心痛、令人心寒。

我虽不是篮球行家,但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我这样的局外人和我都有一个共识:首钢俱乐部走错了一步棋,你不仅失去了马布里,而且失去了广大的球迷,更失去了稳定球队的一颗真诚的心......

体育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在人们享受文明的同时,毫无疑问,人们也在接受文明社会的洗礼!

......

巧遇马布里

“我开心极了,因为我最终留在了北京。”40岁的马布里扬起手中的合同,开心得像个孩子。

“留在北京是我最大心愿”。

马布里说,此番与北控签约,终于实现了他“在北京度过职业生涯最后一年”的心愿。“我要留在北京了,这令我非常激动。”

这就是马布里,这就是马布里的中国情。

我和马布里紧紧拥抱着,泪水早已混成一片。

终于,失声的哽咽声惊醒了睡在身旁的老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