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马铃薯切茎开花?

雾都山客


马铃薯出现“块茎开花”实际上是得了癌肿病。从马铃薯癌肿病的名字就能知道这种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不会为害其他作物,更不可能危害人的健康。所谓癌肿,是由于病菌所到之处不断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形成大大小小的瘤子,较大的甚至包围地下茎基部。块茎受害形成癌肿,多发生于芽眼处。瘤子的表皮又常龟裂、疏松,类似菜花状。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花、茎、叶均可产生畸形病变。

马铃薯癌肿病1895年首次发现于匈牙利,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马铃薯生产上的危险性病害,在我国确定为一类检疫性真菌病害。这种病害在常发区一般减产50%,并且降低薯块品质,重者绝收或虽有产量但病薯煮不烂,不堪食用。

引起马铃薯癌肿病的病菌是一种低等真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强,甚至可在土中存活二三十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从寄主表皮细胞和芽眼处侵入。在生长季节病菌依靠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不断传播侵染。低温多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温度在12℃~24℃的条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所以目前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而且疫区一般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冷凉山区。此外,土壤酸性、有机质丰富有利发病。

由于病种薯是病害传播和延续的重要环节,当前,控制马铃薯癌肿病的首要措施是对种薯实行严格检疫,特别要检查芽眼周围有无肿瘤。划定疫区和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其次是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块应改种非茄科作物。一般发生区要在种植前严格剔除病薯,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生长季节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入窖前也要尽量剔除病薯。另外,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齐鲁高峰的生活日记


马铃薯癌肿病确实表现块茎开花,为土传病害。癌肿病没法治,只能防。一是选择抗癌肿病品种,如米拉。二是源头控制种薯质量,使用脱毒种薯。三是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土地不能再次种植马铃薯及茄科植物。四是发现病株及时销毁。必要时病地进行土壤消毒。四是早施药防治:可参考施药。坡度不大、水源方便的田块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在水源不方便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亩喷兑好的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


马铃薯种植技术


1、精选种薯

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2、切块与小整薯作种

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

因而采用25克左右健壮小薯作种,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但小薯一般生长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长,而且后期常有早衰现象。栽培上需要掌握适当的密度、作好催芽处理,增施钾肥,并配合相应的氮磷肥,才能发挥小薯作种的生产潜力。<

3、催芽

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

催芽方法: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催芽时,种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施肥

1、底肥:根据地力,结合春耕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 ~ 4000公斤/亩。猪粪最好,其次牛粪。施用化肥30 ~ 50公斤,其中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3.4:1:3。忌用氯化钾。可根据各地土壤钙、镁元素情况,对严重缺乏地块,科学增施钙肥、镁肥。

2、叶面肥: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若有脱肥症状,可叶面喷施浓度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2 ~ 3次,间隔5 ~ 7天。可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切忌喷施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类化学品。

水分管理

1、原则:播种后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灌水,确保出苗;发棵期、盛花期水分要充足;结薯初期要适当控水,少浇水或不浇水;结薯期,即当块茎长至2 ~ 3 cm时,要适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溉;结薯后期和收获前,要控制水分,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发生和烂薯。

2、方式:喷灌、滴灌。

3、时间: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如遇持续高温干旱则可进行次数不等的灌水。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在60% ~ 80%


苏北人在宁夏


马铃薯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块茎开花”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很使种植者头疼,那么要如何防治马铃薯“块茎开花”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马铃薯出现“块茎开花”实际上是得了癌肿病。从马铃薯癌肿病的名字就能知道这种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不会为害其他作物,更不可能危害人的健康。所谓癌肿,是由于病菌所到之处不断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形成大大小小的瘤子,较大的甚至包围地下茎基部。块茎受害形成癌肿,多发生于芽眼处。瘤子的表皮又常龟裂、疏松,类似菜花状。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花、茎、叶均可产生畸形病变。

这种病害在常发区一般减产50%,并且降低薯块品质,重者绝收或虽有产量但病薯煮不烂,不堪食用。引起马铃薯癌肿病的病菌是一种低等真菌。

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块茎开花”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很使种植者头疼,那么要如何防治马铃薯“块茎开花”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马铃薯出现“块茎开花”实际上是得了癌肿病。从马铃薯癌肿病的名字就能知道这种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不会为害其他作物,更不可能危害人的健康。所谓癌肿,是由于病菌所到之处不断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形成大大小小的瘤子,较大的甚至包围地下茎基部。块茎受害形成癌肿,多发生于芽眼处。瘤子的表皮又常龟裂、疏松,类似菜花状。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花、茎、叶均可产生畸形病变。

马铃薯现蕾后,一定要加强中耕,进行浅锄土,随中耕实行高培土,培土高达15~20厘米,促使块茎膨大,防止块茎外露晒绿。马铃薯一般要培土2次,现蕾初期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时进行第一次培土,培土厚度为3~4厘米,防止匍匐茎窜出地面,形成新的枝条;第二次培土在马铃薯盛花膨大期,培土厚度为4~5厘米,防止薯块露出地面。

适当追肥:

对植株矮小、黄弱的马铃薯苗田应追施氮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逐株追施;对植株生长旺盛的田块,应施磷钾肥为主,亩施磷肥15千克和草木灰,或施复合肥15-20kg,可根据土豆长势和土地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土豆在开花期的养分需求

及时浇水:

马铃薯从幼苗拱土到开花,一般不浇水,进行蹲苗,特别干旱时浇小水。花期是土豆膨大盛期,是需水较多的时期,此时缺水将严重影响产量,马铃薯初花期开始浇水。从初花到茎叶停止生长这段时间,块茎的增长量最大,植株对水分的需要量也很大。另一方面,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无机元素都必须溶于水才能被根部吸收,如果土壤缺水,营养物质再多,植株也无法利用。通常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60%~80%。水要顺垄沟浇,最好不要漫过垄顶以防土壤表皮板结。

及时打顶:

马铃薯现蕾以后马上进入开花期,要消耗大量养分,为避免这种无效消耗,应及早打顶并把花蕾摘掉。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主茎叶片。

5、根外喷肥:

根外喷肥应选择晴天下午进行,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3%硫酸锰混合液或用0.3%尿素,或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g加水15kg,搅拌均匀后喷施,亩喷施药液50Kg,可使马铃薯植株矮化三分之一,防治徒长2,叶色变浓绿,加强光合作用,增加大薯比例。全田喷一次0.3%-0.5%高锰酸钾溶液,可预防马铃薯黑竟病、病毒病。

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烧伤植株叶片。


汉源乡记


马铃薯不仅是重要的蔬菜,而且还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还是比较大。马铃薯出现“块茎开花”实际上是得了癌肿病。从马铃薯癌肿病的名字就能知道这种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不会为害其他作物,更不可能危害人的健康。所谓癌肿,是由于病菌所到之处不断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形成大大小小的瘤子,较大的甚至包围地下茎基部。块茎受害形成癌肿,多发生于芽眼处。瘤子的表皮又常龟裂、疏松,类似菜花状。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花、茎、叶均可产生畸形病变。

在生长季节病菌依靠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不断传播侵染。低温多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温度在12℃~24℃的条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所以目前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而且疫区一般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冷凉山区。此外,土壤酸性、有机质丰富有利发病。

由于病种薯是病害传播和延续的重要环节,当前,控制马铃薯癌肿病的首要措施是对种薯实行严格检疫,特别要检查芽眼周围有无肿瘤。划定疫区和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其次是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块应改种非茄科作物。一般发生区要在种植前严格剔除病薯,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生长季节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入窖前也要尽量剔除病薯。另外,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乡野阿文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马铃薯将称为我国第四大主粮,近些年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过程中遇到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就是马铃薯晚疫病,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多雨年份发病最严重,发生晚疫病导致马铃薯的枝叶干枯死亡,薯块腐烂,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那么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因素是什么呢,该如何进行预防和防治呢?今天就给大家说说。

一、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枝叶和薯块。

枝叶染病:病状首先在叶片表现出来,会出现很多小的褐色斑点,慢慢扩大变为黑褐色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面出现白色霉层;

病斑迅速蔓延到叶柄和茎,茎部出现黑褐色的斑块,然后慢慢的腐烂,严时重整片田地的所有植株都被感染发生病害,重者整株枯死。

薯块染病:形成大小不一、不规则形状和轻微凹陷的褐斑。将块茎切开,可见病斑皮下组织呈红褐色,与健康马铃薯组织无明显分界。

雨水多的年份块茎染病严重,表面现黑褐色大斑块,皮下薯肉亦呈褐色,逐渐扩大,终致烂掉,腐烂发出一股恶臭味。

二、马铃薯晚疫病与早疫病的区别

马铃薯疫病分为晚疫病和早疫病,有些马铃薯种植户还是区分不清:

两者区别点:早疫病长黑色霉层,晚疫病长白色霉层;早疫病有明显的同心轮纹,晚疫病无同心轮纹;早疫病呈海绵干腐状,晚疫病呈软腐状。

三、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因素

1.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昼夜温差大、湿度大、雨水偏多,阴雨连绵的天气晚疫病发生率比较高。

马铃薯田间48小时内相对湿度在75%以上,温度在高于10℃,就可以发生晚疫病;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85%-90%时,温度是20℃-30℃,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最厉害。

2.马铃薯栽培管理对晚疫病也有影响

土壤连作,土壤重茬等病害严重 ;

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较垄地重;

种植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

没有施农家肥料,偏施氮肥引起植株的徒长,或者马铃薯植株生长衰弱,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3.马铃薯种薯带病菌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

四、马铃薯晚疫病农业预防措施:

1.种薯处理,选择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剔除病薯、病芽以及对种薯进行杀菌药剂消毒,以减少带病率。

2.种植马铃薯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疏松的沙壤土,前作为水稻田,切勿与同一科作物连作。

3.在播种之前一个星期左右,对土壤进行深翻,选用杀菌药剂均勺喷雾播种沟,然后再播种。

4.马铃薯基肥,建议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成品的微生物有机肥,搭配硫酸钾、过磷酸钙施入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培育健壮的苗架,提高抗病能力。

5.合理密植,建议按照行间距三十厘米、株间距二十五厘米左右进行栽种,苗齐后注意间苗定苗,后期要整枝打叉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

6.时不时的给马铃薯松土培土,增强通透性;出现旺长要及时进行化学药剂控旺。

7.马铃薯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的追施钾肥、磷肥、硼肥等微肥。

8.切忌大水漫灌,雨季要及时的将水分排出田间,保持田间合适的湿度。

9.马铃薯收获时候提前一周割蔓,可以减少晚疫病对块茎的感染。

10.大面积种植有经济实力的话可以搞一套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进行监控。

五、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从发病初始至扩展期10~15天左右,在这个时间中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出现的后果就是毁园,一定要做好药剂防治工作。

1.马铃薯田间将要开始发生或刚开始出现“中心病株”的时候进行用药预防晚疫病,过早的话增加成本,过晚的话不容易控制晚疫病传播。

药剂选择:锰锌·霜脲、丙森·膦酸铝、霜脲·百菌清、恶酮·霜脲氰、乙铝·锰锌、恶唑菌酮·锰锌、噁霜嘧铜菌酯等交替用药,每5至7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施2至3次。

2.马铃薯晚疫病已经普遍发生后,此时需要喷施特效药剂进行有效控制,防治晚疫病大面积的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

药剂可以选择:嘧菌酯百菌清、甲霜灵·锰锌、双炔酰菌胺、精甲霜·锰锌、苯霜灵乳油+百菌清、锰锌·烯酰、丙森·异丙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霜霉威·乙膦酸盐等交替用药,每5至7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施2至3次,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3.药剂防治注意事项:

①选择恰当时机用药:每次喷药在降雨之前(马铃薯种植户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喷药距离降雨越近药效越好,如果在降雨之后用药对降雨造成的侵染基本上没有效果。

②用药时候不建议盲目加大药液的浓度,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药液量,马铃薯植株不断生长,叶片越来越多,加大药液量才能保证所有的叶片和茎能被喷上药,才能获得全面保护。

③保证良好的喷雾质量,选择喷雾压力大的打药机,保证药液可以穿透上部叶片而喷到中下部叶片,马铃薯封垄后中下部叶片晚疫病的流行比上部叶片要大得多。如果只把药喷到了上部叶片,是远远不够的,很难控制晚疫病的流行。

④保证全面的田块覆盖,在喷药时一定要注意覆盖整个田块,不要留空白和死角,只有全面覆盖才能保证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山里姑娘阿妹


马铃薯出现“块茎开花”实际上是得了癌肿病。从马铃薯癌肿病的名字就能知道这种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不会为害其他作物,更不可能危害人的健康。所谓癌肿,是由于病菌所到之处不断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形成大大小小的瘤子,较大的甚至包围地下茎基部。块茎受害形成癌肿,多发生于芽眼处。瘤子的表皮又常龟裂、疏松,类似菜花状。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花、茎、叶均可产生畸形病变。

马铃薯癌肿病1895年首次发现于匈牙利,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马铃薯生产上的危险性病害,在我国确定为一类检疫性真菌病害。这种病害在常发区一般减产50%,并且降低薯块品质,重者绝收或虽有产量但病薯煮不烂,不堪食用。引起马铃薯癌肿病的病菌是一种低等真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强,甚至可在土中存活二三十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从寄主表皮细胞和芽眼处侵入。在生长季节病菌依靠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不断传播侵染。低温多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温度在12℃~24℃的条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所以目前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而且疫区一般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冷凉山区。此外,土壤酸性、有机质丰富有利发病。

由于病种薯是病害传播和延续的重要环节,当前,控制马铃薯癌肿病的首要措施是对种薯实行严格检疫,特别要检查芽眼周围有无肿瘤。划定疫区和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其次是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块应改种非茄科作物。一般发生区要在种植前严格剔除病薯,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生长季节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入窖前也要尽量剔除病薯。另外,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小孔在农村


马铃薯出现“块茎开花”实际上是得了癌肿病。从马铃薯癌肿病的名字就能知道这种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不会为害其他作物,更不可能危害人的健康。所谓癌肿,是由于病菌所到之处不断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形成大大小小的瘤子,较大的甚至包围地下茎基部。块茎受害形成癌肿,多发生于芽眼处。瘤子的表皮又常龟裂、疏松,类似菜花状。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花、茎、叶均可产生畸形病变。

由于病种薯是病害传播和延续的重要环节,当前,控制马铃薯癌肿病的首要措施是对种薯实行严格检疫,特别要检查芽眼周围有无肿瘤。划定疫区和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其次是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块应改种非茄科作物。一般发生区要在种植前严格剔除病薯,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生长季节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入窖前也要尽量剔除病薯。另外,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如何防治马铃薯“块茎开花”,希望能给予大家以帮助,很好的防治马铃薯“块茎开花”,以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演员周奥运


马铃薯出现“块茎开花”实际上是得了癌肿病,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1.控制马铃薯癌肿病的首要措施是对种薯实行严格检疫,特别要检查芽眼周围有无肿瘤。划定疫区和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

2.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

3.是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块应改种非茄科作物。一般发生区要在种植前严格剔除病薯,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生长季节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入窖前也要尽量剔除病薯。

另外,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靓仔肥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马铃薯切茎开花实际上是得了癌肿病。

一、控制马铃薯癌肿病的首要措施是对种薯实行严格检疫,特别要检查芽眼周围有无肿瘤。划定疫区和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

二、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

三、是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块应改种非茄科作物。一般发生区要在种植前严格剔除病薯,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生长季节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入窖前也要尽量剔除病薯。另外,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