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顶流之争神仙打架,19世纪的顶级流量可是板上钉钉非他莫属

现在的饭圈太疯狂?

这种的狂热粉丝现象是近几年才产生的吗?

大错特错!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

他不仅是这一现象的开创者

而且他创下的巅峰记录至今无人能超越!

他就是19世纪的顶级流量——钢琴之王Franz Liszt!

现在顶流之争神仙打架,19世纪的顶级流量可是板上钉钉非他莫属

大家都知道,李斯特九岁时师从车尔尼学习钢琴,在这之后,通过李斯特的刻苦练习和钻研,再加上自己的神童属性和名师加持,一年后的首演震惊了整个维也纳,随后在欧洲开启了他的成名之路。

李斯特当时有多火?

《牛津英语词典》名人一词——celebrity,首次以我们今天的方式使用就是在1830年李斯特成名之时。在八年的时间里,李斯特开办了1000场独奏音乐会,粉丝遍布整个欧洲,连政府官员都对他大献殷勤。

当时的流行媒体对李斯特的音乐会做了大量的报道,然后用更大的篇幅来报道其粉丝的狂热行为。有一个专有名词就是“李斯特狂热”,并被后世传媒类学者当做粉丝行为的典型。

“李斯特狂热”这一术语由19世纪的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首次提出,他和李斯特出生在同一时代。但这一行为——或者类似的行为——在21世纪的今天,并不是完全不合时宜。

现在顶流之争神仙打架,19世纪的顶级流量可是板上钉钉非他莫属

露丝·德拉(Ruth Deller)是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媒体与交流学院的一名主讲老师,也是研究粉丝行为的专家,她指出:“我们会发现,如今粉丝们的追星行为和当时李斯特的粉丝如出一辙。那时候关于粉丝情感和身体反应的报道——尖叫、欢呼、晕倒,还有粉丝们一直跟随着李斯特去不同地方演出的行为,如今看来都相当典型。” 德拉认为,“尖叫、晕倒的女粉丝”这一刻板印象可能就源自当时媒体对李斯特演出铺天盖地的报道。

李斯特为什么这么火?

1、他的颜值能打

现在顶流之争神仙打架,19世纪的顶级流量可是板上钉钉非他莫属

李斯特的颜值非常高,标志性的齐肩长发弹琴时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甩着齐肩长发,摇曳着身躯,再配合他极度夸张的手指技巧,让观众如痴如醉。

不少观众都在他的独奏会现场失去理智,一个目击者回忆说,再一次演出现场,一个女粉丝捡起来李斯特扔在地上的半根香烟,尽管不断干呕,她还是假装陶醉地吸着那半根香烟;男爵夫人和伯爵夫人们互相拉扯对方的头发,争相抢夺李斯特用过的水杯或手帕。

2、他的业务能力强

李斯特极具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的作品极其炫技。

相信大家都听过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的美名,学过钢琴的人都知道这十二首练习曲的统治力有多可怕。但其实当初李斯特创作的还不是现在的这个版本。

《高级音乐会》是超技练习曲的前身,当时因为难度实在太大而无人问津,最后李斯特把每首曲子都进行了修改,才有了现在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我们来感受一下改简单了之后的难度:


现在顶流之争神仙打架,19世纪的顶级流量可是板上钉钉非他莫属

现在顶流之争神仙打架,19世纪的顶级流量可是板上钉钉非他莫属

再次感谢不杀之恩。

3、提携后辈,有顶流风范

李斯特特别热衷于发现人才,他偶然结识了从波兰逃到巴黎默默无闻的肖邦,对肖邦的才华大为赞赏,他觉得肖邦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于是想帮他赢得观众。

现在顶流之争神仙打架,19世纪的顶级流量可是板上钉钉非他莫属

一天,巴黎街头的广告登出了钢琴大师李斯特举行个人演奏会的消息,剧场门口人头攒动,门票一售而空,紫红色的帷幕徐徐拉开,灯光下,风度潇洒的李斯特身着燕尾服朝观众致意,台下掌声雷动。李斯特朝观众行礼后,便转身坐在钢琴前,摆好演奏姿势。灯熄了,剧场内一片寂静,人们屏息静气地闭上眼睛,准备享受美好的音乐声。

琴声响起,咚咚的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夜莺啼鸣,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如歌如舞。琴声激昂时,剧场内便响起掌声;琴声悲切时,剧场内又响起抽泣声,观众完全被那美妙的音乐征服了,演奏结束,人们跳起来,兴奋地高喊:李斯特!李斯特!

可灯一亮,大家傻了,观众看到坐在舞台上的根本不是李斯特,而是一位眼中闪着泪花的陌生年轻人,他就是肖邦,人们大为惊愕。

当观众明白刚才的演奏竟然出自眼前这位年轻人之手后,剧场内掌声四起,鲜花一束束地朝台上飞去。

于是,一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横空出世。

现在顶流之争神仙打架,19世纪的顶级流量可是板上钉钉非他莫属

很多人谈到李斯特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炫技,李斯特的悲剧在于他的创作未能在观众和报纸上引起应有的反响,反而是他的炫技型作品和改编曲更为出名。李斯特也曾沉浸在观众的赞赏和掌声中,所以像类似《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这类曲子不乏有一些讨好观众的片段。

但真正被历史铭记的,还是他对钢琴演奏的创新、交响诗的创新、和晚期在创作技法上的创新。正是有了这些创新,在无形中对印象主义和序列主义的音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在晚年,李斯特的创作慢慢不被人们所欣赏,他开始要求减少对他作品的演出,却从不放弃音乐创作,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民族艺术和钢琴教育上。

其实李斯特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明星,在没有大众传播媒体的时代,作为一名古典艺术家留住观众的芳心,从早期的家喻户晓到中期发掘了很多青年才俊,再到晚期退居二线建立李斯特音乐学院培养后生,李斯特对于古典音乐界的贡献无法估量。

最后感谢李斯特为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