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集合信託周評】成立市場小幅下行 產品收益顯著下滑

一週綜述:

1、本週集合信託成立市場繼續下行,募集規模回落至百億元以下。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本週共有152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減少6.75%;募集資金95.59億元,環比減少21.20%。

2、本週集合信託發行市場行情平淡,發行規模維持在300億元線以上。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本週共45家信託公司發行集合信託產品254款,環比增加0.79%;發行規模333.54億元,環比增加3.78%。

3、本週集合信託產品中,房地產類產品募集規模大幅上升。據統計,本週金融類集合信託募集資金40.15億元,環比減少26.14%;房地產類信託的募集規模33.93億元,環比增加43.92%;基礎產業類信託募集資金9.71億元,環比減少53.28%;工商企業類集合信託募集資金11.80億元,環比減少27.93%。

一、集合信託市場一週回顧


【用益-集合信託周評】成立市場小幅下行 產品收益顯著下滑


本週集合信託成立市場繼續下行,募集規模回落至百億元以下。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本週共有152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減少6.75%;募集資金95.59億元,環比減少21.20%。從近幾周的募集情況來看,集合信託產品的資金募集再次處於一個下行的通道中。目前國內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對資金端的影響已逐漸減弱。集合信託募集下行的因素可能有:一是優質的基礎資產的稀缺,且違約風險上行情形下信託公司展業和投資者的選擇更加謹慎;二是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的下行導致產品吸引力有所下滑。


【用益-集合信託周評】成立市場小幅下行 產品收益顯著下滑


本週披露成立規模的25家信託公司中,成立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信託公司1家,5-10億元之間的2家,1-5億元的信託公司9家,1億元以下的信託公司13家。成立規模前三的信託公司分別是:光大信託(48.63億元)、外貿信託(9.45億元)和山東信託(8.8億元);產品成立數量前三的信託公司分別是:光大信託(19款)、民生信託(19款)、外貿信託(17款)。


【用益-集合信託周評】成立市場小幅下行 產品收益顯著下滑


本週集合信託發行市場行情平淡,發行規模維持在300億元線以上。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本週共45家信託公司發行集合信託產品254款,環比增加0.79%;發行規模333.54億元,環比增加3.78%。本週集合信託市場行情較為平淡,產品發行的情況波動不大。本週發行的集合信託產品中,房地產類產品發行規模依舊保持首位,發行規模104.97億元;基礎產業類產品次之,發行規模86.84億元。


【用益-集合信託周評】成立市場小幅下行 產品收益顯著下滑


本週披露發行規模的39家信託公司中,發行規模在20億元以上的信託公司4家,10-20億元之間的4家,規模5-10億元的14家,規模5億元以下的17家。發行規模前三的信託公司分別是:光大信託(51.76億元)、長安信託(36.84億元)和外貿信託(30.20億元);發行數量前三的信託公司分別是光大信託(27款)、長安信託(25款)、四川信託(21款)。


【用益-集合信託周評】成立市場小幅下行 產品收益顯著下滑


本週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50%,環比減少0.46個百分點;集合產品周平均期限為1.87年,較上週減少0.14年。本週集合信託產品的周平均預期收益率下行。除了國內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外,本週集合信託產品中兩大主力的高收益非標類產品(基礎產業類和房地產類)的收益出現下行,帶動集合信託產品的整體收益下行。


【用益-集合信託周評】成立市場小幅下行 產品收益顯著下滑


本週集合信託產品中,房地產類產品募集規模大幅上升。據統計,本週金融類集合信託募集資金40.15億元,環比減少26.14%;房地產類信託的募集規模33.93億元,環比增加43.92%;基礎產業類信託募集資金9.71億元,環比減少53.28%;工商企業類集合信託募集資金11.80億元,環比減少27.93%。

本週房地產類產品募集大幅增加,但產品收益下行情況明顯,基礎產業類信託的收益同樣出現下滑的情形。該兩類集合產品是目前信託行業中非標產品的主力軍,同時出現收益下滑的情形,一方面是經濟下行時期的貨幣寬鬆導致產品收益下行;二是資金投向出現兩極分化的狀況所致。在資金端上,投資人偏好實力強資質好的大型信託公司;在資產端上,資金向實力強勁的融資人和經濟發達的融資區域集中。整體來說,經濟下行疊加市場違約風險上升,投資者自身的避險選擇反向影響了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

二、信託市場新聞一週回顧

融資類信託遭嚴控 監管計劃2020年壓降1萬億規模

在“去通道控地產”以外,監管部門為信託業圈定“逐步壓降融資類信託”的新目標。業內多家信託公司近日收到監管要求——壓縮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並制定融資類信託壓縮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有數位消息人士透露,監管部門已對2020年的壓降規模有初步計劃:2020年全行業壓降1萬億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信託業務。據記者瞭解,業內已有信託公司制定了年內壓降三成融資類信託的計劃。

借道上市又添一例 信託公司再掀曲線上市潮

近日,“英大系”金融資產重組調整方案獲國資委批覆,包括英大信託在內的“英大系”金融資產通過置信電氣平臺實現曲線上市塵埃落定。這意味著英大信託也將借道控股股東實現“借道”上市。2016年以來,信託公司掀起了曲線上市潮,加上此次的英大信託,已經有11家信託公司實現了曲線上市。

首份上市信託年報出爐:山東國信淨利6.6億

山東國信公佈2019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87億元,同比增長11.34%;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收入10.38億元,同比增長16.43%;歸屬母公司淨利潤6.64億元,同比下降23.9%。山東國信信託資產管理規模從2018年末的2319億元提升至2576.6億元,其中主動管理信託規模1097億元,佔全部信託資產規模42.6%,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

鹽城要求清退成本8%以上融資!具體方案尚未確定

日前江蘇鹽城市一份《關於報送成本8%以上債務融資清退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市場流傳。文件稱,根據市政府主要領導3月20日在市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指揮部全體(擴大)會議上講話要求,請各市屬企業迅速開展融資情況自查自糾工作,並制定成本8%以上融資清退工作方案,清退工作原則上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信託行業風險資產一年增長160%的背後

截至2019年4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5770.47億元,同比上升159.71%;信託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547個,較3季度增加242個,較2018年末增加675個。風險資產率方面,2017年之前,這一數據多數時候維持在0.8%以下,2018年小幅上升至0.98%,2019年末則大幅上升至2.67%。

上實集團PK忠旺集團,國資攬入天津信託51.58%股權

天津信託51.58%股權網絡競價宣告結束,上海國資上海實業集團最終以74.18億元的報價攬入天津信託51.58%股權。經此一役,上實集團對天津信託的持股比例升至77.58%。業界觀察人士指出,上述股權轉讓是3月1日《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以來首例,實力強勁的上實集團應可順利獲得監管批覆。

2020年以來險資認購信託計劃加速,疫情下信託產品募資分化

2019年以來,險資匹配信託計劃現加快趨勢,並且信託機構正在發力強化主動管理,希望發揮獨特的功能作用,並在合作過程中進行創新。疫情的負面影響難免,但整體可控,未來,信託機構、保險機構的項目選擇的偏好方面會有一定的調整,優質頭部企業、穩健行業、應變能力較強的項目將成為青睞對象。

三、信託公司創新業務新聞

探路消費金融,信託公司“轉舵”擴張“前路漫漫”

參與消費金融業務,既存在機遇,也將面臨不小挑戰,為了建立覆蓋消費金融行業的數據庫,提升相應的反欺詐能力,目前外貿信託、中航信託、渤海信託和雲南信託四家信託公司已接入了央行個人徵信接口,一方面滿足了信託公司業務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在貸後管理方面,也能夠更好的培育用戶對信用的理解、認識和自我約束,為自身發展和自主風控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京東數科與西藏信託合作 輸出消費金融風險開放平臺

近日,京東數字科技集團與西藏信託有限公司達成合作,京東數科通過其資管科技平臺—JT²智管有方向西藏信託輸出 “消費金融風險開放平臺”,精準把控消費金融資產風險。這意味著,JT²首創的從大企業端到消金端的一體化風險評估、風險預警和風險處置方案再落地。

消金四大信託之一的雲南信託推出自營現金貸

近日,雲南信託推出了自營現金貸產品——小水牛,根據介紹,產品由雲南信託開發設計及運營,額度最高5萬元。該產品借款入口為雲南信託運營的微信公眾號雲信小水牛,也有借款人在招聯好借錢、平安口袋銀行的平安智貸裡匹配到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