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大學在校園裡挖了個墓地讓學生躺進去,為了什麼呢?

全文約 2760字, 閱讀時間約 7分鐘

荷蘭大學在校園裡挖了個墓地讓學生躺進去,為了什麼呢?


透過一個小物件

透過一些平凡的人

見微知著

感悟教育和愛


01

美國:

自閉症兒童用藍色向你表達對世界的熱愛

荷蘭大學在校園裡挖了個墓地讓學生躺進去,為了什麼呢?


“如果你看到一個精心打扮,拿著藍色萬聖節南瓜桶的大人,那他是我的兒子,他有自閉症。他雖然有21歲的體型,但他愛萬聖節”。2018年,一名家長為自閉症孩子想出藍色南瓜桶的辦法,2019年,另一位家長再次在網絡發出藍色南瓜桶照片,希望人們看到提藍色南瓜桶的自閉症孩子後多一點耐心和體諒,幫他們在這一天同樂。幾天時間便獲得了十多萬次分享、近四萬人支持。

全美自閉症協會主席福尼耶對這樣的趨勢感到開心:“用藍色南瓜桶巧妙而有尊嚴的告知人們,這個孩子或是年輕人,可能無法與人眼神接觸、不喜歡戴面具、或是無法說出謝謝你,但他們同樣有資格享受萬聖節的樂趣,並且不用擔心異樣的眼光。”

02

英國:

一群花臂壯漢卻成為孩子們的守護神

荷蘭大學在校園裡挖了個墓地讓學生躺進去,為了什麼呢?


英國7歲男孩達倫和8歲康納被街口不良少年欺凌數月之久,直到一天遍體鱗傷地回家,父母遍尋幫助無果,康納的叔叔找到“反欺凌機車幫”。接到求助後,“反欺凌機車幫”英國分部召集四十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趕來,給兩個小男孩加油打氣,遭受霸凌的陰鬱,被機車的轟鳴聲一掃而光,他們露出幾個月來最開心的笑容。

“反欺凌機車幫”全是花臂熊腰皮衣加身的機車大漢,氣場凌厲。但他們不是聚眾鬧事的黑幫,反而致力於保護遭受欺凌和虐待的兒童,他們不以暴制暴,而是不遺餘力地提供聲援,用陪伴和鼓勵成為站在孩子們身後最堅定的力量。“我們只關心孩子,而不關心罪犯”組織的一切服務核心是受害孩子。

03

印度:

農民美食博主,吃播是為了孤兒院的孩子們

荷蘭大學在校園裡挖了個墓地讓學生躺進去,為了什麼呢?


72歲的農民爺爺NarayanaReddy在YouTube上分享自己製作美食並享用美食的過程,製作都在田野裡完成,一個石塊堆砌的土灶,簡單的柴火和一口特大號的鍋,每次的菜量都是巨大的,但這不是為了博人眼球,而是為了孤兒院裡飢一頓飽一頓的孩子們。

每週NarayanaReddy都會做兩次“大餐”包裝好送到孤兒院,起初只是做一些印度特色菜,後來他了解到孩子們對於披薩、漢堡這些“洋玩意”的渴望,NarayanaReddy想:他們嚐到外面世界美妙的食物,一定會很開心吧。他的美食菜單開始更加“國際化”。到如今,NarayanaReddy已經堅持了一年。NarayanaReddy很喜歡看孩子們捧著沒見過的好吃的,開心得就像去爺爺家做客的小孫子,他說:我想做大家的爺爺,做飯就是為了愛、關懷和分享。

04

荷蘭:

躺在墳墓中思考人生

荷蘭大學在校園裡挖了個墓地讓學生躺進去,為了什麼呢?


近日,荷蘭拉德堡德大學開設了一項特殊體驗項目——躺在墓地思考人生,幫助學生體驗死亡。

墓地體驗場地十分簡單,在學校教堂後側的花園挖了一個一米寬兩米長的淺坑,將墊子和枕頭放入其中,場地旁邊樹立一個項目介紹牌,上面寫著一句話“記住你會死”。該項目禁止學生帶書籍和手機入內,體驗者可以全身心躺在裡面冥想。頭頂是天空,身下是土地,創始人希望幫助大學生欣賞生命之美,懂得生命的短暫易逝。

一位學生說道“:當你思考死亡,你自然會思考生命,因為當你意識到生命不是永恆的,我們都會在某一刻死去,你就會思考這一生自己究竟想做什麼。”

發出你的聲音

不管是對

還是錯

《聲音》欄目

★不曾犯過錯的人,說明他從未嘗試過新的事物。

——愛因斯坦曾如此說道。要允許孩子犯錯,只要不犯第二次錯誤。也不要因為孩子某件事做得不好而罵他。

★教育即將迎來的不是變革,而是進化。海水湧來,誰的前肢還沒有變化成鰭,誰就將淹死在海里。

——知名教育人錢志龍博士在今年珠海舉行的國際教育創新峰會上重點解讀了全球教育創新潮流與趨勢,認為整個教育系統迭代的時刻已經到來。

★家長失去理智的情況,每天都在發生。

——一個教育媒體人見過太多家長掉入不高明的套路,而這些家長不乏精英們。原因都是因為家長陷入了他人制造的有關教育的“恐懼感”之中。

★“人”是世上最重要的工作。

——馬雲在投身教育之後的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他認為給自己重新找的這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人發生變化,社會才可能進步,而教育不進步,人不可能進步。

★“什麼是好的親子關係?”

“我想把他視為我的合夥人。”

——很多家長抱怨“為什麼孩子不聽我的”,從未思考“他憑什麼要聽你的呢?你有哪一點讓孩子 信服?”所以家長應當明白親子間的關係也需要建立,首先需要獲得孩子的崇拜、喜歡和信任。

★現在不太敢淘汰學生,一淘汰學生就覺得這個學校存在很大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時,每年有5%至6%的學生畢不了業或留級,網上就攻擊學校耽誤孩子。但丁仲禮認為教育有一個規律,不管多好的學生放到一起也會分化,如果沒有淘汰制度,很難把人才的潛力發揮出來。

★在哪裡跌倒,換個地方爬起來。

——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洪蘭提出不一樣的觀點。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都好,所以不必苛求孩子戰勝每一個失敗,換個戰場也許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笨蛋。

★我的耐克鞋,價值98元。

——中學時就知道自己穿的是假鞋的女孩,直到研究生時某天沒拉住走進耐克專賣店的爸爸,才讓爸爸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給女兒買的都是假鞋,但女兒一直隱瞞真相,以此回饋爸爸的付出和辛苦。

★快樂學習在大學學習階段是一個偽概念。在大學裡,“寓教於樂”並非一般性教學規律,它只適合於平庸之才。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李芒認為在大學階段還過度追求快樂學習,勢必會重創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嚴重影響智能開發。他贊同斯坦福大學的教師刻意採用抽象與枯燥的元素來培養學生,幫助學生面對枯燥而發展學術審美。

★發言的時候,沒有人指望你說出一個盡善盡美、毫無瑕疵的觀點和看法,何必擔心呢?

——亞利桑那大學的Levin教授總是想盡辦法鼓勵中國學生上課說話,在他的課上最安靜的一群人肯定是中國學生。中國學生普遍害怕犯錯和被嘲笑,而缺乏表現自己的勇氣。

★咱們母子一場,彼此不要嫌棄,你不嫌我,我不嫌你。

——上海市心理協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默經常跟孩子說這句話,孩子沒有這種重擔,他才能輕裝往前行,他才不會一有考試就焦慮。

★用累積知識來獲得優越感的方式並不可取,因為這種方式跟一些孩子蒐集玩具、物品的傾向以及譁眾取巧的習慣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向家長給出這樣的提醒,有的父母正在強化孩子在這方面的優越感,甚至讓他覺得多讀幾本書可以讓他去瞧不起其他人的行為。

(文章轉自《看天下》欄目)


荷蘭大學在校園裡挖了個墓地讓學生躺進去,為了什麼呢?


全新智慧分享平臺大學長上線了,點擊下方鏈接“瞭解更多”加入我們!
留學資訊、語培技巧、院校信息、移民知識,海量新鮮有價值信息每天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