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玩,见到路边商店超市的东西,拿着不松手,不买就闹,你是怎么做的?

盛世寻梦


孩子3岁,每次带她去超市或者玩具城都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每次她都会要求买一些家长认为不需要的东西,和父母发生冲突,甚至大哭大闹,在地上满地打滚。这该怎么办呢?

大人之所以能够忍痛拒之,是因为咱们有成熟的自控能力,孩子他没有。孩子到超市,看到什么好玩的就要什么,不给买就大哭大闹,这种场景通常让很多家长避之犹恐不及。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现象呢?

1. 出发之前列好购买清单

带孩子去超市之前,先拿出纸笔,让孩子列出一个购物清单,前提是,只写上必需品。例如学习用品、或者是之前答应要给他买的东西。

到超市之后,让孩子对照着清单选购东西,超过的一律不买。不要因为孩子闹腾就心软,你首先要做好一个付账有原则的家长,他才能做好一个购物有原则的孩子。

2. 给孩子做好购物预算

这一条是教会孩子“你有多少钱”和“你能花多少钱”。比如,你给孩子10块钱,让他自己去挑选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后还可以让他自己去付账,这样孩子最后花的钱控制在这10元之内,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让孩子有“范围”地购物,有利于控制孩子膨胀的购物欲。

3. 只能选一样最喜欢的

去超市逛一圈,啥都不给孩子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当孩子挑选了一大堆玩具和零食的时候,家长不妨跟他说:“只能买一个。”让他挑选出最喜欢的那个,无论他如何哀求,都只买那一个。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如何分辨出最需要的,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对以后的成长也有好处。

4. 转移注意力,“冷处理”或者带离现场

在现场,一旦孩子出现控制不住购物欲望的情况,家长可以选择几个方案:

如果是低幼儿童,可以用别的物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大些,依旧大哭大闹,不妨实行“冷处理”,不睬他的要求,让孩子因自讨没趣而收场。

如果孩子依旧哭闹不止,那就先安抚好他,把他带离现场,以免引起别人的注意,那样孩子更会变本加厉,家长此时会更生气。

带孩子逛超市应注意什么

家长带孩子去超市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要买菜和生活所需的日常品。大家要带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自己乱跑,这样以防孩子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拿一些物品而你保护知道。

如果孩子执意买许多吃的,而你又不能制止的话,你可以鼓励孩子少拿一些,告诉孩子,过几天还会带他来逛的,可以吃完了再买,要不就把食物放的过期了。

你在挑选物品的时候,不要自己一个人挑选,可以让孩子也参与进来,问问他想吃什么菜,想吃什么主食,想让妈妈给你做什么好吃的,这样转椅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在逛超市前先和孩子商量好,要买的东西有什么,去了就只能买自己要求买的那几种,这样让孩子有规则后,孩子以后逛超市也会遵守这样的规则,不会见到什么都往车筐里放。

去到超市以后可以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参与进来,比如说他的任务是推车,比如他的任务是你要买什么的时候让他帮你去取,这样你俩可以搭配起来,他不会感觉闷。

如果孩子执意要买一些糖果,可以和孩子商量好,一个月可以买一次,一个月或者买两次,而且买的糖果由他亲自挑选,长时间坚持,养成这样的规则,孩子便很听话了。

如果孩子非要卖什么的话,不能强硬的驳回,这样孩子会在大厅场合和你闹,孩子一般都喜欢小零食和超市的玩具,大人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妥协。

闲暇时间可以利用手机教宝宝学汉字哦!推荐一款幼儿识字软件【猫小帅识字】,课程以冒险故事为主,宝宝使用时有一种听人讲故事的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各种小游戏作为复习环节,可重复学习,加深宝宝的记忆,让孩子开心地学习汉字。担心宝宝眼睛的家长也可在设置中设置学习休息时间。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嘿呦喂哦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带孩子出去玩,走到路边商店超市,看到东西想买,让父母买,不满足就哭闹,这是孩子的本能,小时候摔倒了不去抱她,就躺地上哭等着大人来,不来一直哭,当你去了抱她起来,这就意味着每次都要抱他起来。

我两个孩子,闺女喜欢芭比娃娃花之类的,儿子喜欢变形金刚玩具之类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公带着俩孩去逛街,去我们这里的人民商城,一楼卖玩具的,卖鞋子的,各种包包还有文具之类的,二楼全是买衣服的,我们进去先上二楼去转,准备给他爸买衣服,转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一条裤子,给孩子一人一瓶冰糖雪梨喝。

我们做电梯准备去一楼卖鞋子哪里买一双鞋去,卖鞋子旁边就是卖玩具的,各种各样的玩具都有。

下了电梯我儿子第一个冲出去告诉我,妈妈你们几个去买吧!我到玩具地方看看,闺女也说去看玩具,我和我老公去买鞋了,经常去哪一家买,半个小时买鞋搞定了。

我俩走到卖玩具的地方,我那俩孩子还站那里看玩具,我闺女看我来了,告诉我妈妈我想要布娃娃,就是叶罗丽那种有60里米长,我想家里几个了不买了,她就一直囔囔我,不停的看着我说,这时叫我儿子走他还不走,被闺女缠的没办法。

我开口问老板娘叶罗丽多少钱一个?本以为几十块就给她买一个,结果报价280块,我觉得太贵了要了没啥用,给我闺女说不买了。

毕竟她站那里看好久了,听见我说不买了,就揉眼哭不走,我开始安慰她,各种劝她说,咱在网上买个便宜的,这个不好看。

劝说没用,我走了,她也跟着走了,就是哭,一直哭我冷处理就是不买。

她哭的过马路都不看,气的不得了,坐车上哭了有俩小时,我们谁也不理她,哈哈最后自己不哭了。

后来我们吃牛肉面,她气的不下车,直到我们吃完上车回家,她又想通了,告诉我叶罗丽她不要了,后来我给她在网上买个小的。

现在俩孩子大了,我很少给他们买玩具了。





农村彩虹在西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小孩看到喜欢的东西要买,不买就闹,这个问题估计大部分家长都会遇到,面对这个问题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做法。有些家长直接买给小孩,长期这样做也不是办法,总有买不完的东西,也会给孩子养成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还有些家长不管孩子哭闹直接抱走,长期这样做,孩子情绪失控,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给孩子养成暴躁,易怒的性格。



我家大宝两岁左右的时候,带他去逛商场,看到玩具就走不动了,要买。怎么哄,怎么骗都不行,直接抱走就哇哇大哭,撕心裂肺的哭,我抱着他走,他还一直打我,脾气火爆,商场的人还以为我虐待小孩。后来我是这样做的

1.用转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适合1-3岁的小孩)

当他看到一个挖掘机不肯放手要买的时候,我是这样跟他说的:“我们看看这个挖掘机好像有点小哦,都没你家里面那个大,这个不好玩,我们去前面看看有没有更大,更好玩的挖掘机,前面那里还有你更喜欢的机器人呢,走吧,妈妈带你去找找看”。这时候他一般会乖乖的跟我走,小孩子都是喜欢新鲜事物,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边走边看,给他介绍玩具以外的东西。比如可以问他“这个是什么水果,什么颜色的,怎么变出来的”。让他对另外一个事物产生思考,注意力转移到这个事物上,很快他就忘记要买玩具的事了。




2.给他分析、讲道理(适合3岁以上的小孩)

3岁以上的小孩基本上可以和大人正常对话,沟通了,这时候就可以跟他讲道理了。

比如他看到一个玩具车要买,不肯放手的时候可以这样跟他说:“你先看看这个玩具车跟家里面的玩具车有什么区别之处,有没有更好玩,更特别的地方,你是不是真的喜欢,在决定要不要买。如果跟家里面的车是一样的功能,那买了不是浪费,我们要买,你家里面没有的玩具,这样你买了你才会玩,才会喜欢这个玩具,才不会浪费爸爸妈妈的钱,爸爸妈妈好难赚钱的。”



我家大宝3岁左右,跟我们去逛商场看到玩具要买的时候,我是这样跟他说的,“你想买这个玩具,你有钱吗?没钱的话买不了哦,”他会说:“没钱,妈妈有钱”。我在跟他说:”妈妈今天没有带够钱,也买不了,妈妈的钱只够买菜,我们只能看看这个玩具,不能拿走,知道吗。”等他看久一点,看腻了就叫他走,跟他说:“好啦,看完了,我们走吧,等你有钱了,等妈妈下次带够钱了,在来买好不好。”我家大宝一般都会跟我们走,不会哭着要买。

如果这两种说法都不能说服孩子,还是坚持哭闹,一定要买的话。很多时候就是家长态度不坚决,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导致的。家长还可以可以这样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开下孩一段距离,让宝宝能够独自冷静下来,孩子看不到家长一段时间就会找家长,慢慢的就不哭闹了,这时候家长就可以抱着孩子解释不给他买玩具的原因,让他意识到家里已经有足够多的玩具,不能浪费。


小B育儿学堂


  • 让孩子学会接受被拒绝

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的丰富,让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吃的、穿的、玩的、学习的应有尽有,说一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出来的。”一点儿也不为过。

我们仿佛不怕自已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就怕让我们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哪怕是面对孩子过分的无理要求,我们都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我们有条件了。

当我们满足了孩子的太多过分的或者是不合理的要求时,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我想要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只要我要求,爸爸妈妈都会给我。

当孩子长到3岁左右时,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不仅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利工具,并且还很会运用它。例如:孩子会向我们表达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很爱问“为什么”;还很爱说“不!”,并且说得理直气壮。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我们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说“不”有三层含义:

  • 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幼小自尊开始形成。
  • 孩子在尝试着“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
  • 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千万不要怀疑孩子智商,孩子的“聪明才智”超乎我们的想象。

当孩子会说“不”的时候,就是让孩子学会接受“拒绝”和“被拒绝”的最佳时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拟定规则,规则一旦立好,我们一起遵守。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一方提出了另一方觉得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都可以拒绝。例如:在带孩子出去玩之前,先征询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没想法,就让孩子做二选一,并且给出具体目标和要求。比如,如果是去书城看书,就让孩子选自已喜欢的书看。如果要买书,每次只能买两本,看完后再买新书。如果是去公园玩,玩什么,怎么玩,让孩子自已安排。让孩子自已准备他们自己想吃的或喝的物品,如果要消费,金额在多少范围内我们允许,超出范围的我们会拒绝他们的要求,并且哭闹也没有用。几次下来,孩子自然会遵守这样的规则。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规则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定的,在我们要求孩子遵守的同时,自已也必须遵守。如果家长认为是跟孩子闹着玩的,只有孩子听我们的,我们可以无视规则的话,那么,就不要怪孩子“不听话”了。

孩子是有内在秩序感的,当孩子认为我们答应他们的事情没做到时,他们会很焦虑和烦燥,但又知道如何表达,所以会选择最直接简单的方式––哭闹。

当孩子哭闹时,我们先要想一想,我们是否曾经给过孩子们预先的承诺。例如:你好好把这碗饭吃完,妈妈就给你买奥特曼;你今天在外婆家好好表现,不哭不闹,我就带你去吃肯德基等等。当孩子做到了,他就在期待着我们去兑现承诺。


更换不了


带孩子出去玩之前首先跟孩子约定规则,在孩子黄金培育有效期中3~6岁是立规矩,当孩子对规矩已经形成了一个约束,清楚明白哭闹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就不会用这一招了!

习惯用哭闹来解决问题,是因为之前已经尝到了这个甜头,一哭闹父母就满足他的要求,哎呀,只要他想达到目的,他就会哭闹来解决。

记得我的女儿小时候我带出去玩的时候,会跟我说一句话,妈妈我就看看不买哦😃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事先已经给孩子立好了规矩哦[害羞]


向阳花悟道


怎么说呢!孩子这个毛病不是他自己有的,多数是惯出来的,因为他知道这样,家长会给他买。

还有好多孩子想要什么东西不给他买,他就哭,一哭家长就给买了,这就是他自己的方式,他知道这样管用!

小孩这样是一个过程吧!我家孩子也有过,就玩具车家里大大小小有百十来个,出门看到

就要买,不买也是哭,站那不走。

我会直接跟他说哭没用,哭解决不了问题,他不听,也不哄他,就等他不哭了再给他讲。两次之后就好。

有人看到了会说我,说别让孩子哭了,哄哄,孩子哭多了上火,可这不是哄一次的问题,这是给他中错觉,哭闹就可以解决问题。再达不到他想要的目的,他就会哭闹。

也有人说我心狠的,他还是个孩子,大了就不这样了,买个玩具又没多少钱,其实这真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我一直不认同,“他还是个孩子,大了就好了”这句话,现在的小孩,真是知道的很多,他错了就是错了,要讲给他,一遍不行讲两遍!一直到他听为止。

晚上听听故事挺好的,强烈推荐,最近我家孩子挺故事很听话,故事讲要早晚刷牙,他会主动去刷,不用你催着他去。





ai闪闪


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父母!我们可以试着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孩子,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不能以暴力或愤怒的态度去对待他,不然会适得其反的!我们可以一直保持一个下蹲的姿势静静的等他平静下来,平静下来可以递张纸巾给孩子擦拭下,并告知我们的感受和对别人影响的坏处!等他明白了再让他做决定,慢慢就会好了,一次不行,次次教就会好的


好运小谢


孩子拿着不松手也很正常,是我的话这次一定给买,但是买完后,出了商店的门后,得给孩子讲讲为什么不能随便买,这次就算了,希望你以后懂事,这次就算妈妈或爸爸奖励你的,这样既给孩子留了面子,又起到教育的作用。你想想,这次你不买给他,你回家教育他也不听你的,他也听不进去,因为你没有给他买!


努力奋斗的年纪


我觉得应该把买玩具的权利交到孩子自己手上,我们家条件虽然一般,但孩子零花钱还是能给得起的,我每次带着孩子去商场都会给他5到10块钱,具体给多少要看孩子平时的表现,如果孩子有想要买的东西,就可以用这些钱去买,钱不够就慢慢攒着,这样即可以让孩子体会到钱的来之不易,又能让孩子学会怎么用钱。


织里小吴


我家的孩子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先是劝说的,比如说今天没有购物的计划,表现好的话,择日在买类似的。如果听劝最好不过了,一段时间还是不依不挠的话,直接抱起来就走吧,找个角落教育一番,明确告诉,哭闹是没有用的。小孩子也是很聪明的,下次知道哭闹也没有用,自然而然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