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年的4月1日,在香港文華酒店樓下都會擺滿花束和張國榮的照片。

他離開我們已經十七年了。

有人說,張國榮拍電影的那些年是香港電影最後的黃金時代。

在那個時代,《古惑仔》等香港黑幫題材電影在大賣,王祖賢、鐘楚紅才二十出頭,周潤發、周星馳正在從跑龍套的小角色中跳脫出來。

在閃耀群星中,張國榮也是完全不可忽視的一抹光芒。

第一座金像獎獎盃

1990年,張國榮宣佈暫別樂壇後的第一年,《阿飛正傳》在香港上映了。

即便你不瞭解這部電影,你肯定也聽過一個關於無腳鳥的傳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飛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以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時候。

張國榮飾演的旭仔便是張揚、不羈、叛逆、疏離的“無腳鳥”。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被生母拋棄的旭仔浪漫而又放蕩,沒有他泡不到的女孩子。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但是旭仔對愛上他的女孩又都很淡漠,他從不肯給她們承諾。

女孩一次次問他什麼時候和自己結婚,他的回答永遠都是:"我不會和你結婚的。"

女孩問旭仔到底有沒有喜歡過自己,他的回答也很“渣”:"我這輩子還不知道會喜歡多少個女人,不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誰是我最喜歡的。"

不僅是對喜歡自己的女孩,旭仔對自己的養母也從沒有過好臉色。為了知道自己父母的下落,二十多年來他一直在和養母作對。

在一次爭吵中,忍無可忍的養母把有關他生母的資料都丟給了他,放他自由。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最後旭仔決定拋下一切去南洋尋找生母,而這一選擇讓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張國榮憑藉《阿飛正傳》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這是金像獎成立以來,第一次由一名歌手拿到影帝大獎,張國榮在電影事業上的成就也從此得到認可。

這是張國榮人生中唯一的影帝獎盃。

可惜的是,當時定居加拿大的他並未返港參加頒獎典禮。

人戲不分,雌雄同體

三年後,張國榮主演了他一生中最廣為人知的電影——《霸王別姬》

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是個戲子,他和師兄段小樓打小一起長大。

《霸王別姬》是他們唱得最好的一齣戲,程蝶衣是虞姬,但他的霸王卻要結婚了,娶的還是一個妓女。

程蝶衣不能接受,說好的“從一而終”,說好的“唱一輩子的戲”,段小樓怎能就這樣娶了他人?

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在滾滾的時代洪流中,沒人能永遠活在戲裡。

戲臺沒了,京劇變成廣播劇,段小樓開始揭發自家人,程蝶衣的戲服也燒了。

這場戲終究是完了。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陳凱歌定下張國榮來扮演程蝶衣的時候,不無擔憂,他對張國榮說:"對你能否演好,我心裡並沒有把握。"

張國榮說他能演好,因為他就是人戲不分,雌雄同在,他就是程蝶衣。

拿到角色後,張國榮在北京生活了六個月,專門拜師學藝。

在片場,他扭著旦角身段,細細柔柔地說話,舉手投足間就是一個訓練有素的舊戲子。

而且張國榮堅決不用替身,在酷暑中穿著全套戲裝,掛著大牌子,跪在火盆邊聲淚俱下地演了又演。

痴、傲、柔,張國榮演活了程蝶衣。

後來《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金棕櫚獎,而張國榮以一票之差與戛納影帝失之交臂。

劇組一行人在戛納留下的一組照片至今仍是經典。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那一年,張國榮37歲。

同性的愛情故事

1997年,41歲的張國榮在演唱會上唱著《月亮代表我的心》,當眾向自己的愛人唐鶴德先生表白。

也是在這一年,他主演了同性影片《春光乍洩》

影片講的是兩個香港男人在阿根廷的愛情故事。

剛到阿根廷時,何寶榮買了一臺好靚的檯燈,燈罩上印著一個瀑布,那是伊瓜蘇大瀑布,在南美洲的盡頭。

他和戀人黎耀輝決定開車去看眼瀑布,然後一起回香港。

可惜在路上並不順利,他們迷路了,車也拋錨了。

一路上都在後座矇頭大睡的何寶榮躺不住了,他說:"在一起的日子好悶,不如分開一下吧。"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再見面時,何寶榮頭破血流,他用自己慣常說的那句話來求和:"不如我們由頭來過。"

而黎耀輝每每聽到這句話,都會繳械投降。他再次為他收拾殘局、洗衣做飯、出門買菸。

曾經的約定仍舊在黎耀輝的心底發芽成長,他拼命賺錢,工作間隙就研究地圖。

但何寶榮生性愛玩,他很快就厭倦了一成不變的枯燥生活,又開始夜出鬼混。

在一次次爭吵後,他們倆越行越遠。

最後,瀑布下只有一人。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在阿根廷拍攝期間,張國榮曾感染了阿米巴細菌,每天都會腹瀉。王家衛為了防止演員偷跑回國,還將他們的護照全扣下了。

但張國榮敬業且放得開,對於尺度大的戲份他從不推辭,把衣服一脫就躺在了鏡頭前。他還經常和梁朝偉約飯,幫助他進入情緒。

《春光乍洩》讓王家衛獲得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讓梁朝偉捧回金像獎最佳男主的獎盃,而張國榮卻空手而歸。

宛如預言般的遺作

《異度空間》是張國榮生前最後一部電影。

這是張國榮第一次出演真正意義上的驚悚片,他在電影中飾演心理醫生阿佔。

女主角章昕是他的一個患者,她說她能看到鬼,而且聲稱自己沒病。

阿佔為她開了藥並附上小紙條:"你要吃藥,小心有副作用。"

但其實裡面裝的是不二家的奶糖。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這個內向得近乎陰鬱的問題少女逐漸對阿佔卸下心防。在阿佔的幫助下,章昕慢慢脫離了恐怖的臆想,二人也生出了感情。

但在一次聚餐中,一對中年夫婦衝進餐廳對阿佔大吼大叫:"你怎麼還沒死?你快點死吧!"

阿佔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他開始頻繁看到一個穿著白色校服的女孩:她面目猙獰,手腕在滴血。

在她不依不饒的糾纏下,這位溫文爾雅的精神科醫師逐漸成為一個精神病人。

他開始夢遊,眼裡經常佈滿紅絲,驚恐而無助的他甚至嘗試電擊自己。

最後阿佔接近崩潰,他走上了天台。

“你想我跳下去,你想我死。不過我想告訴你,一直以來我都沒有開心過……”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看到這裡,社長真的淚目了。

有人認為《異度空間》與張國榮去世大有聯繫,但也有人極力駁斥這種觀點。

孰是孰非,社長無法評判,只是如一位網友所言:"它多多少少會讓人難過地想到哥哥最後的精神狀態,我也不喜歡哥哥站在那麼高的樓上。"

“有些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怎麼都不能補救。我們大家怎麼都不會忘記,永遠都不會忘記……”

雖然最後阿佔沒有縱身一躍,但這段臺詞就像個詭異的預言。

從斬獲影帝到最後的遺作,張國榮的後半生都在這幾部電影裡了

社長常在想,在這麼多的角色裡,到底哪一個最接近真正的張國榮呢?

他是《東邪西毒》裡陰晴不定的歐陽鋒,是《胭脂扣》裡懦弱多情的十二少,是《家有喜事》裡毒舌風騷的常騷,是江洋大盜亞佔,是痴情書生寧採臣,是正直警察宋子傑……

每一個都是他,但似乎又沒一個是他。

張國榮曾說自己最喜歡的歌是《我》:“I am what I am.” 但在電影中,他又將自己讓渡給了一個個角色。

“我是個極度追求完美的人,別人說我灑脫,事實上我比以前更執著。我拍電影絕對是物超所值,因為我會對自己作出要求、作出承諾,無論面對任何片種,任何導演,任何對手,我都會傾盡全力。”

風繼續吹,斯人已逝,但你的作品仍在陪伴著我們。

謝謝你,

張國榮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