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戰鬥英雄的傳奇人生

疫情防控期間,

我們閉館不停展;

清明祭祖時節,

我們致敬英雄!

蘭州解放,隴原新生,仁人志士,莫不有功!今天,就讓我們帶大家穿過歷史的雲煙,回望他們的名字,他們的身影,他們的故事,滿懷一腔真誠向他們致敬。

今天的【致敬英雄】,吳丹為您講述蘭州戰役沈家嶺戰場上的立功戰將——

【致敬英雄】戰鬥英雄的傳奇人生

“1950年,我的爺爺作為戰鬥英雄,光榮的出席了全國英烈代表大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軍隊領導人的接見,當時,毛主席還贈了一把槍給他,後來我的爺爺在臨洮任職期間,身上總是配著兩把槍,一把是在職槍,另一把就是毛主席贈的槍,可以說是很氣派,對吧!”這是在丁娟口中講述的氣派爺爺,就是身經百戰,先後榮立2次特等功、7次大功、4次小功,榮獲“全國戰鬥英雄”稱號的“立功戰將”丁興發。

1944年,在范家塬戰鬥中,他用長矛一連刺死7個敵人,威震敵膽;1949年2月,在墓坳塬與馬匪作戰中,他帶領一個排迂迴到敵人側後方,給敵人以大量殺傷,戰後被師部樹為全師學習的榜樣;同年7月,在扶眉戰役中,他帶領四連打衝鋒,經過2個小時的殊死搏鬥將敵人擊潰,這些實戰經驗讓而立之年的丁興發練就了一身本領。

1949年8月25日拂曉,原本寂靜的蘭州戰役主戰場沈家嶺,頓時槍炮齊鳴,烽煙四起,十一師在炮兵的掩護下,向駐守沈家嶺的國民黨馬繼援精銳部隊一九Ο師發起猛攻,很快,敵我雙方展開了陣地爭奪拉鋸戰。主攻團三十一團在連續打垮敵人的二十次進攻後傷亡嚴重,四軍便命令三十團上前支援。當三十團衝上沈家嶺時,惱羞成怒的敵人在軍官督戰隊的威逼下,不顧一切的向我軍陣地衝來。作為四連副連長的丁興發冷靜的偵測了敵方局勢,決定利用地形,採取靈活戰術打擊敵人。他把突擊排分成手雷、刺刀、機槍三個組,對突擊排的戰士們說:“同志們,我們先放手雷,再趁煙霧衝鋒,我們既要勇敢還要機智。”戰士們一排手雷甩過去,“轟”的一聲成片的敵人倒了下去,趁此時機,他迅速帶領兩個排衝上前,這時七班副班長犧牲了,丁興發怒火中燒,怒視敵方高喊著:“同志們衝呀,我們要為七班副報仇!”,在他的帶領下,戰士們也高聲喊著“衝啊”,越發勇猛的衝上前去,搭著人梯越過了一丈多深的壕溝,堵住了敵人的退路。

這時,碉堡裡的敵人衝了出來,三個提著馬刀,迎面向丁興發砍去,丁興發掏出駁殼槍,不料手槍卡了殼。有著多年實戰經驗的他,眼疾手快的他順手抄起敵人丟下的刺刀,猛撲上去,一刀刺透了一個敵人的胸堂。由於用力過猛,刺刀拔不出來,眼看其中的一個敵人舉起馬刀向他砍來,情急之下的他撿起地上一條被炸斷的人腿,猛力轉身一掃,掃下去後面的兩個敵人。這時十幾個敵人把他團團圍住,一個敵人端著刺刀向他猛刺過來,丁興發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敏捷地閃身躲過,一刀砍斷了敵人的左臂,剩下的幾個敵人嚇得畏畏的不敢向前。他果敢的擊退了一個又一個敵人,牢牢的堅守在陣地上,最終將勝利的紅旗插上了沈家嶺。

如今每天上班的我,都會看到青山翠柏,莊稼茂密,紅牆碧瓦的沈家嶺,看到它,我無法想象那場戰鬥是多麼的艱難,殘酷,更無法想象在那場血戰中的倖存者是多麼幸運;可就在今天,立功戰將丁興發的故事給了我答案,那就是無論是犧牲還是活著的英雄,他們所做出的大無畏的犧牲與無私的奉獻都是為了人民的幸福,信仰的堅守。

講述人吳丹

【致敬英雄】戰鬥英雄的傳奇人生

在蘭州戰役紀念館這座信仰高地工作已經6年了,我是一個極限運動愛好者。滑雪、蹦極、潛水無所畏懼。同時我也深愛著我的工作—— 講解,我用一顆丹心固守在這座精神的殿堂,毫不吝嗇的把英雄的故事講給來到這裡的每一位參觀者,我們不能忘了,是那一個又一個破碎的身驅守護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英雄的精神必將鑄就一代又一代英雄的傳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