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3月26日會議明確指出“在武漢保留高水平重症救治力量,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截至3月30日,湖北省6萬餘例治癒出院,3萬餘名醫療隊人員完成救治任務陸續返回家鄉。但面對目前600餘例重症患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簡稱“北醫三院”)的137名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員,仍在繼續堅守戰鬥,再披戰袍,投入到了新一輪的救治任務中。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我們還有任務,要最後撤離”

為了儘可能將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到高水平定點醫院,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作為北京6家國家醫療隊的主戰場,毫無懸念留下來承擔著最後一階段的救治任務,這也是最艱難的任務,最難啃的硬骨頭。3月26日起,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以及其它醫院的危重症患者開始陸續轉至同濟醫院的中法新城院區,北醫三院在院患者從最少的6人再次增長為24人。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這些轉入的患者,有的住院時間較長,有的歷經多個住院地點,有的有著多項合併症亦或是基礎病,更有危重孕產婦等特殊情況。“所有隊員必須快速進入狀態,全力把最後這一階段的硬骨頭啃下來!”在每天晚上7點北醫三院醫療隊常規例會上,面對我們新收治的重症患者,喬傑院長以有力的聲音強調著。她帶頭進入病房瞭解患者基本情況,並以溫柔的話語安撫他們,給予他們力量。醫療隊例會討論著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定診療方案。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對於疑難危重的孕產婦患者,第一時間組織和北京本部北醫三院的婦產科、消化科、普外科等專家會診,同時在北京大學會診中心進行專家大會診,逐一分析在院患者病情,認真梳理制定個性化方案,全力爭取讓每一位患者早日出院。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硬核隊伍,確保質量

三院人在武漢一線,充分展現出了北大醫學的深厚底蘊與擔當,更展現出了國家醫療隊的救治水平。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各醫療隊較早的積極開展多項有難度救治手段,確保醫療質量。同時充分發揮多學科合作,醫療隊內部會診、與北京本部會診、三家附屬醫院醫療隊之間的會診協同大的聯合醫務處會診共同搭建起了一個四維多學科會診制度,全力提高救治水平。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與此同時,護理隊伍作為此次醫療隊的中堅力量,更是堅持把溫馨、專業、人文的護理帶進病房,在充分保證護理專業質量的基礎上,給每一位身處隔離病房的患者,帶去如家人般的溫暖和關愛。全體隊員感染控制嚴抓不懈,細微之處毫不放鬆,將把醫護人員零感染堅持到最後。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65天,不畏挑戰

自1月26日以來,北醫三院援鄂國家醫療隊共派出三批137人,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全力進行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截止3月30日,最長的有65天,最短的也有53天。是三院史上派出力量最多,作戰時間最長的一次,這對於隊員各方面都是一個考驗。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無特效藥傳染病考驗著醫護人員的基本功,此次肺炎疫情,傳染性極強,且至今還未研製出有效的特效藥,醫護人員僅能根據病情對症治療,這毫無疑問是對北醫人基本功的最大考驗。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結束隔離病房工作的林玉晶大夫(左)全身溼透

穿著厚實的防護服考驗著操作與耐力,從大雪紛飛奮鬥到春暖花開,特別是面對武漢多變的氣候環境。近日,武漢最高溫達到了27攝氏度,在高溫下,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那些平常看似簡單的操作對於在病房裡的醫護們是極大挑戰,需要一定的體力和強健的體質才能夠保持戰鬥力。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長期作戰考驗著隊伍的管理與韌性,也考驗著隊伍的戰鬥力。面對隊員身體突然不適的急症,醫療隊領導第一時間連線本部專家組織高級別會診,對症治療;對於慢性不適,更是密切跟蹤情況。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甦醒的城,將迎的勝

武漢這座城正在復甦,看到開通的公交車、地鐵,恢復使用的長江隧道,陸續開門的商場,路上的車水馬龍。回想起剛來到這裡城市空曠的街道,匆忙的救護車轉運車,病房裡風扇轟轟聲,曾經的孤寂、焦灼、悲涼,總讓人熱淚盈眶。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3月27日,眾醫療隊共同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希望林裡種下了紫薇樹,喬傑院長代表所有醫療隊進行發言,共同回首在中法新城院區的難忘點滴。我們經歷了最初的一起開闢新的病房,不斷地創造短時收治患者數的新紀錄,一次次會診、溝通會更讓我們親如一家人,看著一批批戰友凱旋歸家,今天一起種下的是友誼之樹、生命之樹、是希望之樹,相信大家將永遠銘記這一段並肩作戰的日子,這一段為了祖國的希望、為人民健康的難忘經歷,我們也終將戰鬥到最後一刻,迎來武漢最後的勝利!

留下來,“啃最硬的骨頭”!


文 | 北醫三院國家援鄂醫療隊員 李翔

圖 | 北醫三院國家援鄂醫療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