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谓《早梅》解读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解读


注释:

迥:远。销:融化。

一树早梅凌寒独开,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人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不知是近水而使梅花早开,还以为是枝上的白雪经过冬天还未融化。


张谓《早梅》解读

亢凡书作《早梅》欣赏

赏析:

《早梅》是一首七绝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虽咏赞早梅,却没有赞语,而是通过转折交错、收尾照应的笔法,将早梅的形神予以展示。暗含诗人与梅花在精神方面高度契合,既表达了喜爱之情,也彰显出高洁品格。自古以来,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咏赞早梅的高洁品格,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


一树寒梅白玉条”,“一树”也就是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季节还很寒冷,紧扣一个“早”字;“白玉条”,写梅花洁白娇美,像一串串白玉似的晶莹醒目。首句,写满树寒梅形神兼具,令人陶醉。“迥临村路傍谿桥”, “迥”是远的意思,它远离车水马龙的路边,在偏僻的溪桥边自在地开放。是寒梅有意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远离喧嚣,而独处偏僻的溪水小桥边静悄悄开放?当然不会,草木无知嘛,这是作者思想感受对偏僻环境的注入。因而也就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语气是惊叹的,感情是惊喜的——怎么会这么早就有梅花开放?该不会是经冬还没消融的雪吧?可这确实是梅花呀!噢,原来因为它临近水边,所以这么早就开花了!诗人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千真万确的证实所见确系梅花,将梅花的高洁与凛然不屈再一次强化,从而含蓄地深化了主题,加强了人们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张谓《早梅》解读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能捕捉到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季节(早春)、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并借助像“白玉条”“冬雪压枝”等比喻,鲜明、传神地传达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对寒梅花发,形色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这首《早梅》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