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老羅,這也許是你的直播電商不會成功的原因

前言

羅永浩一條準備進軍直播電商界的微博上了熱搜,一時間,評論區對老羅的第一場直播期待度非常之高。

2020年是“直播+”經濟的時代,也稱之為“萬物皆可播”,老羅做直播電商絕對蓄謀已久的,不會因為一篇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就被吸引入局。

電商直播市場潛力巨大,2019年直播電商總GMV約超3000億元,未來有望衝擊萬億體量(來源:招商證券研究報告)。直播電商名副其實的來錢快,看李佳琦1.2億買豪宅、快手辛巴單場直播銷售額3000w+就知道了。

我發了條微頭條說我相信老羅能成為某一品類的帶貨一哥,但是否能夠如他所願還是需要場景重構、心智上做到佔領,如口紅直播想到李佳琦一樣。

這裡,根據我近2年一線直播運營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老羅進軍直播電商的優勢與挑戰:

  1. 老羅做直播電商有先天“人”的優勢;
  2. “貨”的條件存在不確定性;
  3. “場”的因素具有很大挑戰。


抱歉,老羅,這也許是你的直播電商不會成功的原因

老羅的演講


01.老羅做直播電商有先天“人”的優勢

各平臺除了頭部大主播之外,其他中腰部以及尾部主播都處於流量困局,特別是淘寶直播已經處於頭部流量過於聚集的亞健康狀態。

反觀老羅,一條即將進軍直播電商的微博能夠上熱搜,天然自帶話題屬性和流量吸引力。因此在直播電商的“人”上具有先天優勢。

微博評論區一致的期待老羅的第一次“相聲直播”,開播前做一下預熱,我想到時候人氣不會低於100w+。

02.“貨”的條件存在不確定性

之前我寫的文章說過,直播電商從流量的競爭最終主導的是貨的競爭,也就是供應鏈的競爭。

為什麼說老羅在“貨”這一塊存在不確定性呢?

首先,老羅的標籤“完美主義者”、“工匠精神”讓粉絲們必然對其選品具有很高的期待。而且從老羅做手機來說,我們也看到了他對產品的極致追求,希望選品也能如此。

其次,直播電商用戶對於貨品都有一個強烈的需求,那就是極致性價比。就拿薇婭和李佳琦來說,他們拿到品牌方的價格有的時候比雙11大促的價格還要低。

如果說直播是一個渠道,那頭部主播對品牌方已經有著非常強的議價能力。老羅身後雖有海量粉絲以及很高的關注度,但是大家會不會買賬還是一個未知數,那開始對品牌方估計也不會有太強的議價能力。

03.“場”的因素具有很大的挑戰

都說直播電商重構了消費場景,將“人找貨”逐漸演變成了“貨找人”。如何將線下的消費場景或者傳統的電商場景在直播中進行升級具有很大的挑戰,這不單純的就是一個攝像頭而已。

老羅的口才很好我想是毋庸置疑的,這是從事直播電商主播的一個基礎優勢。可以想象,看著老羅講相聲,聽著聽著把錢包掏空了,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場景重構,李佳琦成功的將口紅消費場景搬到了直播間;快手辛巴以一個老闆的定位將工廠搬到了直播間。

從老羅的微博中,在初期選品會側重於具有新特性的數碼產品、優秀文創產品、圖書、兼具設計感和實用性的傢俱雜貨。這讓我想到了網易嚴選和小米有品,不知道老羅的定位是“老羅嚴選”還是“老羅有品”?

場狹義的理解就是購物的場景,在我看來更是直播的一個定位,主播的一個人設。從品牌營銷上來說,那只有佔領了用戶的心智,那才能算是成為一哥,才算成功。

否則,那也許也就能做到和李湘、王祖藍一樣,基於自身流量,進行變現賺錢而已。如果是這樣那這是不是又和老羅給大家的印象“完美主義”等背道而馳呢,畢竟人設是舟,用戶是水。

後記

蹭了一個熱點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歡迎大家批評討論。畢竟像我這樣一個還在為生活奔波的小運營來評價一個不愁賺錢的大佬,還是有點怕怕。

後面我們再暢想一下,老羅會選擇哪個平臺進行首秀直播?最後再厚著臉皮要個關注,我也會持續關注老羅的直播,首場直播我會去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