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封神演義》中,伯邑考對妲己說了一句牝雞司晨,你們可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深意?

奇談怪論之張大錘同學


牝雞司晨,原意是母雞做了本該是公雞早晨打鳴事,指做了不是自己該做的事情,把別人的事做了,讓別人無事可做。

在《封神演義》中,伯邑考說妲己牝雞司晨是說妲己做了商紂王該做的事,指妲己參與朝政,干涉商紂王的決斷,甚至直接為商紂王做決策,你妲己本不該如此做,你只要管好後宮就可以了,你卻要來干涉朝政,你這樣做就好比母雞做了本該公雞打鳴的事,牝雞司晨。





茶胖子


【藝文雜記】很高興與大家分享個人觀點:

小說《封神演義》中,伯邑考的戲份雖然不多,但是與妲已卻有著相愛相殺的孽緣。作為商紂王妃子的妲已,對於有膽有識,能文善武的伯邑考還是比較垂青的,百般的找機會親近。

然而,伯邑考作為正人君子,不僅坐懷不亂,而且還非常的看不慣妲已得用美色迷惑商紂王,霍亂朝綱,亂殺忠良的行為。

所以,雖然是郎才女貌,但是終因倫理和三觀的不同,而成仇人。因此伯邑考也得罪了妲已,被妲已打擊報復,最終還被殺死做成了肉羹,結局甚是悲慘。

伯邑考

商朝歷史人物,此人的來頭可不小,是周文王姬昌的長子,周武王姬發的兄長,在商朝滅亡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傳說周文王姬昌被商紂王囚禁在殷商的時候,把伯邑考殺害,並做成肉羹給周文王姬昌,姬昌為了完成推翻商紂的大業,忍辱負重,忍痛吃下了自己兒子伯邑考的肉,因此也遭到了商紂王的嘲笑。

當然也有考證說,伯邑考並非被做成肉羹這麼慘,只是沒有被周文王委以重任,而捨棄了嫡長子,立次子周武王姬發為太子。還有可能是伯邑考早亡。

總之,歷史久遠,記載缺失,伯邑考的實際情況很難考證出來,而在傳說以及小說人物中的設定,成為後人瞭解他的唯一途徑。

妲己

妲已本來是有蘇部落的美女,商紂王攻打有蘇部落的時候,得到美女妲已,成為商紂王的愛妃,甚是得寵,甚至到後期,商紂王對她言聽計從。關於商紂王與妲已的事情,在文獻以及了書的青銅器銘文、甲骨文中多有記載。

《封神演義》作為依託歷史框架的神話小說,把妲已塑造成了千年狐精附體。因為商紂王在女媧娘娘胎廟中對女媧娘娘出言不敬,並題下了侮辱性的詩句,女媧就派千年狐精來禍亂殷商。

比較巧合的是,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雖然故事有所附會,但也並無根據,歷史上商紂王對於妲已確也是“妲己之言聽計從”。

牝雞司晨

是一個成語,直面意思是母雞報曉,舊社會是男權社會,婦女地位比較低,“牝雞司晨”被比喻成婦女竊權亂政,越權做事。

而這個成語典故,也正是起源於商紂王與妲已的故事。有說法是,周文王姬昌對妲已說了“牝雞司晨”而得罪了妲已,也有說法是伯邑考說的,還有說法是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之後感慨而發,說的這個成語。總之不論是誰說的,都是形容妲已干政亂政是公認的。

殷商後期,商紂王每天只顧吃喝玩樂,享受奢華荒淫無恥的生活,對忠臣的話毫不理會,只聽信愛妃妲己的話。因此產生矛盾,在愛妃的讒言下,殺害了很多的忠臣良將。滿朝文武都對商紂王和妲已恨之入骨。

非常感謝您看到了這裡,【藝文雜記】會持續在此領域更新不成熟觀點,期待與大家交流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並參與討論。


藝文雜記


伯邑考是因妲己陷害而死,這就是他們的關係。

紂王妃妲己見伯邑考長相俊美、琴藝絕倫,欲加親近,但卻遭伯邑考正言羞辱,氣憤之下,先是誣告伯邑考調戲自己;又暗自現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殺意,最後再誣陷伯邑考之琴聲 ,是在暗罵紂王無德。

伯邑考就這樣被妲己誣陷,割去了四肢,萬刃剁屍,做成肉餅後,妲己再送給他的父親姬昌吃下。

擴展資料: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武王伐紂的故事。前三十回著重寫紂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隱,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討伐紂王的大業。

後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爭,並且摻雜有宗教的鬥爭,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互有殺傷,結果截教失敗,紂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於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

該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現了作者對於仁君賢主的擁護和讚頌以及對於無道昏君的不滿和反抗。



衛冕


就是說母雞打鳴。

本來在上古時代,沒有鐘錶,計時的工具不多,可能皇宮裡有計時的,但是老百基本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當天沒有太陽,那麼聽公雞叫來起床,是比較靠譜的。

公雞會準時在早上打鳴,無論是否有日出,

公雞不會下蛋,養了作用不大,但是每家總會留一隻公雞,來計時。什麼時候開始一天的工作生活,公雞叫說了算。

伯邑考說妲己牝雞司晨,是說公雞的作用被母雞代替,但是母雞是下蛋後叫幾聲,不是每天早上按時打鳴。

母雞是什麼時候下蛋什麼時候打鳴,不固定,沒有規律,全看自己吃了什麼,什麼時候下蛋,沒有規律,這樣會打亂人的正常勞作時間,讓人無所適從。

另外一個家庭勞作時間,要情緒化的母雞說了算,也不是個事,不利於治國齊家平天下。

治大國若烹小鮮,不能朝令夕改,看情緒和心情。

而母雞叫,恰好是看情緒和心情的。

所以不可以讓牝雞司晨。


zz寶來


牝雞司晨就是母雞幹了公雞的活,替公雞打鳴,比喻婦女竊權亂政,出自《尚書·牧誓》,這裡諷刺妲己干涉朝政,禍亂朝綱。

伯邑考,姓姬,名考,周文王姬昌嫡長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兄長,長相俊美,生性敦厚仁愛。因父親周文王觸怒紂王被監禁,於是進貢財寶想討好紂王。而妲己是紂王身邊的妖后。伯邑考進宮後,妲己見他長相俊美,琴技超群,心生愛慕並主動接近他,但是伯邑考十分正義,拒絕並用言語羞辱妲己。

自此妲己悔恨在心,誣陷伯邑考調戲自己,詛咒紂王,於是伯邑考被紂王誅殺,並做成肉餅給姬昌吃。姬昌神算,卜卦算到有這一劫,忍辱負重吃下肉餅打消紂王的懷疑得以返鄉,返鄉後嘔吐不止,吐出伯邑考所化的三隻白兔。姜子牙念其忠孝之心,封其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之神。


紅死魔的面具


伯邑考對妲己說了牝雞司晨,是暗自譏諷妲己專權禍國,迷惑君王,危害朝政。


小龍女5505


首先要說一點,在我的印象裡這句話並不是伯邑考對妲己說的,要麼出現在武王伐紂的誓師詞裡,要麼是某位忠良對紂王的勸誡之詞,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們就此聊一下其中深意。

牝雞(pìn jī)就是母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母雞在早晨打鳴。顯然按照常理,這應該是公雞的職責所在,母雞打鳴就是搶了公雞的飯碗,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不正常的凶兆。最早它出現在《尚書》中,後面還跟了一個“惟家之索“,說的就是母雞在早晨打鳴,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破敗。

明代神妖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顯然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教化的知識分子,所以在讚頌仁德賢君抨擊無道昏君的故事中塑造了妲己這樣的紅顏禍水角色:是她魅惑紂王,使其終日沉湎於酒池肉林(是的,這個成語也來自紂王的荒淫行為)而荒廢朝政;是她心如毒蠍,把紂王推向了窮兵黷武、重刑厚斂甚至殘忍暴虐到喪失人性的程度。於是仁厚的姬發實在不忍心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最終形成了武王伐紂、取而代之的局面。

(這一版電視劇真的是時代先鋒,這個尺度我在找圖時都震驚了,但確實是非常傳神)

(酒池肉林示意圖)

(蘇妲己竊權亂政)

所以在《封神演義》裡這句話的深意就是,如果一國之君耽於女色,讓女性掌權干政,那就是國破之災。

傳統思想中女性淪為替罪羊的此類糟粕當然已經逐漸被現代文明啪啪打臉,但平權之路還很長,諸君共勉。


一碗魚蛋粥


我不是太白,我願意與您分享我的一點感受。

牝雞司晨,最早出自於《尚書.牧誓》,原文是:“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母雞在清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破敗。比喻女性掌權顛倒陰陽,會導致家破國亡。

《封神演義》第七回寫道:“如陛下荒淫酒色,暱比匪人,惟以婦言是用,此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看起來都是罵紂王的,其實後半句就是指桑罵槐地發洩對於妲己的痛恨。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牝雞司晨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她們的身份都是皇后、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據統計從戰國末秦昭王之母宣太后,即電視劇中的羋八子,到清朝的慈禧太后,牝雞司晨者一共有24位。

在這些女性統治者中,有的開創或延續了繁榮盛世,並不比一般男性帝王做得差;有的心狠手辣殘暴無情,並不亞於古代的暴君。總的來說,也和男性統治者一樣,有好有壞。只不過由於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總是覺得如果女性當權,就是乾坤倒置,就會不分長幼尊卑,這才讓人極為恐懼。







我不是太白


伯邑考是周文王的長子,妲己是商紂王的寵妃,也就是禍國的九尾狐狸精所變。“牝雞司晨”,牝雞也就是母雞。本來常規是公雞司晨,母雞司晨,災禍降臨,這是民間普遍的說法。伯邑考的意思是你不要干涉朝政,迷惑商紂王,這樣會有災禍的。其結果是商紂王聽信了妲己的讒言,落了個自焚亡國的結局。


劉敦傑


伯邑考是周文王的長子,妲己是商紂王的寵妃,也就是禍國的九尾狐狸精所變。“牝雞司晨”,牝雞也就是母雞。本來常規是公雞司晨,母雞司晨,災禍降臨,這是民間普遍的說法。伯邑考的意思是你不要干涉朝政,迷惑商紂王,這樣會有災禍的。其結果是商紂王聽信了妲己的讒言,落了個自焚亡國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