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沒有

中國歷史上不乏治世,其中能稱得上“名震四海,萬國來朝”的,有兩個想必一定能上榜,一次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一次是明成祖朱棣的永樂盛世。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沒有

很巧合的是,這兩位優秀的皇帝登上歷史舞臺的方式都不太光彩,長安城內的玄武門,揚子江畔的聚寶門,兩代盛世的根基,都浸染著政變的血腥。李世民的對手,時任太子的李建成,當場殞命於馬下;而朱棣的對手,時任皇帝的朱允炆,從此人間蒸發。建文帝到底在靖難之役後生死如何?600年來一直是學界、坊間所追尋的難題。

明代編寫的《明實錄》記載:“上(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來為扶翼爾為善,爾競不亮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指出朱允炆自焚於宮中。而清代編寫的明正史《明史》中的記載則是,“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雲帝由地道出亡。”《明史》的編者們幾易其稿都不敢確定朱允炆是否死在了宮中的大火中。

至今,認為他自盡和出逃的說法都大有人在。幾百年來,許多人都更願意相信他成功出逃,但近年來認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歷史真實的似乎有所增多,認為朱棣為了不留下“殺侄奪位”之臭名,在逼死朱允炆後假意尋找他的下落,留下了歷史疑案。況且當時燕軍兵臨城下,把皇宮團團圍住,似乎建文帝想逃也來不及了。仔細一想,這樣的論斷非常武斷。第一,朱棣耗費了20年時間和大量人力物力尋找朱允炆,如果只是裝裝樣子,這未免也入戲太深了吧?第二,按朱棣給出的“官方說法”,朱允炆系自焚身亡,既然這樣,何來“殺侄奪位”之說?第三,早在明代,民間就已經有多種朱允炆出逃的版本流傳,雖有可能是以訛傳訛,但恐怕也不全是空穴來風。

思考這件事情,不妨換個角度想想:朱允炆所面對的是不是隻有死路一條?首先,他的確有自盡的可能。明朝皇帝們還是比較有骨氣的,太祖、成祖、宣宗、英宗、武宗都曾親上戰場,末代皇帝崇禎更是以死殉國。朱允炆此時面對的局面和崇禎比較類似,在和談失敗後,他選擇了堅守而不是投降,也一定做好了遇難的準備。但是,有兩個因素會讓他內心存有求生的慾望:一、翻盤的可能性。朱允炆此時是否已經輸了?不見得。當時,朱棣只控制了南京、北平和沿途交通要道,全國大部分行省還在觀望。作為正統且頗得民心的朱允炆,如果組織力量反擊,至少還有一拼的可能(只是朱允炆的軍事指揮和組織能力實在太差,的確難有逆轉的可能,篇幅所限這裡不做深入討論),既然有機會重整山河,為什麼一定要尋死?二、他有一個叫朱元璋的爺爺。不少野史記載,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了暗道和和尚袈裟,讓他成功逃出了南京。這種描述多少有一些演繹的成分,但不排除朱元璋安排下類似部署的可能性。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後,有一次祖孫對話,朱元璋說,我給你安排了這麼多藩王,就有人幫你守衛國門,安定國家了(“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朱允炆回問,那他們不老實的話,怎麼辦。(“外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能御之?”)。朱元璋沉思良久,問,“汝意如何”?朱允炆回答,如果他們安分,就禮遇他們,不安分,就一步步削弱他們(“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朱元璋點頭稱是。自此,朱元璋也認識到,他的子孫之間未來可能會產生衝突。衝突就可能流血,但兒子孫子都是心頭肉,朱元璋一定不希望他們任何一方傷及性命。他恐怕也感覺到,真打起來,這個文弱的孫子,不一定是久經沙場的兒子們的對手,因此留下一些逃命的方子也不是不可能。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沒有

據傳靖難之役後朱允炆曾落腳或隱居的地方(不完全統計)

那如果說朱允炆成功出逃,他又會面對什麼樣的結局呢?永樂一朝,朱棣花了近20年,派出多支專業搜索隊展開了地毯式排查,試圖找到朱允炆的蛛絲馬跡。其中,國內部分主要由胡濙(ying)負責,海外搜尋則據傳是鄭和下西洋的任務之一。《明朝那些事兒》中認為,永樂21年,公元1423年,這件事情終於有了結局,胡濙找到了建文帝,並且與他進行了交流,而作者當年明月則推斷,胡濙沒有傷害朱允炆,而朱棣也沒有再追究,然而,此處的推敲是否過於簡單?朱允炆的結局到底如何?此處願與大家探討一下。

首先,《明朝那些事兒》中根據胡濙半夜到訪朱棣,並且交談時間很長(“漏下四鼓乃出”,意思是4更天才交談完,約凌晨1點多),來判斷朱允炆沒有死,作者認為,如果朱允炆死了,沒有必要彙報這麼久。我同意《明朝那些事兒》中朱允炆沒死的觀點,但此處推敲似乎過於簡單,有兩個細節值得思考:第一,他們談了多久?第二,為什麼要談到深夜?第一個問題上,史書並沒有記載胡濙是幾點到的,也就是說,也許他半夜12點半才到,1點就出來了,見面時間很短,只是簡要彙報結果。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要問一下,胡濙為什麼一定要半夜吵醒皇帝?此時朱棣正在御駕親征,為什麼胡濙連這麼幾個時辰的寶貴休息時間都等不了?此時,胡濙如此急迫,只有一種可能:第一,事情很重大;第二,他不知道如何處理,需要請示。換句話說,胡濙出發前,朱棣交給的任務是,找到朱允炆,然後馬上報告我,而沒有指示胡濙第一時間處死朱允炆。如果朱棣給胡濙的命令是,“發現即消滅”,那麼朱棣首要關心的事情是朱允炆死了沒有,其次才是你是怎麼找到他,以及用什麼方式做掉他的。如果是這樣,那胡濙不至於深夜打攪皇帝,完全可以第二天再彙報。第二個問題上,同樣也能說明朱棣沒有要求對朱允炆立馬下死手,如果朱棣和胡瑩交談了很久,直到深夜,說明胡瑩非常詳細地彙報了朱允炆的情況,並轉達了朱允炆的想法,而朱棣一邊聽取彙報,一邊思考如何處置,如果是著急殺了朱允炆,也就沒必要思考到深夜了。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沒有

朱棣

那麼, 想好了的朱棣會如何對待他的侄子呢?答案不外乎三種:一,殺人滅口;二,軟禁至終;三,放歸山林。以朱棣的行為方式,前兩者,尤其是第一個似乎可能性非常大,要知道,20年前朱棣攻破南京的時候,忠於朱允炆的大臣一個個被滅族,齊泰、黃子澄、鐵鉉被滅三族,方孝孺更是被滅了破紀錄的十族。那麼,最核心的朱允炆,他又怎麼會放過?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局勢和20年前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朱棣之所以苦苦尋找朱允炆,就是擔心他會復辟,威脅自身位置。20年的時間,足以讓朱棣坐穩江山,也足以消磨掉朱允炆身邊原本就不多的資源。

中國的主流朝代中,復辟成功的皇帝一共只有4位: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元文宗圖帖睦爾和明英宗朱祁鎮。其中,李顯第一次即位是作為唐高宗李治的太子,第二次是作為武則天的太子。元文宗第一次是作為元武宗海山的幼子被擁立即位,而後不久被哥哥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瓎廢掉。但這位兄長還挺客氣,把圖帖睦爾立為繼承人。之後元明宗暴死,文宗復位。也就是說,這兩人都是合法地當了兩次皇位繼承人,兩次正常即位。而另外兩人是另一種情況。唐中宗李顯駕崩後,韋后專政,此時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發動政變,擊敗了韋后,迎立李旦第二次即位(他的第一次即位是母親武則天廢了哥哥李顯,換成他)。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沒有

《大明宮詞》中的太平公主與李隆基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虜,回國後(此時身份是“太上皇”)被弟弟明代宗朱祁鈺軟禁。直到景泰8年,徐有貞,石亨等人趁著朱祁鈺病危,發動“奪門之變”,廢了明代宗,重立明英宗。這兩個人的復辟,都有強力外援的幫助,同時當時政局比較不穩。而再看朱允炆,早已不具備上述所需的條件。客觀上,朱棣也許也很清楚朱允炆已經無法復辟,然而作為一份長期的噩夢,朱棣此時更要過的是主觀這一道關。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沒有

《女醫明妃傳》中的朱祁鈺與朱祁鎮

朱棣是否願意放朱允炆一條生路?有三個細節或許能夠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第一,永樂16年,朱棣最重要和信任的謀臣姚廣孝去世。去世前他向朱棣提出遺願,希望朱棣釋放一個叫傅洽的人。傅洽又是誰呢?他是建文帝的近臣,並且知道建文帝最私密的信息,甚至可能包括出逃的情況,他被朱棣關押,並嚴刑拷打了16年,但是始終沒有說出有關朱允炆的任何秘密。此時,姚廣孝和朱棣都很清楚,釋放這個人,背後的意義就是,希望朱棣不要再追究朱允炆。朱棣猶豫了一會,答應了姚廣孝,而姚廣孝去世之後,朱棣也放了這個人。第二、朱允炆次子朱文圭的遭遇。這娃天生命苦,兩歲時叔爺爺攻破南京,父親朱允炆和長兄朱文奎不知下落,而他一直被軟禁到明英宗年間才釋放。但是,朱棣一直沒有傷害他,而天下也都知道這個孩子是朱允炆的後人。可見,朱棣並沒有想把朱允炆一脈斬盡殺絕。第三,朱棣雖然和父親一樣,下手比較狠毒,但是不同之處在於,朱棣不怎麼傷害投誠的人。建文帝的舊臣,投降了的他基本都委以重任,比如解縉、楊士奇、盛庸,還有那個尋找建文帝的胡濙。如果此時的朱允炆的某些承諾,能讓朱棣放下心頭的擔憂,相信他不再有威脅,那朱棣不見得一定要把事情做絕。殺了朱允炆,一來對不住姚廣孝,二來對不住朱元璋,這個侄子是朱元璋欽定的繼承人,真要滅口的話,朱棣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對老爹?

那天夜裡的談話之後,胡瀅連升三級,而朱棣呢,也沒有再派遣別的人去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史書記載朱棣“至是疑始釋”,就是疑惑解決了,放鬆了。那麼,朱允炆需要如何做,才能讓朱棣釋懷?其中有一種可能,也正是這種可能,讓他和他的後人從此成為千古之謎。這就是,“我的子孫將永不姓朱,並且我也不會告訴他們我是朱允炆,就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今天,中國各地不少人自稱祖上是朱允炆,然而沒有一家能拿得出切實的證據。之所以會這樣,很大的可能就是因為朱允炆自己刻意隱瞞了身世,他不希望子孫因此引來殺身之禍。作為一介布衣的朱允炆,內心深處對故都宮闕久久的凝望恐怕只能深埋心底,而他或許也看到了這個叔叔領導下的國家,似乎比自己治下的還要出色一些。身處永樂盛世,或許朱允炆本人也逐漸釋懷,叔侄雙方在各自的新角色裡漸漸都放下了曾經血雨腥風的過往。

600年過去了,人們依舊只能通過推測來尋找建文帝忽隱忽現的腳步,如果1402年的南京城外,勝利的是朱允炆,明帝國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也許,中國的歷史就不會有永樂大典,不會有橫掃漠北,也不會有鄭和下西洋。但是作為一個懂得從諫如流,懂得輕徭薄賦,一個在位僅5年就能得到全國百姓和知識分子擁戴的年輕皇帝,朱允炆也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建文帝之謎還會繼續,那個歷史深處的疑團還是很深很深,也許能讓朱允炆感到些許欣慰的是,600年來,對他的惋惜和讚許之聲一直不絕於耳。兩位出色的君王,可嘆只能有屬於其中一位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