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在这次参与武汉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队伍中,除了抢救生命的“白衣天使”,还有一群为阻断疫情筑起防护屏障的“健康卫士”。他们在防疫战场上与病毒“面对面”较量,每天奔赴不同的战场、面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华南海鲜市场”,不少人谈之而色变,但衡阳疾控专家李解生却每天在这里工作4小时以上——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3月25日上午,来自衡阳市疾控中心的公共卫生专家李解生,来到武汉市江汉区某“康复驿站”(隔离宾馆),为管理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培训。过去8天里,他已跑遍该区66家“康复驿站”,为数百名管理人员授课。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李解生是衡阳市派驻支援湖北的疾控人员。2月16日,衡阳市疾控中心接到省卫健委疾控处紧急通知,急需派1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支援武汉市江汉区开展流调排查。曾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李解生,来不及与家人商量,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面对面给疑似病例做流行病学调查,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但这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职责。”12年前,作为衡阳市疾控中心第一批奔赴汶川前线的抗震救灾防疫队员,李解生挺身而出;12年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再次选择勇敢“逆行”。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2月17日23时许,李解生到达武汉市江汉区驻地,主要是对收治确诊病例的医院、收集疑似病例的宾馆、确诊病例居住的小区、居室进行消毒,同时,面对面进行流行病行的调查,数据收集与核实。每天背着一个数十公斤的消毒罐,为方舱医院内外环境消毒。”2月21日,李解生因工作出色,被调至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进行消毒、采样,同时兼顾江汉区疾控中心、城镇医院及各社区的防疫培训工作。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我们分成6组给市场消毒,每个小组每天最少消毒作业4小时以上。”李解生说,第一次进入市场消毒作业时,被市场里雾蒙蒙的消毒水汽惊到,消毒水雾气太浓,导致能见度不超过3米,漂浮在空气中的消毒水汽很快凝结在防护镜片上,一滴滴往下掉。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李解生回忆,当天,消毒工作刚开展不到1小时,他开始咳嗽不止。“不会这么快就被病毒感染了吧?”李解生打了个寒颤,汗毛竖起。正当他不知所措时,突然听到隔壁也传来咳嗽声……

“这么快就‘中招’了?”有的队员因呼吸困难开始寻求帮助,这让李解生变得更紧张。

“大家别怕!可能是消毒水汽把防护口罩孔道堵住了,消毒水刺激造成咳嗽。”有经验的同事很快指挥大家,去安全区换口罩。

虚惊一场!紧急处理后,大家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随后不久,又一场误会让李解生紧张了一阵。

消毒时,李解生每天要背着20余公斤的设备连续作业,半天下来常疲惫不堪。一次消毒中,有些虚脱的李解生不小心摔倒了,背上的设备磕破,消毒水四溅。

“你们别过来!怕有碎屑扎破手套和防护服。”响声惊动了李解生的队友,2名队友见状准备上前搀扶,他连忙拒绝。

5分钟后,李解生摸着墙角慢慢站起来,随即走出市场,让队友站在远处细细观察他的防护服是否破裂。

“没破,防护服的‘皮’可比你的皮结实多了。”一句玩笑,让大家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采样是检测消毒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天消毒工作结束后,大家还要进行采样。李解生介绍,先从各市场门店的地面、墙面、大门、门把手和台面等5个点进行局部样本采集,再采集3个空气样本,一同送疾控部门检验。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疫情发生后,不少人谈“华南海鲜市场”而色变,但李解生却每天要在这里工作4小时以上。3月3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下午13点30分是个特殊的时间,这是李解生一行向新冠肺炎疫情发起点的核心区域华南海鲜市场发起总攻的日子与时间。下午18点30分,完成了华南海鲜市场西区的消毒工作。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怕不怕?”“担心总是有的,但我们防护很周密。主要是每天工作强度高,一天下来一身湿透,闷得难受!”李解生说,刚到武汉时还是冬天,大家都只带了冬天的衣物,随着时间过去,如今武汉气温节节攀升,依然穿着冬天衣服,加上外罩防护服,闷热得很。

李解生选择“逆行”已不是第一次。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他就毅然前往。“这次到武汉后才敢告诉家人,女儿为此还跟我生了气。”李解生说,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此次湖北之行风险不小,家里人比上次更担心他。

在武汉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衡阳疾控人

甘冒风险只为万家团圆。目前仍坚守一线的李解生说,作为一名疾控人,在如此特殊的时刻,必须扛得住责任、负得起担当。“昨天刚结束华南海鲜市场采样工作,今天起专心负责防疫培训,工作压力轻了许多。特别值得高兴的是,妻子和女儿现在不仅理解和支持我,还为我感到骄傲!”他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