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滬指震盪縮量之下,這個板塊有可能跑出來接力前期科技股。

盤面回顧:

截至收盤,滬指報收2750.30點,同比上漲0.11%,成交量為2243億。創業板指數報收1871.92點,同比上漲0.61%,成交量為1049億。漲跌停板方面,兩市自然漲停58家,跌停7家(不含ST股,首日公開發行上市新股以及科創板股票)。漲跌比上,兩市上漲1664家股票,下跌2125家股票。量能上,指數繼續縮量,市場情緒仍舊偏弱。

市場分析:

早盤滬指高開,隨後低走,這也與我昨天的預期基本一致,大跌之下,市場大概率會有情緒性的反彈。但是這終究也只是反彈,目前指數連續縮量,缺乏量能的支撐。且指數在技術上,目前滬指還是處於2650-2750點的箱體一帶震盪。所以只要外界沒有大的利空,市場在這個位置還是相對安全的。

A股:滬指震盪縮量之下,這個板塊有可能跑出來接力前期科技股。

2020.3.31覆盤文章節選


量能上,指數還在繼續縮量,滬指的成交量已經達至年內最低了。雖然指數在繼續磨底,但是市場方向似乎逐漸明朗,在之前的覆盤中我提到,當前制約指數上漲的不利因素之一就是缺乏領漲板塊,因為前期的大科技也好,還是特高壓也罷,都已經走到了其板塊的生涯的最後,市場缺乏新的板塊來吸引外界增量資金的參與,沒有增量資金參與,市場就會一潭死水。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回顧一下我昨天的覆盤文章。但在今天覆盤時,我發現盤面的死水有可能被打破。


A股:滬指震盪縮量之下,這個板塊有可能跑出來接力前期科技股。

2020.3.31覆盤文章節選

板塊觀點:

盤面上,以大消費為代表的股票有可能打破當前盤面的死水。今天以農業板塊為代表的大消費概念的走勢不可謂不強,兩市一共自然漲停58家,單大消費概念就自然漲停23家,板塊內總的成交量達到7.76億左右。而農業板塊則成為大消費板塊中的核心。消息面上,多國限制糧食出口。另一方面,3月2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出臺文件,擴大居民消費,合力增加公共消費。說到這,可能有朋友還有疑問,為什麼疫情之下,中央會出臺這種文件?

這主要與我國的經濟結構有關,眾所周知,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出口、消費、投資。其中出口外貿佔有很大比重,但由於國外疫情不斷嚴峻,封港封城,國外客戶紛紛取消國內外貿訂單,使得外貿產業受到極大影響,要想保證整體的經濟相對健康,就要努力挖掘內需,之前挖掘大基建,現在也是同樣的邏輯來挖掘大消費概念。

雖然在當前縮量環境上,大消費能走多遠還不好說,但是最少我們能看到,資金已經在不斷挖掘新的板塊。這對短線來講是個情緒上的利好,特別要提醒的一點是,如果大消費最終走出來了,前期以科技股為代表的老熱點就規避,畢竟對老熱點最大的利空就是新熱點的崛起。


免責聲明:本人文中所寫皆為本人這十幾年的操盤經驗所感,並不構成具體的操作建議,本人不涉及任何個股推薦,文中提到個股僅為覆盤走勢,並非推薦,請勿以此作為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