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2ld9
2003年3月20日,美國繞開聯合國,聯合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發動了戰爭。到2003年4月15日,美軍向全世界宣佈,針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聯軍已經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美伊戰爭)
那麼,在戰爭之前號稱有“百萬大軍”的伊拉克,為什麼不到一個月就全軍覆沒了呢?伊拉克軍隊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雖然伊拉克號稱擁兵百萬,但這百萬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伊拉克的民兵、警察等等,不能稱為正規部隊。真正算得上伊拉克核心軍事力量的,應該是那支14萬人的共和國衛隊。
共和國衛隊是伊拉克最精銳的部隊,他們享有最高的待遇,和最好的裝備,可以算得上是薩達姆的最強力量。
但奇怪的是,在戰爭開打後不久,這支部隊中有很多人都離奇“失蹤”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早在伊拉克戰爭開打前,美軍就已經賄賂了大量的共和國衛隊軍官。美國中情局通過安插在伊拉克內部的第五縱隊,對共和國衛隊軍官許下了高額的獎金,並保證他們能在事後拿到綠卡。
除了金錢名利的誘惑外,另有一部分軍官早已經對薩達姆心存不滿。在他們看來,美軍此次的進攻,僅僅是預示著薩達姆政權的垮臺。而新上臺的,肯定還會是伊拉克人。這不過是一次順應天意的改朝換代,沒有必要把命搭進去。
(伊拉克軍隊)
因此,在戰爭開始後,各懷鬼胎的將領們,在動作上明顯慢了半拍。甚至還有一些人,一槍未開便帶著下屬集體向美軍投降,像陸軍西部戰區司令和巴格達衛戍司令就是其中的典型。
當然,除了美軍成功的離間計外,作戰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也是伊拉克一戰即潰的原因。
早在海灣戰爭中,共和國衛隊就已經遭到了美軍的沉重打擊。鑑於之前的失敗經驗,伊拉克並沒有選擇與美英兩國搶奪制空權。他們很清楚自己不會有任何勝算,乾脆選擇了保存戰力,讓出整片領空。
如此一來,美軍在戰爭伊始便肆無忌憚地對薩達姆發起了斬首行動。他們調動了5個航母打擊群,不間斷地出動飛機、發射巡航導彈,向薩達姆的住宅、指揮中心、政府部門等地進行了瘋狂的轟炸。
在美軍密集的轟炸之下,巴格達所有通信和電視廣播渠道全部被摧毀。全國的軍隊無法受到大本營的指示,只能盲目地原地待命,一旦遭到攻擊便開始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一氣,根本無法同部署整齊嚴密的美軍抗衡。
(薩達姆舊照)
另外,從戰術層面來說,美軍此次行動,戰略計劃也準備得相當周密。
第一個非常有效的計劃,就是採取最早在太平洋戰爭中使用的蛙跳戰術。在作戰中,美軍選擇了直撲巴格達,並沒有嘗試將周遭城市完全擊破。他們避開了一些防守嚴密的城市,只攻打計劃中的必經之路。並且在佔領城鎮之後,美軍沒有選擇留下兵力進行控制,反而是集中火力,全力向巴格達進發。
這樣的戰術,固然加快了戰爭的進程,但卻需要莫大的自信和勇氣,估計也只有在雙方差距懸殊的情況下,才敢這麼幹。
第二個計劃,就是採取優先激活精英部隊的策略。在共和國衛隊之中,也不乏向麥地那師這樣的王牌鐵血部隊。美軍快速推進的過程中,遭到了麥地那師的頑強阻截。美軍憑藉強大的空中壓制,並調集了大量地面部隊,對麥地那師進行了重點打擊。在空地一體的強大火力中,共和國衛隊中最精銳的麥地那師幾乎遭到了全殲。
而伊拉克的其他部隊,要麼選擇投降,要麼直接原地待命。美軍攻進巴格達,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當然,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遭到重創,軍隊實力大大下降。再加上武器裝備和作戰素質比美軍差一大截,這些也都是一些他們潰敗的原因。
根據美軍在2003年4月15日的統計,美軍在戰場上死亡不足500人。可見在正面戰場上,伊拉克軍隊完全是被碾壓的狀態。而在之後的數年中,美軍反而有4000多人死在“事故”中。這更像是對薩達姆治下軍隊的一種諷刺。
(參考資料:《沙漠梟雄薩達姆和他的王國》)
張生全精彩歷史
薩達姆的14萬共和國衛隊,是伊拉克的最精銳部隊,在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中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就這樣一隻精銳部隊,在伊拉克戰爭中卻潰不成軍,我覺得有三個原因。
美英聯軍打擊下,衛隊死傷慘重
薩達姆在伊拉克執政不得人心,所有部隊中,只有士兵都來自薩達姆家鄉的共和國衛隊,才是薩達姆的嫡系。
所以開戰伊始,美英聯軍的空軍部隊和地面部隊,重點打擊目標就是共和國衛隊。面對連軍的強大攻勢,共和國衛隊死傷慘重。
化整為零,自動解散
在聯軍攻克巴格達前,薩達姆率衛隊退守家鄉提克里特。想利用家鄉地利、人和的優勢同聯軍開展游擊戰爭。
薩達姆把權力下放,命令部隊化整為零,各自為戰,然後自己也帶著少數親信躲藏了起來。
但令薩達姆想不到的是,失去指揮的衛隊,很快軍心渙散,面對聯軍的強大威懾,大部分士兵都丟掉武器,開小差跑了。
美軍的美元“炸彈”
美軍除了軍事上的打擊,還想方設法收買衛隊中的高級將領。例如伊拉克國防部長阿瑪德將軍,薩達姆發現國防部每次都能“巧妙”地繞開炮彈轟炸,而且不太配合薩達姆的命令。於是薩達姆把阿瑪德將軍幽禁起來了。
還有薩達姆的表哥拉希德,是伊拉克南部戰區的司令,收到美軍的大量賄賂後,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還向部隊散發薩達姆已死的消息,連自己的親表哥都背叛了他,其他的衛隊將領會怎麼做可想而知。
美軍對共和國衛隊的中下層也進行滲透,許以高官厚祿,到處散發勸降傳單,許多士兵都因此放下了武器。不過令他們鬱悶的是,美軍只是涮了他們一把,戰後美軍並沒有兌現承諾。
此外,美軍還打起薩達姆身邊保鏢的主意,為此開出了2500萬美元懸賞薩達姆的條件。結果薩達姆果然被出賣,不過這筆賞金那名“叛徒”並沒有拿到,被美軍找個藉口給賴掉了。
薩達姆引以為豪的共和國衛隊,最後自上而下都背叛了他,所以他想不死都難。
花木童說史
對於獨裁者,他愛的是他自己和他的權力,就不可能還愛人民。薩達姆當年的共和國衛隊,的確是14萬精英,武器精良,訓練有素。
但問題是當時薩達姆在伊拉克實行鐵腕統治,對待人民十分殘暴。尤其是他的兒子共和國衛隊的指揮官烏代,胡作非為不可一世。
這些作為軍人都看在了眼裡,雖然他們本身待遇比伊拉克人民要好得多,但自己的家人多數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因此,作為一個人,一個有思想的人,哪個願意為獨裁者賣命?所以別看戰前個個都裝樣拍胸脯表決心,叫喚的震天響,真打起來,全都躲到不知哪裡去了。
這正是:打贏了有戰果,打輸了有新國。既然這個肯定是獨裁者,新上臺的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吧,說不定反而解放了呢。
也因此,別看獨裁者個個口氣強硬,實際外強中乾,心中有數的不到真要倒臺,根本不敢一戰。
手機用戶53141448805
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軍隊不但腐敗,還按照跟薩達姆的親近程度,分了三六九等(不同於常規的任務分類)。頭等是共和國特別衛隊,待遇好,地位高,裝備精良;第二等是薩達姆敢死隊,待遇等各方面稍遜前者;第三等是一般正規部隊,待遇和地位低,他們的收入只有前面兩支隊伍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軍官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還不被薩達姆信任,,整天過的提心吊膽的,部隊裝備也差。
這就如同我工作的學校,有事業編制、人事代理和勞務派遣三種類型的老師,待遇也自然也有明顯差距。然而,事業編不乏專科學歷,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的,勞務派遣反倒都是清一色的碩博研究生。難道指望勞務派遣的老師們和事業編的老師一樣程度的熱愛學校,崇敬偉大的學院領導嗎?
正應了咱們常說的那樣“不患寡而患不均”,待遇上的明顯差別,讓這些部隊在某種程度上互相仇視,更別提什麼協同作戰了。
加上美國從海灣戰爭開始,十幾年如一日的滲透,搞離間、心理戰,還有長期的國際經濟制裁與武器禁運政策,伊拉克已經瀕臨國家經濟崩潰、信念崩潰,民心、軍心崩潰的邊緣。此情此景下,更讓那些不太受待見的軍隊感到跟著薩達姆實在沒有出路,不如在美軍的利誘下見好就收。
更惡劣的是,薩達姆搞幫派政治,動不動就把認為不乖和“疑似不乖”的軍官和其手下的士兵“血洗”一場,讓整個伊拉克軍隊系統人人自危,派系間缺乏團結。那些在鏡頭前宣誓效忠,要用“鮮血和生命”保衛薩達姆和伊拉克的忠君愛國的彪悍官兵們,實際上,私下裡早就各懷鬼胎,不少人覺得,美軍過來也就是“改朝換代”,犯不著為薩達姆家族王朝往死裡拼命。比如,駐守伊敘邊境安巴爾省的伊拉克陸軍西部戰區司令,因為被排擠,早就暗中不滿,坐等美軍壓境,沒開一槍,就直接領著部下集體投降了。
祖哈伊·塔利伯·阿伯德·薩塔爾,伊拉克軍事情報局局長,出身於忠於薩達姆的一個鄰近部族,2003年4月23日主動找到巴格達的美軍去投降。諸如此類的不戰而降的事件,簡直是數也數不清。
這導致,戰爭開始時,在美軍的現代立體化戰術下,缺乏某種情懷的伊拉克軍方指揮立馬陷入混亂。受困於美軍的電子干擾,有的部隊聯繫不到上級,左等右沒有指令,乾脆就直接投降算了。甚至一部分伊拉克空軍軍官被收買,把戰鬥機故意藏了起來,許多防空部隊得到的命令是不要打開雷達,主動讓出了制空權。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薩達姆最為得意的炮兵部隊的戰鬥能力根本就沒機會發揮,望著手頭老舊的軍備,也覺得沒什麼抵抗的大勁,隨大流,軍官帶著屬下部隊也直接降了。
實際上,成建制的投降方面,也有薩達姆他老人家的戰術失誤。鑑於海灣戰爭大規模集結而遭到重創的教訓,已經徹底失去制空權的薩達姆為了避免電訊聯絡暴露目標和意圖,只得把權力層層下放,命令部隊以連、排為單位“”。但是,由於軍心渙散,裝備落後,加之大轟炸起到了“震懾”效果,“斬首行動”產生了分化作用,化整為零的伊軍官兵隊伍往往會自動棄甲潰散。
就這樣,伊拉克40萬大軍,開戰的頭兩週就迅速崩潰。
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有號稱14萬的“共和國衛隊”呢,這可是薩達姆的親衛軍,從他老家精挑細選出來的“死忠”,竟然也沒打上幾槍,就離奇消失。其中緣由,至今眾說紛紜。
其實,開戰之初,共和國衛隊曾被薩達姆給予厚望。薩達姆一直信心滿滿的吵吵著要用巷戰的形式對抗,指的就是要讓共和國衛隊利用主場優勢,在近身戰中“教訓”美軍。
(早先計劃中的首都防務安排,共和國衛隊是主角)
因此,原本計劃首都巴格達就是由共和國衛隊保衛的。但隨著戰爭出乎意料的進展,普通正規部隊幾乎都降了,大量的敢死隊也不知道跑哪去了,薩達姆只得分散兵力,派遣了四個共和國衛隊師(巴格達師,麥地那師,納布查得乃扎師,漢姆莫拉比師)跑到巴格達南方構築了兩道弧形防線。
結果,大部分共和國衛隊以已之短攻敵之長,在幾天內就被打到潰不成軍,也降了,美軍順勢直逼巴格達。更糟心的是,薩達姆最信賴的表兄弟、負責守衛巴格達的共和國特別衛隊司令馬希爾·蘇菲安·提克里蒂,在拿了美方2500萬美金後,帶著共和國特別衛隊將軍阿里·阿卜杜勒·拉希德和情報部門負責人塔希爾·賈利勒·哈巴什一起“組團”投降美軍。
這樣,喪失了共和國衛隊防守的巴格達,只剩一些常規部隊和民兵志願者與美軍展開巷戰,針對美軍的信息化作戰模式,他們毫無應對經驗。於是,巴格達很快就被美軍攻克,想看一場慘烈“惡戰”開開眼的全球吃瓜群眾們,都大失所望。
而此時,號稱要在首都是堅持打巷戰,重創美軍的共和國衛隊們,除了麥地那師表現出了阿拉伯人血戰的英勇外,其餘的幾乎早已經不見蹤影。
據多年後的資料顯示,號稱異常強悍的共和國衛隊,只是“外強中乾”,內部非常腐敗,面對金錢或者其他的利誘很容易敗下陣來。美國曾經通過這一點,在戰前用間諜已經大規模收買了不少共和國衛隊的將領。
更讓人震驚的是,面對美國的威逼利誘,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中的六個師中,除了“麥地那師”外,五個在稍稍交鋒後,都全部選擇放下武器接受了美國的“招安”;而作為對不接受“招安”的“麥地那師”的“報復”,這支唯一體現了阿拉伯式的英勇的部隊,幾乎被美軍全殲。
(美軍正在搜查被炸成渣渣的麥地那師指揮點)
只能說,薩達姆對伊拉克軍隊的武器建設和思想建設做的都不到位,以至於到了節骨眼上,號稱的14萬精銳的共和國衛隊也就是一群見錢眼開的烏合之眾,一擊即潰。
不過,這只是短期看的結論。近些年來,又有人指出,其實這是薩達姆他老人家的“大智慧”。化整為零的做法並非是發神經,而在暗渡陳倉,將大本營和精銳部隊轉移到提克里特等地區。面臨硬碰硬有絕對劣勢的情形,不如把實力暗藏於民間,以備將來跟美軍打游擊戰、消耗戰。
發展到現在,貌似還真有些道理。雖然美軍只用了陣亡139人,事故死亡123人的代價就取得了伊拉克戰爭的勝利,但接下來的十多年,卻陷入了戰後泥潭。大批伊拉克士兵和前情報部門官員組成了反美武裝,其中一些人還跟極端分子結合,搞出來個反人類的伊拉克伊斯蘭國,禍亂全球。這導致美軍在後薩達姆時代,又陸續陣亡了近5000人,時間越長,越感覺不知所措。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說到底,伊拉克根本就是技不如人。
2003年,美國發動第二次針對薩達姆政權的伊拉克戰爭,此時的英美聯軍,已經發展出強大的數字網絡系統,由於無人機已投入戰場,關於伊拉克的數字信息,已變成屏幕前,軍官要處理的事情,他們足不出戶,點擊鼠標,哪怕是身在美國本土,也能實現交流作戰。比如,主要點擊伊拉克的數字地圖,便會彈出關於這塊區域,有哪些作戰部隊,可以調出那些戰鬥機、坦克支援、甚至查看附近的支援部隊,哪些可用於加油、哪些可以補充彈藥。
五角大樓的將軍們,根據觀察聯軍的進展,英美聯軍的作戰車輛及飛機、普遍裝有GPS,及無線應答設施,於是這些軍事高官們能夠在監視屏幕中看到各軍的部署位置,紛紛以藍色圖標的形式在伊拉克數字地圖上顯示,而伊軍則呈現紅色。
而伊拉克呢,別說有機械師,現在他們連運輸部隊的工具都很差。因為怕聯軍的高科技偵查系統,紛紛放棄T-72坦克,改用民用的車輛。這樣一來,戰鬥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薩達姆還自吹自擂,暗示自己有殺手鐧,不怕英美聯軍的突擊。由於老薩以身作則,欺騙他人,最終自己則成為“欺瞞文化”的受害者,正如一名伊軍將領所說“人們欺騙薩達姆、薩達姆則相信這些謊言,或自欺欺人。”
本草百曉生
在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號稱精銳的14萬共和國衛隊幾乎沒有發揮出太大的作用,就被全線擊潰,整個伊拉克戰爭中,唯一對美國起到一些抵抗作用的就是費盧傑戰役了,除此之外,所有的伊拉克部隊都是一觸即潰。
圖為薩達姆視察共和國衛隊。
從頂層開始聯合作戰
在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美國完成了新一輪的軍事變革,徹底從機械化戰爭時代進入了信息化戰爭時代,作戰的方式也從大兵團推進變成了聯合作戰,當時美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已經通過了名為“頂層聯合”的軍事改革方案,美軍的各個戰區司令部內,都設有海軍、陸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後勤部隊、特種部隊、網絡作戰部隊的指揮部門,實現了海陸空立體式的全局戰場佈置和兵力配備。
圖為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基地,聯合作戰的出現,使得空地一體化作戰成為現實。
因此,在伊拉克戰爭當中沒有出現海灣戰爭式的作戰階段劃分。海灣戰爭中,美軍先是進行了大規模的空襲,然後再進行的地面戰鬥,但是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不同,美軍在空襲的同時,巡航導彈打擊、地面部隊攻擊就同步開始了,而且美國採取了直接進攻巴格達的方式,一路沒有同伊拉克軍隊過多糾纏,也不去控制已經奪取的城鎮,依靠美軍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一路供應物資保障,推動第三機械化步兵師突擊到巴格達城下。
圖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武裝直升機和陸戰隊的機械化步兵合成作戰。
在伊拉克戰爭的正面正規軍對戰中,美軍僅僅付出了130人死亡、500人受傷的代價,把整個戰場變成了精銳部隊的突進大遊行,伊拉克嚴防死守的地面要塞全部成為擺設,薩達姆倉皇躲避,整個伊拉克的行政和軍事指揮迅速陷入癱瘓境地,所有其他據點的守軍都在稍稍受到攻擊之後就馬上自行解散,伊拉克的空軍在整個戰爭中只有2次升空作戰取得戰果,其餘戰機全部掩埋在沙漠之中,戰後被美軍的推土機一一挖出拆解。
圖為進入巴格達市區的美軍坦克,第一批趕到的美軍部隊是第三機械化步兵師。
紐約時報曾經報道稱:巴格達戰役標誌著21世紀新型戰爭形態的到來,美軍變得更加機動靈活。這個靈活不僅是戰法,而且有編制的靈活,2003年的美軍已經開始了模塊化師的建設,每一個師在平時都只是保留師部運轉,實戰中再根據不同的需求和作戰任務對師的結構進行模塊調整,比如加入重裝機械化模塊、陸航模塊等,這樣的靈活搭配使得同一軍種實現了多兵種在小編制上的合成,大的軍種之間則實現了徹底的聯合。
圖為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他們曾經是伊拉克最精銳的部隊,士氣高昂,待遇從優,然而卻在實戰中一觸即潰。
先進武器的大規模使用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消耗了巨大的資金,從2003年到現在,美國一共在伊拉克戰爭和此後的治安戰中花費了超過4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過去5年多的國防經費之和,相當於美國聯邦政府一年的財政總收入。可以說,如今美國22萬億美元的鉅額債務,就是從伊拉克戰爭開始的。正是這些錢,壓垮了伊拉克的14萬大軍。
圖為JDAM制導炸彈,美軍在戰爭中大量的消耗這種彈藥,扔下去的全是錢。
伊拉克戰爭的第一天,美軍就發射了300多枚巡航導彈,每一枚價格在120萬美元左右,美國在整場戰爭中,每天都在投擲JDAM精確制導炸彈,每一枚的價格是2萬美元。有這麼一組數據,美國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扔出去23萬枚航空炸彈,其中22萬枚炸彈是沒有任何制導的普通“鐵炸彈”,有1萬枚是精確制導炸彈,而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一共才扔了4萬枚炸彈,其中有2萬多枚是JDAM精確制導炸彈,一方面,這體現出精確制導炸彈使用比例的提高,戰爭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一場戰爭光是JDAM就扔掉了美國2億多美元的軍費。
圖為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運輸部隊在運送物資兵力,後勤保障是美軍持續快速推進的保障。
美軍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還使用了貧鈾穿甲彈,一枚就要1萬多美元,拋去這些彈藥,大件的武器更貴:海軍的伯克級一艘20億美元,尼米茲級航母一艘45億美元,一架F16戰鬥機4000多萬美元,美軍倒是沒有陣亡多少士兵,都是靠前堆起來的。結果就是,如今要美國再打這麼一場戰爭,美軍沒有這個能力了,倒不是說打不贏,而是沒錢打了。
上圖為尼米茲的各類裝備數據,下圖為美軍的炮群,實戰打的是錢,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就是這個道理。
試想一下,美軍先進武器一大堆,呼呼啦啦海陸空一起打過去,停都不停日夜兼程的趕往巴格達,途中不斷的投擲精確到從窗戶打進去的各類巡航導彈、精確制導炸彈,這樣一頓打下來,伊拉克豈有不敗之理,別說14萬共和國衛隊了,就是再給伊拉克14萬大軍,怕是都不夠美軍打的。軍事思想先進、武器裝備先進、敢花錢,這就是美軍能把14萬伊拉克大軍瞬間擊垮的秘訣。
海事先鋒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伊拉克軍隊不願意為薩達姆送死。
美軍在攻打伊拉克之前,進行了大量的心理戰宣傳。
美軍將薩達姆以及復興黨的種種內幕公開,暴露在伊拉克軍人面前。
其實,即便沒有美軍的這些揭露,軍人也不願意支持薩達姆。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後,國際社會對伊拉克進行制裁,要求薩達姆下臺。
薩達姆為了自己的權力,死撐了10多年。
期間整個國家一塌糊塗,缺吃少穿,缺醫少藥,幾乎崩潰。即便是軍人,以往在伊拉克是收入很高的職業,此時也只能拿到幾美元的月薪,只能買二三斤羊肉而已。
伊拉克的女人並不出去工作,阿拉伯人又喜歡生孩子,等於一大家人就靠這點錢支持,基本活不下去。
相反,薩達姆家族和復興黨高層一樣驕奢淫逸。據一些美國業內人士分析,薩達姆家族的財產保守估計在70億到100億美元之間。而薩達姆被捕後,也曾承認說,自己整個家族的財富大約有400億美元之多。
後來美國攻佔巴格達,在幾處民房的狗窩裡,發現薩達姆丟棄的美鈔現金就有8億。
薩達姆無視人民痛苦,甚至通過武力鎮壓反對的老百姓。
甚至在第二次海灣戰爭爆發前,美國還在要求薩達姆和家人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就可以停止攻擊,但薩達姆不予理會。
到美軍進攻之前,伊拉克人民早已受盡了窮困,沒有人願意支持薩達姆,包括軍人。
第二,實力懸殊,沒辦法作戰。
在10多年前,伊拉克軍事力量非常強大,是阿拉伯世界第一。
西方評估,認為當時伊拉克軍隊大體相當於華約二線軍隊。
然而,這樣的伊拉克軍隊也被美軍一錘子砸爛。後期,伊拉克軍隊丟棄重武器,徒步逃走或者直接投降。
十多年後,伊拉克軍隊空軍幾乎沒了,陸軍重武器不是被擊毀就是老舊到報廢,實力還不到當年二三成。
相反,美軍實力卻有極大提高。比如第一次海灣戰爭,美軍使用的精確制導武器僅佔8%,此次超過80%。
十多年尚且打成如此,現在還怎麼做戰?
誰願意去送死?
第三,薩達姆先開溜了。
2003年3月20日第二次海灣戰爭剛剛開打,美軍第一波就進行斬首襲擊。
薩達姆當天就逃走了,從此音訊全無。
失去領袖的伊拉克軍隊,基本沒有發生過激烈抵抗,聞風而逃。
聯軍基本是行軍,作戰也只是零星的。
美軍地面部隊在戰爭初期可以長驅直入,一路無阻地直抵巴格達城下。並且在初期以每小時30-40公里的速度推進,到第四日清晨已經向北推進240公里。
整個戰爭中,美軍和英軍只傷亡100多人。
薩沙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人數達到14萬人,其是薩達姆手裡的一支最為精銳的部隊!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而就是這支薩達姆領導的精銳部隊,在2003年美軍發動伊拉克戰爭不到2周後,就全面失敗,美國率領的聯軍部隊利用空中力量就進這支伊拉克最為精銳的部隊“打垮”。
但事實上雖然伊拉克共和國在開戰前號稱比美國聯軍部隊還多,並且士兵都是軍種精銳,作戰經驗豐富、專業素養好、可以進行大規模進攻和防守,並且在20多年裡一直薩達姆的最為忠心的部隊,但這隻最為“忠心”的部隊,基本上在伊拉克戰爭起降一槍沒放,就全面投槍,甚至美軍聯絡了多名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高官,直接反水叛變,加入到打擊薩達姆陣營當中。這估計令薩達姆都沒有想到的事。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最初只接受來自薩達姆家鄉提克里特的人參軍,但隨著兩伊戰爭開始,薩達姆開始大規模利用遜尼派軍官、士兵加入。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一直都是精銳著稱,其薪水也遠超過伊拉克一般士兵,包括入侵1990年入侵科威特,也是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一馬當先。而美國率領的多國聯軍打擊伊拉克的時候,就是擔心共和國衛隊的實力,其在海灣戰爭中至少擁有800輛T-72和600多輛T-62坦克,共和國衛隊是一支強悍的地面裝甲力量
並且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基本實力還有,薩達姆將這支精銳就部署在巴格達-提克里特-納傑夫,遜尼派三角地,禁止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參與前線戰事,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伊拉克共和國主體實力安全,但是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至少部分仍然忠心的伊拉克共和國放了幾槍,但是在美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大批F-15戰鬥機威脅恐嚇下,瞬間土崩瓦解,美軍強悍的空襲徹底打垮了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抵抗的信心,最終大規模反水,背叛了薩達姆!
出鞘
伊拉克戰爭前,薩達姆號稱擁兵百萬,這裡其實大多數都是由民兵、治安人員、警察等組成的準軍事部隊,另外還有常規的野戰部隊,扣除這些,剩下的14萬共和國衛隊才是伊拉克的核心力量,這裡集中了伊拉克最好的武器裝備和補給,享受著薩達姆賦予的優越待遇,這在物資匱乏的受制裁時期尤為重要。
而共和國衛隊裡的特別衛隊,更是精銳中的精銳,絕大多數來自老薩的故鄉提克里特,同時也是復興黨黨員和遜尼派教徒,對薩達姆個人的忠誠度極高,他們擁有軍隊裡最高的待遇,過著伊拉克中上層的生活,可以說薩達姆對他們非常好了。
但是,伊拉克戰爭打響後,不管是衛隊還是特別衛隊,遇到美軍入侵,除了麥地那師,全軍幾乎沒有做任何像樣的抵抗,幾乎到了一觸即潰、望風而逃的地步,以至於薩達姆在逃離巴格達前,下令將共和國衛隊高級指揮官塞夫·埃丁·阿爾拉維將軍,以示懲罰。
薩達姆被抓獲後,美方審問人員在與薩達姆的對話中,提到了這個問題。
美國人問:為何美軍沒有遭到正規部隊抵抗?共和國衛隊為什麼大舉潰敗?軍隊現在藏到哪去了?
薩達姆:我的將軍們主動放下了武器……就已做好投降的打算!他們拋棄了坦克和地面重型武器,唆使士兵逃亡……自己躲在掩體裡準備投降!軍隊的大舉潰敗使我目瞪口呆。4月8日,在巴格達陷落的前一天,我槍斃了共和國衛隊指揮官塞夫·埃丁·阿爾拉維……士兵現在都已脫下軍服,化裝成百姓了。
薩達姆至死也認為:自己的部下在關鍵時候成了懦夫,沒有為國家為自己戰鬥到底,這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那些叛徒。
但實際上梳理一下前因後果,其實除了薩達姆認為的原因,還有其他很多因素。
首先就是戰前準備不足,對於美軍入侵倉促應戰,發而使得軍隊徹底喪失信心,不戰而逃。
美軍的厲害,伊拉克人在海灣戰爭時已經深刻領教了,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但是山姆大叔的海陸空的立體攻勢,依然讓伊拉克的士兵們膽戰心驚。
而薩達姆方面,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雖然已經有了海灣戰爭的經驗,但依然還是按照傳統的思路,企圖依靠龐大的地面部隊和堅固的防禦工事,配合防空導彈力量等,準備和美軍打持久戰,結果這支龐大的部隊在第一波美軍的強大空襲後就分崩離析了,最後,連薩達姆都沒法控制下面的部隊了,全亂套了。
雖然薩達姆對於“變節”深惡痛絕,並且經常對軍隊高層進行清洗,但是面臨美軍入侵的危機,很多還是放棄了對他的忠臣,在美軍投來的“美元禮包”下,軍官們紛紛變節,而薩達姆一直矇在鼓裡,他一直對這些來自自己家鄉的軍官們很放心,畢竟,如果這些人他再不相信,整個伊拉克,他也只能相信自己的家人兒子了,但國家的治理,靠一個家族哪夠?
美國人在戰前一兩年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利用各種途徑和渠道收集共和國衛隊軍官們的信息,然後通過各種秘密私人渠道,用大量的美金去收買他們,要求他們在美軍進攻後放下武器,作為報酬,他們不僅能獲得幾百萬、幾千萬美元的獎賞,戰後美國還能送他們去美國定居。
戰前,共和國衛隊的高官們私下開了個秘密會議,他們聯名簽署了一份承諾書,同意美軍進攻伊拉克後帶領自己的部隊放下武器,只有麥地那師的師長拒絕簽署,後來還率部抵抗了美軍的進攻,而其他的諸如漢莫拉比師、巴格達師、總統警衛師等,統統不見了蹤影。
高級軍官的變節也極大地動搖了中下級軍官,整個共和國衛隊的軍官團隊幾乎雪崩式地崩塌,那整個衛隊能抵抗美軍才有了鬼了。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薩達姆實在不得人心,尤其是兩伊戰爭期間,剛愎自用,治軍粗暴,動不動就槍斃和他意見相左的軍官,而烏代和庫賽對下屬也極其殘酷,這使得軍隊上下對這個家族非常失望,在信仰上已經失去了戰鬥的積極性,畢竟,誰願意為這樣的家族在戰場上賣命呢?信仰的缺失不是物質上的豐厚就能挽回的。
喪失民心,喪失一切。
雲中史記
薩達姆這位伊拉克之王實力最巔峰的時候,手下曾坐擁了近百萬雄兵,這百萬雄兵大多數裝備著從蘇聯和我們手中購買而來的武器,戰鬥力在所有中東國家中算是最為強悍的。
而在薩達姆這百萬雄軍之中,有一支部隊的實力是最為精銳的,這支部隊就是伊拉克曾經的共和國衛隊。
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
共和國衛隊最開始的時候士兵人數並不是很多,只有一個師的編制,最開始是被薩達姆開創出來保護自己以及伊拉克各高官們安全的。
作為薩達姆用來保護自己安全、鞏固自己權力的工具,共和國衛隊的士兵選拔非常特殊,如果想要加入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想要成為共和國衛隊的一名士兵,首先最重要的條件必須得是薩達姆的老鄉、是伊拉克遜尼派出身的人才可以。眾所周知,伊拉克是由兩個派系構建而成的,這兩個教派就是遜尼派和什葉派。
在薩達姆當權的時候,伊拉克人口最多的派別是什葉派,單就人口來說,遜尼派是處於劣勢之中的。
不過由於薩達姆是遜尼派出身的,因此他自然就更加偏向於遜尼派,做什麼事情首先考慮的就是遜尼派。
在伊拉克的百萬雄兵中,既有什葉派的人,也有遜尼派的人,他們互相之間在軍隊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而共和國衛隊因為被薩達姆寄予了厚望、被薩達姆當成了核心嫡系部隊來培養,所以在挑選人員的時候就設置了限制,只允許薩達姆出身的遜尼派人進入。
至於這支核心部隊的軍官將領,剛大多數是由薩達姆的一些親戚或者極為信任的人充任,這支軍隊的最高長官直接就是由薩達姆的兒子擔任。
共和國衛隊最開始的時候雖然只有一支師的軍力,但是接下來隨著兩伊戰爭的爆發、隨著薩達姆加大力度地支持擴張,這支共和國衛隊在最巔峰的時候一度擴張到了7個師、14萬人的龐大規模。
除了軍隊士兵人數之外,共和國衛隊所裝備的武器也極為不俗,這14萬人的部隊總共裝備了薩達姆花費數百億美元從各大武器出口國購買而來的先進武器。
單純從裝備的武器來說,共和國衛隊的武器遠遠超出了其它伊拉克軍隊所裝備的武器。
相形對比下,共和國衛隊的武器就相當於殞鐵寶劍,其他普通軍隊的武器則就相當於普通生鐵打造而成的劍,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薩達姆一生所經歷的重要戰爭
薩達姆的一生打過不少戰爭,其中第一場最重大的戰爭就是他和伊朗互相之間展開的兩伊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不算輸,但是從入侵者的角度上來說,他最終沒取得什麼收穫實際上也跟輸差不多了。
第二場比較重大的戰爭就是對鄰國科威特展開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薩達姆手下的軍隊取得了輕鬆的勝利,沒耗費太多精力就把科威特給完全佔領了下來。
而在第三、第四場比較重大的戰爭中,他的結局是慘敗的,正是因為這兩場戰爭的爆發,從而敲響了他的喪鐘。
這第三、第四場戰爭分別就是1990年爆發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
薩達姆在海灣戰爭中的大敗
這兩場戰爭中的敵人都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聯軍,其中海灣戰爭爆發在科威特戰爭之後,在薩達姆攻打了科威特之後,美國等西方聯軍為了把薩達姆從科威特驅逐出去,他們就和薩達姆爆發了海灣戰爭。
原本在和美國開打之前,薩達姆一直滿心以為自己武器精銳的部隊可以和美國周旋一番,但是殘酷的現實卻把他從這種幻想中強行拔離了開來。
在海灣戰爭中,無論是薩達姆那大幾十萬普通軍隊還是他花費巨資打造的共和國衛隊都不是西方聯軍的一合之敵,在美國等軍隊的攻擊下,他們根本就沒來不及對美國人進行太多抵抗,就很快被美國人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如果要說薩達姆這幾十萬普通軍隊和十幾萬衛隊為何在西方聯軍的進攻下潰不成軍,主要原因就是武器的差距以及美國人首度展開的電子信息戰打法。
伊拉克本身是不具備武器製造能力的,他們的軍隊之所以能有這麼精銳的武器,主要是他們靠賣石油賺了不少錢、同時又捨得花重金從其他國家購買武器,因此才裝備了那麼多先進的武器。
在伊拉克購買的武器中,最先進的武器當屬從蘇聯購買而來的武器。
而在90年代的時候,美國所研究、製造出來的武器本身就比蘇聯精銳、強大了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那從蘇聯購買來、算不得蘇聯最頂尖行列的武器,就更不可能和美國人的武器相比了。
在彼此之間巨大的武器差距下,薩達姆的部隊在海灣戰爭中遭遇失敗是並不奇怪的。
還沒等薩達姆的軍隊反應過來,美國就帶領著一眾小弟摧毀了伊拉克的雷達及通信系統,隨即在強悍空軍的配合下,輕輕鬆鬆就把薩達姆的軍隊打得翻不過身來、幫科威特把薩達姆的入侵部隊趕回了伊拉克。
薩達姆在伊拉克戰爭中的大敗
而在海灣戰爭結束後,美國對伊拉克進行了十幾年時間的封鎖,在這十幾年時間中,伊拉克一直賣不出去石油,也無法從國外購買武器來補充自己在海灣戰爭中損耗嚴重的武器裝備。
因此當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的時候,薩達姆手下軍隊的武器裝備實際上還比不過十幾年前海灣戰爭爆發的時候。
十幾年前他們整裝待發都不是美國人的一合之敵,更何況是十幾年後武器裝備損失、破舊了不少的他們呢?
這時候他們就更加不是美國人的對手了。
在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時候,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和其他普通軍隊還沒來得及進行太多的抵抗,就直接淪陷在了美國人的炮火下,薩達姆本人也在巨大的危機下,選擇席捲了十億美金現鈔四處躲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