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興衰:後趙享國三十六年

一、後趙的統治

石勒統一北方大部分地區後,採取了中原徵收賦稅的模式,制定的賦役徵收標準相對合理。在十六國時期,戰爭頻繁發生,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石勒減輕編戶齊民的田租戶調,是難能可貴的。匈奴族喜歡酗酒,而釀酒則會消耗大量的糧食,酒的大量消耗會造成糧食的大量浪費。石勒為了節省糧食,反對匈奴的舊俗,在統治區內禁止釀酒。以百姓剛剛恢復農業的發展,糧食的儲存並不豐富為理由,禁止釀酒,而進行祭祀宗廟在,則是用醴酒代替,數年之內無人釀酒。石勒還經常的派遣官吏去州郡巡視,勸課農桑,鼓勵發展生產。對於對農業的發展有重大貢獻的人,賜爵五大夫。石勒的這些舉動,固然是是為了使統治更加的穩固,但是也或多或少的,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十六國興衰:後趙享國三十六年

石勒在起兵之處有過很多的殺戮,但是對於一些降服他的世家大族,也給予了寬容的態度,逐漸吸收他們進入政權。設置了"君子營",招募名門士族。以張賓為謀臣,任大執法,總管朝政。採用九品中正制選官,在政權中出現了一批世家大族,如河東裴憲、范陽盧氏等。在石虎統治時期又下令免除了關隴地區一些世家大族的兵役,如安定皇甫氏、胡氏,京兆的韋氏、杜氏等,取得了他們的支持。

十六國興衰:後趙享國三十六年

石勒在襄國設立了太學,選拔將佐子弟三百子弟教之,後又設"宣文、宣教、崇儒"等十餘小學在襄國四門,選將佐豪右子弟百人以教之。還下令在州郡設立學官,每郡設置博士祭酒一人,有弟子一百五十人。各地的地主階級子弟,入學後經過三次考試,如果成績優異的話,就可以由郡國推薦到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為官。石勒自己的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是非常的喜歡文學,常常會讓身邊的人讀書給他聽。對過去的歷史事件有著自己的看法,憑藉著自己的政治經驗品品評歷代帝王的得失,有些為政舉措就是效仿前代帝王。

十六國興衰:後趙享國三十六年

後趙政權的建立石虎(石勒侄子)也有很大的功勞,石勒生性殘忍,遊蕩無度,但是驍勇善戰,立有大功。石勒想將鄴城作為都城,將兒子弘鎮守鄴,王陽統領六夷,將石虎調回都城引起了石虎的不滿。石勒稱帝,立弘為太子,以石虎為尚書令、太尉,封為中山王。對此石虎非常的不滿意,曾對兒子石邃說,建立後趙我有很大的功勞,大單于之望實在於我……待主上晏駕之後,不足復留種也。可見在石勒生前,就已經打算在其死後進行奪權了。

十六國興衰:後趙享國三十六年

公元333年七月,石勒去世,太子弘繼位。而國家的權利掌握在石虎的手中,自封為丞相、魏王、大單于。石勒的妻子劉氏與石勒的養子堪密謀誅殺虎,但是失敗反遭殺害。鎮守關中河東王生和洛陽的石郎,也先後起兵,但是相繼被殺。公元334年十一月,廢掉弘自立,代天王職權。石虎不久又殺掉了母親程氏、弟弟石宏、石恢。公元337年,改為大趙天王,公元349年,稱帝。

二、石虎暴虐統治

石虎對國內的統治非常殘暴,對人民剝削兵役、力役負擔都遠超前代。在討伐遼西的時候,大規模徵兵,對有免除兵役特權的家族,有五個壯丁抽調三人,有四個抽調兩人。對於那些沒有免兵役特權的家族,將其家中壯丁全部抽調,這次徵召後鄴城的兵力有五十萬之眾。還大肆的修建宮殿,在長安、洛陽勞役的人有四十餘萬人。徵發青、幽、冀三州,三五發卒,諸州造甲者五十萬。石虎還徵發百姓家中良家女子,十三歲以上、二十歲以下三萬餘人充實後宮,各地官府為討好,搶奪貌美婦人充數。當時的中原地區,人口銳減,生產生活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這時人民已經無法生存,到了忍無可忍的境地,在公元337年爆發了侯子光起義,公元342年,爆發了李弘起義,雖然很快都失敗了,但預示著更大規模反抗到來。

十六國興衰:後趙享國三十六年

石虎將石邃立為太子,但是邃為人殘忍無道,喜歡美人將她們斬首,放在盤子上觀看。後來密謀殺虎,被發現後,虎殺邃,又立石宣為太子。宣的弟弟韜受石虎寵愛,宣命人殺死韜,並且想要殺虎。事情被發覺後,虎殺宣。並且遷怒於東宮衛士十餘萬人,全部發配到涼州。這些將士是從民間徵調過來的,因為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權相殘,卻責備他們發配萬里之外。這些士兵深刻的認識統治階級的殘酷面目,其中的一萬餘人,從鄴城出發到雍城。公元349年三月,反抗後趙的統治,推舉高力督梁犢領導起義。犢稱自己為晉東征大將軍,關中的百姓紛紛響應。石苞從長安出發鎮壓遭到失敗,退守城內不敢出來。義軍向東行,出潼關,破後趙部隊十萬於新安。後來又在洛陽展開大戰,義軍大獲全勝。石虎為了挽救自己失敗的命運,利用姚弋仲和苻洪的兩隻武裝集團去鎮壓,起義最終失敗。但是經過,這次鎮壓起義苻洪、姚弋仲的力量得到發展,威脅石虎政權。

三、後趙滅亡與冉魏興衰

冉閔是內黃人(河南內黃西北),父親瞻。西晉末年政權瓦解,中原大亂一直有反抗存在,其中主要是乞活軍。在乞活軍中,有一支非常活躍的隊伍,是陳午領導的。而冉瞻就是這隻隊伍中的一員。瞻十二歲時,被石勒俘虜,讓石虎將其收為養子,改姓石,瞻的兒子閔為石虎孫。閔勇猛善戰,在早年是石虎集團比較得力的干將。公元349年,石虎病死,後趙政權陷入大亂,大將李農害怕牽連到自己,便跑到了廣宗,而這一帶則是乞活軍活躍的地方,李農和乞活軍建立了聯繫。冉閔在鄴,趁後趙大亂之際,得到李農的幫助下奪得了政權。後趙立國三十一年(319—349),就此滅亡。冉閔建立政權後進行過大肆殺戮,這是不恰當的,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戮,會使得局勢更加動盪。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後,冉閔稱帝,國號魏,定都鄴,並且和東晉政府取得了聯繫,希望能和他們聯合,但是東晉因為冉閔稱帝,而拒絕了。

十六國興衰:後趙享國三十六年

冉魏政權,採取魏晉的老路,穩定世家大族,提拔寒門子弟,只在地主階層方面下功夫,忽視了底層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不肯發動群眾依靠他們。而且因為猜忌殺死了李農,也沒有和李農有過聯繫的乞活軍,未有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的關中地區有著豪強大族,三十餘塢壘,聚眾五萬餘人,但是冉閔也沒有與他們進行聯絡。在政權的內部勾心鬥角,為了利益而相互出賣,並不團結,這些都加速了冉魏的滅亡。

十六國興衰:後趙享國三十六年

冉閔雖然最終消滅了後趙,但是因為連年的戰爭,實力也極大損失。苻健率眾西歸佔據關中,鮮卑慕容氏從遼西進兵幽、冀,蠶食趙、魏,集中優勢進攻冉閔,而東晉政府坐視不理,公元352年,被慕容儁所滅,存在時間僅僅只有三年。當時冉魏政權覆滅後,有很多的百姓不願意再生活在戰亂頻繁的北方,而紛紛南渡向南方的東晉湧去,從河北出發的民眾有二十萬度過黃河,請求東晉政府出兵接應,但東晉政權則是不太關心,沒有很好的配合,使這些民眾遭到其他政權攻擊,死傷殆盡。

參考文獻

[1] 《晉書》

[2]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