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姓氏名字

古人的姓名是怎样组成的呢?常听说“字”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那就以孔子为例来说说。

孔子姓什么?

孔子当然姓孔,名丘,字仲尼。

其实,严格来说,这是不对的。

孔子姓子,孔氏,名丘,字尼。而仲,仅是指他的兄弟排行。

古人的姓氏名字


姓、氏、名、字有什么区别呢?

姓,是指祖宗血缘,氏是其分支。现在的姓,其实已经是氏了。名,是出生满周岁后取的名字。有身份的人,在成年时,要由长辈取一个字,这个字与名,要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同义,或连贯。最早还要专门行冠礼,此时取字,以一个正式的仪式来完成。有身份的人,成年后,他的朋友或晚辈,只能用字来称呼他,称呼名,是极不礼貌的冒犯。只有长辈、上级才能称其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当着君王,提到其他人,即便是自己父亲,也只能称名,否则是对君王的冒犯。

古代最初当然是没有姓的。古书记载的三皇五帝等等,都是母亲得灵异而孕,踩了脚印呀,见了星星呀,然后就生了一个必有大成就的孩子。为什么呢?这是母系社会的遗物。逐渐进入父系社会,有了血缘的概念,有了家族的概念,才开始有了姓。当然,只有尊贵的人,才有必要有姓。后来,传延久了,又开始有了分支,比如,普遍是以所在的封邑为氏,像管仲,就是姬姓,管氏。再如周时就有要求,王或诸侯国君主的庶子,称公子,再下一代为公孙,再往下,就不能算君族了,只是普通贵族,并别取氏,成为新的一支,一般以公子的字为氏。普通人,自曾孙起,就算出了五服,非嫡系子孙不能用姓了,就得取氏,或住处,或职业,或国别,传衍下去。

在远古时,有个女人,叫简狄,与女伴沐浴时见一黑鸟下了蛋,简狄吃了,就有了孕,生子契。契因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赐子姓,契就姓了子。子契的后代子天乙就是成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商朝的国姓就是子。

商朝倒数第二个天子是帝乙,帝乙三个儿子,老大叫微子启,老二叫中衍,老幺叫辛。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其母亲生老大老二时还是妃子,立为夫人后生了辛,所以老三反成了嫡子,继承了王位,就是商纣王。

微子启向以贤德著称,周灭商时,主动向周武王献城投降。后周成王时,被周公封为诸侯,建宋国,传承子姓香火。微子启传位于弟中衍。其后代有一庶支,因亲尽而立为孔氏,亲尽就是出了五服。孔氏后代有孔父嘉,曾为宋国司马,掌军权,被太宰华督杀,其孙孔防叔受华氏所逼,逃奔鲁国。在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古人的姓氏名字


叔梁纥本娶鲁国施氏,这是鲁国姬姓大族。但施氏生了九个女儿而无子,叔梁纥又娶妾,妾倒是生了儿子孟皮,但孟皮又有残疾,叔梁纥气不过,又求婚于颜氏,娶了颜徵在。因叔梁纥这时已年过六十四,超过了周礼可以娶亲的年龄,被视为非礼,所以史书上记为野合。这个野,可不是野外的意思,是不合六十以后不能娶的礼。叔梁纥为求有个健康的儿子,祷于尼丘,后来果然生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因此取名为丘,字为尼(古时男子一般及冠而字,就是年二十时才取字)。因前有孟皮,孔丘行二,按孟或伯、仲、叔、季的行次,尊称孔丘为孔仲尼。孟和伯,都是老大的意思,一般说,伯,是嫡出,孟是庶出。

所以,孔子是商王后裔,子姓,孔氏,名丘,字尼,尊称仲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