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看《封神榜》都同情截教,截教不是反派吗?

歌星王司徒


《封神榜》以历史上的周朝取代商朝为背景讲述的一段神话小说故事,小说的重点自然也是双方的战争,然而这并非一场简单的改朝换代战争,在战争的背后还有辅佐周朝的阐教与辅佐商朝的截教之间的较量。

阐教就是我们熟悉的哪吒、杨戬这边,是以原始天尊为首的一个教派,而截教就是在反商过程中呈现出的“反派”,这些“旁门左道”以通天教主为首的教派。

其实,两派本来没有这么大的矛盾,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也都出自鸿钧老祖传承的道教,二者在核心教义上是一脉相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双方的教义发生冲突,最后在商周大战中逐渐凸显出来,作为读者,一开始我们自然是以纣王残暴不仁,应该被推翻,辅佐西周的阐教人物都充满了正义感,而那些还为商朝卖命的人,都是违背历史趋势的大坏蛋,每一次阐教的人把截教的人打得落花流水我们都拍手称快,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却发现,故事的真相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截教也并非都是坏人,而阐教也并非都光明磊落。

封神榜是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共同商议的,在议定之后,通天教主便严格管制门下弟子,不允许他们下山,而阐教的元始天尊却不断派自己的子弟下山,经常以抱团的方式,群殴截教弟子,致使截教虽然比阐教强,却被各个击破。除此之外,元始天尊经常亲自下场,以大欺小,导致通天教主没有意识到阐教的险恶用心,最终坐以待毙,被打败。

而在具体作战的手段上,截教虽然被看作是邪门歪道,在大多数时都能够做到光明正大的交战,希望以实力高低决出胜负,相比之下,阐教的人却先是以正面交手试水,一旦打不过,就开始请援军,或者采取暗算等手段对待截教分子,可以说,截教门人大多数都遭遇过阐教的暗算,这显然是不光彩的。

阐教之所以会让人产生反感,是因为阐教本身主张仁义,一副道貌岸然高高在上的形象,做的事却是用见不得人的手段,遇到事情也并不讲道理。

比如哪吒与石矶娘娘之间的恩怨,太乙真人教哪吒练习射箭,结果因为箭的威力过大,一不小心射出几千里远把石矶娘娘的弟子射死了。按照神仙界的规矩,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于是石矶娘娘就要拿哪吒偿命,结果哪吒跑到太乙真人处,石矶娘娘就来找太乙真人要个说法,阐教收徒一向是严格选拔,每个徒弟都重视的不得了,结果自然是护犊子,不肯交人,反而拿元始天尊来压石矶娘娘,让石矶娘娘去找元始天尊评理。

对此,太乙真人还说,“哪咤乃灵珠子下世,辅姜子牙而灭成汤,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就算伤了你的徒弟,乃是天数。”你看看这个道理讲得硬不硬,明明杀了人不肯道歉,反而说是天数。

石矶娘娘自然气不过,就与太乙真人打了起来,结果太乙真人一点都不觉得理亏,还用火把石矶娘娘给烧死了。

再比如哪吒大闹东海,本来就是用法宝搅了人家的清净,东海的人上来阻止,结果哪吒就把龙王三太子的筋给抽了,哪吒这么顽皮,他的师傅,他的父母难道不知道吗?

也许在以前的三观中,大家还能接受天命观念,认为哪吒杀了敖丙就是天数,然而现在人的思想都得了解放,更喜欢去年夏天热播的电影《哪吒》里面喊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人生观,自然对阐教的说教反感,而且阐教是相当双标,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宽松。

相对于阐教的不讲理,伪道统,截教虽然给人一种邪门歪道的感觉,但是有些话却摆在明面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攘攘皆为利往的利己观也符合现在人的观念,人活一辈子真实一点没有关系,还是要怎么舒服怎么来,而不是做一个虚伪的伪君子。

正因为如此,小时候我们喜欢的阐教,现在变得让人讨厌了,而小时候讨厌的邪门歪道,现在对他们却有了更多的同情心。也许,说不定我们也是“邪门歪道”那一类的人,而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那样的根正苗红的一类人呢?


史论纵横


所有看《封神榜》的人,肯定都同情截教啊,没办法,通天教主和截教中人,太实诚了,最遵守规则,所以,截教最后,死伤散和被收了七七八八,剩下几百个人,跟无当圣母离去了。

首先,截教不是反派。封神榜中,也没有反派,而是三教(人道教、阐教和截教)众仙历杀劫呢,同时,昊天大帝向三教要人,为他的天庭服务。

而所谓的周大兴商灭亡,商朝,也不是反派,反而,周朝臣反君,反而是逆贼。但圣人们要这么干,那就得干。

其次,截教的人,太实诚,太守规则了。第一,抓到阐教人了,不杀,关起来;第二,绝对不以大欺小,更不会圣人直接跟仙人们打。反面阐教,就太无耻了:第一,直接杀;第二,杀不过,找师父;师父不行,直接让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来;这也不行了,再找外人西方教的接引和准提来。简直无耻到不要不要的。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天庭神位,全归了截教。看似截教大败,但其实,截教门人,在天庭和西方教(后来的佛教)中,占据了主要。

这也使得,几百年后,人道教和阐教,变成了打酱油的二流势力;而截教,以某种方式,重新强大了。


董江波


原本没有想过回答这个问题,却因为我对这个问题的一条留言,顶撞冒犯了一个文化领域大佬,并因此被拉黑。起因是我并不赞成站在道德的高地上简单粗暴地对所谓反派进行彻底否定。

就好比《封神演义》里的截教,之所以受人同情,并不是因为读者是非不分,善恶不辩,而是读者经历了生活、对于人性的善恶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不再以非黑即白的态度去审判历史人物,臧否小说形象,这恰恰是内心成熟的标志。

回到问题中来,截教为什么作为反派反而受到读者的同情和喜欢?

原因很简单,因为读者的心理投射。鸿钧门下三大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自立门户,创建了道教阐教和截教三大门派,这三个门派对应现实生活恰恰就是精英和草根之别。

阐教十二金仙根正苗红,血统高贵,道教更是圣人云集,唯有通天教主有教无类毫无保留地进行普及教育,飞禽走兽、妖魔鬼怪乃至一块石头都可以修炼成仙。

这就好像阐教、道教是哈佛剑桥,而截教是蓝翔技校,毕业出来开推土机的拿的工资和剑桥海龟白领一样多,那么截教当然受人欢迎。

现实中读者把自己代入三教,却在截教中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在他们心中,阐教就是壁垒森严的名校、就像门槛极高的大城市,处处透着对草根的不友好,而截教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因此他们喜欢截教,同情截教。这就是社会心理层的基础。

况且截教弟子团结互助、有情有义,其中有恩爱夫妻,有替友报仇的师兄弟,闻太师忠肝义胆,匡扶正义,明辨忠奸、赵公明行侠仗义,江湖道义,就连苏妲己狐狸精之所以作恶,也是受命于女娲,而并非其自愿所为。

相比之下阐教教徒在许仲琳的笔下一个个都是高大上的伟岸形象,他们似乎替天行道,但是大多诡诈无情,手腕强硬,缺乏人性的温暖,善于权谋而缺少真情流露,比如父子相残的哪吒,师门倾轧的申公豹,正派人物陆压道人的钉头七箭书阴险歹毒,不像是正派所用。这大概就是伟光正的圣人应该有的姿态?总而言之,现实生活中这类人物不受人待见。

说这些无非是想告诉这位大佬:饱读书籍是好的,但是更要读懂人性。要深度了解读者为什么爱反派?切莫站在圣人的高度,去审判和指责读者同情心泛滥、三观不正、是非到底败坏。小说毕竟是小说,看得不仅仅是正反善恶,更是品出人生,您说对吧?


西双版纳的茶花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封神榜并没有去定义正派和反派。从这个角度去阅读封神榜就说明读者并没有真正读懂这本书。

其次,封神榜的主题不是为了宣扬邪不胜正,而是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神仙系统。以周代商只是整个故事架构所需的一个历史背景而已。

中国古代的神仙谱系比较混乱,来源复杂不成体系。除了上古神仙系统以外,还有道教逐步成型以后所形成的修仙系统,各地民间信仰所形成的地方神明系统。神仙谱系不完整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使得道教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对当时的所有主要神仙进行一次系统化的梳理,界定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地位。

明代中晚期的时候,道士许仲琳以小说形式创作的封神演义完成了这样一个工作。在封神演义当中,他完成了上古神仙系统和道教神仙系统的完整对接。这对于道教统一神仙系统,进行宗教信仰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无论是阐教还是截教,其实都是依天命行事,并没有正邪之分。封神演义当中宣扬的是宿命论,一切在一开始就已经被写进了封神榜之中,后续的个人努力是徒劳的。而一旦所有事情都已经被注定,那么无论之前的形式是善还是恶,本质上都不再具有了可以考评的性质只能是被认为是推动历史所必须的一种行为。所以无恶不作的纣王也可以在死后被封神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读者在阅读当中形成的个人情感,不一定和作者在写作时候的思想倾向一致,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西方的文学理论当中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常态。有人将这称为读者对于文艺作品的再创造。有人为落败的一方鸣不平,指责阐教其实更为虚伪,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作者本身也没有将其视为正义的一方加以全面正面的打造。但是这种解读,流于表层没有能够深入的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在深入分析的时候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用户4325101516


首先指出,在历史上的商周时期,我国什么教也没有。道教由张道陵创于汉朝,佛教始行于唐朝。《封神演义》中的佛教(西方教主),阐教(光明正大的道教),截教(原为皆教~~不论人和动物都可参加的属于左道傍门之类的教派)。书中的这些教派,都是作者(许仲琳)为借助武王伐纣这段历史,虚构的一段,以申公豹与姜子牙的恩怨为引线,进而展开了一场阐截两教弟子的大厮杀,最终演绎了一封神大战!也成为人们瓜田李下谈论的话题!〇〇,由此可知,《封神演义》中的阐截两教没有哪个是绝对正确的,也不能说截教就是反动派。至于有些人同情截教,很可能认为截教门人有造反精神。我看此书认为截教并不是反动教派,我们从截教第子的死亡中,可总结出的教训是,凡做事不可争强好胜!古云:〈事非皆因多开口,烦恼都是强出头〉。凡截教门人遭杀戮者,大都是觉得自己有些道行,有点法术,有几样法宝,而不知人上有人,山外有山。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比如,赵公明,三仙岛的三霄女,余元等等。死的很不值!关于为什么截教如此庞大道行也不低,为什么残败,那全是作者安排的!他不这样写,武王能灭纣吗?武王若不能灭纣就不符合历史。因此必须这么编!所以看神话小说,就是看热闹,千万别当真,也千万别叫真!


张永科38


因为截教有教无类 教徒不论出生更重能力 教徒待着江湖气崇尚个人主义人味更足


吃白菜的虎


因为截教比较爱护小动物!


若水157013550


你都已经说是邪教了。怎么会是正派。正派当然是善教。

名字是原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