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志愿红” 温暖这座城

集结“志愿红” 温暖这座城
集结“志愿红” 温暖这座城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鸿锁走访慰问志愿者

集结“志愿红” 温暖这座城

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

集结“志愿红” 温暖这座城

走访看望参与疫情防控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

集结“志愿红” 温暖这座城

“莆公英”党员志愿服务应急队

集结“志愿红” 温暖这座城

志愿者搬运疫情防控物资

三月春暖,美丽莆田,“红潮”涌动,热潮澎湃。

疫情防控还未结束,复工复产接踵而至。市委文明办再度吹响“集结号”,一系列围绕“疫情防控、助力复工”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铺开。特殊时期,勇担特殊责任,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在“雷锋月”践行雷锋精神,助力企业共克疫情难关,向复工复产达产满产发力,力争让经济社会发展和抗疫大战“早奏凯歌”。

那抹最明亮的“志愿红”,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是全国文明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封倡议书

文明护航复工复产

3月雷锋月,今年因为疫情,注定不一般。

“疫情防控是命令,复工复产是责任。全市各级文明单位,既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力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文明创建表率作用,用心用情助复工,落细落实抓复工,创新创造促复工,合力合为保复工,放心安心稳复工……”在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一封《防控疫情走前头 复工复产作表率》信件从市委文明办发出,号召各级文明单位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全力助推复工复产。

响应号召,市县区财政部门先“跑”起来,面对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难题,送政策、解难题、稳信心,并投送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保险赔偿限额按复工人数分30万元、60万元和100万元三档,全额由市财政承担。疫情防控期间用工难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市人社局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企业的专门运输,为企业给予一次性用工服务奖补、春节期间连续生产补助、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用工补贴。实施线上“春风行动”招聘,解决企业员工短缺问题。推动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市发改委多维驱动解决返岗难、用工难、配套难,出台资金扶持政策,细化员工返岗、健康检测、物资保障等安排……

两手一起抓、两战一起打,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勠力同心,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为我市“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市委文明办添薪续火。一场“践行雷锋精神,同心战疫·同力复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拉开序幕。

当日,在市委文明办统筹安排下,“莆公英”志愿服务队,荔城区、秀屿区、湄洲岛、山亭镇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仙游县、城厢区、涵江区、北岸等妈祖志愿服务支队在我市多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火车站、文甲码头、汽车站、公园广场,志愿者们巡查卫生、分发传单、劝导随地吐痰,为复工复产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

眼下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特殊时期,解决企业员工“舌尖之忧”,才能确保防控和生产两不误。市委文明办联合市商务局开展“使用公筷公勺 共创餐桌文明”活动,倡导使用“公筷公勺”,避免避免因用餐导致的疫情传播,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单位食堂要做使用“公筷公勺”的示范者,采用分餐分食制,鼓励自带餐具,错峰就餐。餐饮场所要做使用“公筷公勺”的推动者,主动为客人提供公筷公勺,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广大市民要做使用“公筷公勺”的推广者,主动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光盘行动”,杜绝浪费,让“小餐桌”带动“大文明”。目前该项倡议已发出,培育全民健康生活理念、养成文明好习惯。

一支志愿队

“红马甲”活跃一线

回顾年初,新年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博弈中拉开序幕。疫情来势汹汹,市委文明办主动担当作为,迅速集结志愿者力量,助力抗击疫情。

群龙无首难治水。市委文明办在“莆公英”志愿服务队成立“莆公英”党员志愿服务应急队,统筹协调全市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面对医疗物资搬运人员紧缺问题,“莆公英”党员志愿服务应急队向全市发出招募令,招募了430名志愿者,协助防疫指挥部调配医疗物资。 面对网络上流传的不负责任信息,发动全市546支志愿队伍发挥网络阵地作用,扩大科学普及,传播正能量。作为志愿服务“排头兵”,引领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生力军作用,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及科学防控知识普及等,并开通莆田市志愿者服务专线,与12345平台衔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树立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信心,维护社会秩序安全。

召必来、召必战。莆田市妈祖志愿服务总队蓝天应急支队组织30名队员志愿者分为宣传组、消杀组、慰问组,服务疫情防控工作。1月30日起,这些“蓝朋友”活跃在全市各地,为群众义务发放口罩,同时配合交警,排查高速出入口来往车辆,为车上人员量测体温,严把疫情防控关。在全市所有镇街杀菌清洁,还群众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他们还把PT新生代群友募捐来的2万多元善款,购买了牛奶、八宝粥、方便面等食物,慰问驻守一线的交警、环卫工人等防疫工作者。

蓝天应急支队只是我市志愿服务队服务疫情防控的一道缩影。在“莆公英”党员志愿服务应急队的引领下,爱心义诊志愿服务支队勇当志愿服务“主力军”,勇敢逆行,用生命保护着更多生命。党员志愿服务支队,践行初心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政法平安志愿服务支队,全力守护一方净土、保护一方平安。金盾志愿服务支队,勇当城市“守门人”,筑牢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青春建功志愿服务支队,勇当青春志愿“突击队”,冲锋在前,彰显新时代新青年的热血担当。莆阳巾帼志愿服务支队,凝聚“她”力量,满城绽放“巾帼红”。关爱职工志愿服务支队,作为战“疫”工作者的坚强后盾,竭诚服务,用关爱筑起一道安心的屏障。电力义修哥志愿服务支队,担当城市“追光者”,守护城市光明,点亮“疫”线希望之光……

广大志愿者没有防护服,只有一件红马甲,一只普通口罩,他们劝诫别人居家防疫,自己却奔波在抗疫一线,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奏响一支支激励人心的抗“疫”志愿之歌。

在荔城区,镇海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化身为代购员、代跑员、服务队,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孤寡老人、行动不便者及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志愿者林娟说,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社区志愿者多做一分,疫情风险就会少一分。而在仙游县,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城厢区,志愿者们录制本地方言广播防疫顺口溜和快板书,“接地气”的防疫宣传语让群众入脑入心。在涵江区,志愿者们在4个高速入口及入涵路口卡点协助民警开展入涵人员的体温测量、信息登记、车辆引导等。在秀屿区,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为六类人群提供适宜的心理健康宣教和危机干预服务。在北岸,7名志愿者响应号召,加入全市首批返乡医护专业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奔赴“疫”线支援辅助。在湄洲岛,187名网络志愿者积极参与网上舆情的管控和引导工作,引导群众树立战胜新冠肺炎病毒的信心和决心。

乐于服务,架起“连心桥”。“莆公英”党员志愿服务应急队开通“志愿服务直通车”,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群众居家生活需要及社会治理,创新推出“线上+线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线上开展政策普及、居家运动、教育辅导、舆情引导、公益宣传、心理疏导、寻医问诊、文艺战疫、公益捐赠、法律咨询等10项志愿行动。线下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应急辅助作用,以“阻控疫情 志愿同行”为主题,组织防控知识宣传、医疗物资调配、协助排查防控、环境清洁防护、生活用品代购、交通秩序维护等,打通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向上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批共产党员

主动担责践行使命

疫情当前,冲锋在前,市委文明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领导率先垂范,干部下沉一线,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当好社区平安“守门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对于党员干部王建伟来说,今年春节注定不一般,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他放弃休假,带队驻扎凤凰山街道新塘社区展开一线防控。

身为创城办负责人,他意识到,疫情防控也是我市创城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考验,防控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创城工作成效。2月5日,他第一时间响应市委组织部疫情防控工作号召,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社区人口密集,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点。”王建伟认为,文明创建与疫情防控相辅相成,应该两手抓,两不误。他把创城机制运用到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上,带领创城队伍,下沉一线,加入新塘社区临时党支部成立的党员突击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上午8点起,在凤凰别墅山庄路口,他与队员们坚守执勤,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检测人员体温等,当好社区疫情防控“守门人”。

“牢记职责使命,坚守岗位阵地,他从创城办机关干部转化成一名的志愿者,义无反顾逆行,为疫情防控贡献心力。”提及王建伟,同事们赞叹道,在此次防疫工作中,他还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了解社区居民诉求,及时解决问题,倾力为民服务,促进社区的文明和谐,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市委文明办带头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带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身抗疫洪流,护航复工复产,志愿服务网络越“织”越密。汇聚爱心力量,筑牢坚定信心,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展示妈祖大爱精神、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