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一)


【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一)

一、阅读方法指导:

1、第一步:读文题。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

2、第二步:读问题。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3、第三步:读文章。

  • 第一遍:仔细阅读,标出重点词语,重点句子;
  • 第二遍: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 第三遍:准备答题,对涉及问题的段落细读,用简练的语言作答(答题时还需审视标题)。请牢记三遍阅读法。

二、阅读专题训练:

信 任

(1)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我最敬重的人。

(2)我上高中的时候,是个谁都不喜欢的"刺头"。那时的我没有什么理想,没想过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惯于 ,喜欢交 的朋友,也常常惹点事,只是靠着自己多少还有点儿的 维持着学业。

(3)对于我的 ,父亲曾无数次地教训过我,有时甚至是拳头加棍棒。可是,说实在的,我那时真的看不起他——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整天穿着沾满油污的衣裳,拿着把小锤,从这辆列车钻到那辆列车,敲敲这,听听那,既没有权,又挣不了几张"老人头"。有一次,在他对我发了顿火后,我鄙夷地看着他,说了一句:"你真窝囊!"他一下愣了,然后就是茫然失措。

(4)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

(5)我很残忍,但是我胜利了。从那以后,父亲很少过问我的事,我的日子越发放纵、惬意,但乐极生悲,一场灾祸突然降临到我的头上。一天中午,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去打饭,其中一个与高年级的学生吵了起来,对方一下子拥上好几个人,我们眼看着好哥们儿要吃亏,就一拥而上。争斗中,不知是谁用刀子把对方一个人扎了,正扎在腿上,鲜血淋淋。几个人见势不妙,一个个都跑了,就剩下我还在与对方拚命,结果被闻讯赶来的校保卫科的人抓个正着,于是,我也就成了拿刀行凶的第一嫌疑人。

(6)很快的,我被带到了校保卫科,我的那几个哥们儿也相继被找来,他们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动了手,事情似乎也有了定论,拿刀行凶的就是我。我愤怒不已,恨自己看错了这些所谓的朋友,交错了所谓的哥们儿,然而我越是为自己辩解,仿佛越是在说谎。

(7)由于拒不交待,当天晚上,我被带到了校长室。校长室中坐满了人,教务处主任、学生处主任、班主任……在众人中,我也发现了形容憔悴的父亲。

(8)班主任先发话了,他脸色铁青,指着我语无伦次地大骂了一通,然后是保卫科科长、教务处主任……我偷偷抬眼看了看父亲,他似乎显得异常平静,是啊,他早就对我绝望了,也许发生这种事是他早就预料到的。我后悔了,也害怕了,我觉得自己就像被扔到了一个荒岛上,没有人是我的朋友,没有人信任我。

(9)终于,校长发话了:"事情就是这样,你拿刀扎伤了人,还拒不承认。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人都清楚,你的父亲也在这里,我相信他现在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事实上,我们非常欢迎你离开这里,如果你还嘴硬,现在就卷铺盖走人!"

(10)就在这时,父亲从角落里站了起来,他走到我跟前,我只等一个巴掌落到我的脸上,可他并没有打我。"抬起头来!"他把我的脸扳正,瞪着我,仿佛要看穿我的灵魂,"告诉我,是不是你干的?"

(11)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他叹了口气,目光也变得柔和了。他替我擦了擦眼泪,转过身来对众人说:"我生养的儿子,我最了解。他会打碎玻璃,会跟别人打架,会与老师顶嘴,但是拿刀子扎人他绝对做不出来。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他给我整了整衣裳:"儿子,我相信你!咱们走,这里不要你,咱们到其他学校去,就是所有学校都不要你,我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你!"

(12)也许是父亲的那番话起了作用,学校开始重新调查,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我最终没有被开除。从那以后,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一年以后的高考,我以全校总分第三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以后的人生风雨中,我丝毫不敢有任何厌倦、愁苦、懈怠,因为父亲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与了我信任,我唯一能回报他的,只能是勇敢、诚实、正直地做人。 ——冰子《扬子晚报》

1、请将以下四个词语分别依次填入第⑵、⑶段的空格处。(只填字母)(2分)

A.不三不四 B.玩世不恭 C.自由散漫 D.滑头聪明

2、根据第6段——第⑾段的内容,文章作者除了描写"我"被父亲信任以外,与此同时还写了周围其他人对我的态度,如: , 等等。联系文章结尾部分的内容,更加突出了父亲的信任给我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是: (2分)

3、第⑷段中,"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的原因是

(1)

(2) (2分)

4、如果将第⑾段画线句"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改为"我摇摇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2分)

5、读了文章,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就"信任"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1.自由散漫;不三不四;滑头聪明;玩世不恭

2."我"被哥儿们"出卖";"我"被老师们冤枉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并且懂得了该做怎样的人。

3.(1)为儿子的不懂事而担忧;(2)为如何教育儿子而伤神。

4.与改句相比,原句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更能表现出"我"当时内疚、害怕、无奈的心理,从而更突现后来被父亲信任后的对我的巨大作用——"我变了一个人"。

5.可以从两个角度:"信任"和"被信任"。文中的父亲在儿子最无助的时候给与了自己儿子充分的信任,由此帮助了陷于困境、无法自拔的孩子,更给孩子迷惘、混沌。

hold住母亲的生命

①记不清这是母亲最近几年来第几次住院了,这次入院是在她刚出院不久又因病情危重重返病房的。病中的母亲时而昏睡,昏睡中常常喃喃自语,轻轻呼唤着"妈妈";时而又不由自主地撕拉被单。尽管吊着"肺脑活剂",输着氧气,可母亲仍然张着嘴大口喘气,脸色青紫。每每到下半夜常常有痰堵在喉咙咳不出来,这时会全身抽搐,嘴唇铁青,我们只好奔走呼叫,医生用吸痰机吸出痰来,母亲才又转危为安。如果这世上有阴阳两界,母亲不知在这边缘上挣扎过多少回了。

②前日上午,医生查房结束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郑重地对我交待:"你妈妈病情已相当严重,你要有思想准备。"我深知"思想准备"意味着什么,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医生急忙安慰我说:"目前还有一种药,堪称'原 子 弹',这也是最后一招,不过,能否有效,得看各人对此药的适应,不知你们是否用?如用,一是价格昂贵,二是需院方审批,三是对人体有副作用。"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于是,用上了抵御病魔的"原 子 弹"。六天后,母亲终于又醒过来,能和我们说话了。

③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妈妈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我是家里的老生子,生我那年母亲已三十七岁。母亲那时体质就不好,由于体力不支,抱我都很困难。后来听大人们讲,母亲总是把我放在胳肢窝里半抱半夹地走路。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的腰就是弯的,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母亲说是疼弯的。是的,是疼弯的,后来我懂事了,知道那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常年的劳累而导致的驼背。母亲常年有病,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体质越来越差,瘦骨嶙峋,每天还要佝偻着身体,忍着疼痛默默无闻地做着农活和家务。皱纹悄悄地爬满她那日渐苍老的脸,记得我小的时候总是趴在母亲背上给她拔白发,直到有一天再也不能拔了,因为渐渐地白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黑发。

④正如有一篇文章写的那样:小的时候,遇到事情,总是说问问母亲该怎么办,那时候最崇拜的是母亲;大一点的时候,遇到事情会犹豫,不知母亲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怀疑母亲的见识;再大一点到叛逆期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再想找母亲说了,因为觉得母亲已经out了;到老了,经常慨叹,要是母亲还在,就能问问她老人家该怎么做了,可惜已经不太现实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决定,在记下这些点点滴滴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⑤作家苏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母亲动手术后的某天,我在去医院的路上顺便拐进邮局,买了一本刚出版的杂志,上面登载了后来给我带来好运的文章。现在,我常常想起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想想就不敢再想了,因为我害怕我的好运最终给母亲带来了厄运,当我在我的文学路上'飞黄腾达'的时候,我母亲的生命却一天天黯淡下去——我无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害怕这种因果关系。"反之,如果说上帝能让我的厄运给我的母亲带来好运,我情愿忍受命运的折磨,hold住母亲的生命。

1、文章题目中的"hold住"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3分)

2、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4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唏嘘中回忆了哪些难忘的往事? (3分)

4、任选一句分析带点词所表达的感情。 (2分)

(1)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

(2)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妈妈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

5. 文章结尾引用作家苏童在一篇文章中的话有何作用? (3分)

参考答案:

1 坚持住、保持住的意思。(1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不惜一切代价维持住母亲的生命,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意对即可2分)

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2分)。 准确具体地描写出母亲被病魔折磨的痛苦。(2分)

3. ① 妈妈艰难地抱我。② 妈妈忍痛做农活。③ 我给妈妈拔白发。(意对即可,3分)

4. ① "忙"写出了我和大姐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为延续母亲生命的急切之情。(答出急切心情即可) ② "拥"写作者对这份来之不易可能稍纵即逝的亲情的珍惜。(答出对亲情的珍惜,对妈妈的依恋即可。) (2分)

5. 子女走在成功的路上,母亲却日渐老去(1分);生命日趋黯淡,自然地表达出作者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表现了对亲情的珍惜之情(1分);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 (意对即可)(关键词:子女成功、母亲老去、珍惜亲情、深化主题)

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1.那是我人生中苦不堪言的一年,高考落榜的痛苦,让我一度想到了自杀。我辜负了家人对我的期望,那些日子,我溺在负疚的潮水里,不能自拔。我抱怨上天的不公,自己多年来的寒窗苦读,却得不到一点回报。

2.为了让我散心,父亲特意请了假,让我陪他去钓鱼。我还不知道父亲会钓鱼呢,我们来到郊区,看到广阔无边的原野,看到一簇簇野花尽情地绽放,舞动着城市里没有的妖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大自然的清新暂时吹散我心头的阴翳。

3.钓鱼的地方有一棵果树,上面结满了苹果。但那棵果树很高,那些高高在上的苹果,令我只有仰望的份儿。

4.看我蹲在那里望身后的苹果树,父亲知道我是馋那树上的苹果了。就递给我一根树枝,对我说,A、蹲着是永远吃不到苹果的,为什么不站起来去试试?

5.我犹豫了一下,但终究还是站了起来,走到那棵树下,拿那根树枝使劲地去够树上的苹果。费了半天劲,终于被我够下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我捧着它,兴奋地向父亲跑去。

6."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父亲看似漫不经心地说,B、"但首先是,你要站直了,只有挺起了腰身,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7.父亲的话,让我顿开茅塞。是啊,活着,人生就会有种种不容易,正是因为这份不容易,阳光才显得格外耀眼,绿叶才衬得格外鲜嫩。那些不容易,是命运赐给我们的苦难的盐,它可以为我们补充坚强的钙质。

8.偶尔会有阴天,或者大雨滂沱。但太阳终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脸。一个合格的人,要像那棵顽强的向日葵那样,不能因为太阳的短暂缺席,就低下仰望的头颅。

9.我听明白了父亲的话,也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和父亲说了想重读一年的打算,并在心底发誓,来年的这个时候,一定会让自己人生的树上,结出一颗闪光耀眼的苹果。

10."这才是我的儿子。"父亲如释重负,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那天,我们父子俩谈了很多,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11.霞光满天,我们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城,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父亲一条鱼都没有钓到。我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不会吧,你钓鱼的技术不会这么差吧?看回家妈妈怎么笑话你!"

12.父亲挠挠头,不好意思起来。"其实我压根就不会钓鱼,就是想找个借口和你谈谈心。这套渔具是我跟同事借的,也就是来装装样子。你看,早上匆忙,连鱼饵都没带。"

13.我大声地笑着,"爸爸,你告诉了我,要站直了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那我也告诉你,要挂上鱼饵才能钓到鱼!"

14."没关系,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父亲也忍不住大声爽朗地笑着。

15.在晚霞的照耀下,这个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笨蛋老爸",竟是如此可爱

——(选自《人生中的选择》作者木木,2011年6月中华画报出版社)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答案:"我"因受高考落榜的打击而萎靡不振,父亲利用一次钓鱼中与我的谈话 ,使我走出阴霾,有了复读的愿望和勇气。(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

2、品味文中两句话,说出句子或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

(1)那些不容易,是命运赐给我们的苦难的盐,它可以为我们补充坚强的钙质。(2分)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命运中的"苦难"比作"盐",把能使我们坚强比作补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父亲的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激之情。(2分)

(2)一个合格的人,要像那棵顽强的向日葵那样,不能因为太阳的短暂缺席,就低下仰望的头颅。(4分)

答案:短暂缺席指人生中暂时碰到的阶段性的困难或阻力(2分)仰望 一个人内心的坚强、勇气、自信(2分)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父亲是一个爱护子女,善于教育子女的人(2分)。

4、有人说文章的标题《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很好。请你分析这个标题好在哪里?(4分)

答案:文章的标题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急于了解所发生的故事;扼要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富有哲理,暗示了文章的主题。(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指导: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五个一

1.一个新鲜亮丽的标题。

2.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好的开头犹如带露的玫瑰,让人感觉身心愉悦。

3.一句点明话题的话。这句话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亮点,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所在。

4.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5.一个整洁美观的文面。

四、写作训练(50分)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个人成长需要和谐,社会发展呼唤和谐。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有了五彩斑斓;社会正是因为构建和谐才创造了盛世。 结合以上材料,以"和谐"为话题写一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