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乍暖還寒的北京陽光燦爛,明媚中有一種透徹之感,這就是帝都無霧霾時候的藍。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在美好的春日裡,《玩具好正》和大家分享一款萌化少女心的八音盒:

既能動手製作,還能收穫美妙的音樂,在暖暖春日中,擁抱一番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八音盒雖然是一種舶來品,但是八音的概念早在《三字經》中就出現過:“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八音其實是古代樂器的統稱,包括了匏、土、革、木、石、金、絲、竹這八類。這八類樂器,所用之字指的是製作樂器時用的材料。在中國古代,幾乎所有樂器都採用了這八種材料之一來製作完成。


01 古樂器中的笙竽等,屬匏類

匏,是中國古代對一個球體的葫蘆的稱呼。匏最廣泛的用途就是從中間剖成兩半做水瓢,民間將匏俗稱瓢葫蘆。宋代蘇軾在其《前赤壁賦》有云: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匏樽”指的就是用匏製成的酒杯。

作為“匏類”樂器中的笙竽,相信記得成語“濫竽充數”的大小朋友們一定不太陌生,這裡的“竽”指的就是下圖的這種樂器。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02 古樂器中的壎等,屬土類

壎是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壎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擊獵物時,石上空腔由於氣流的作用而產生哨音。這種哨音啟發了古代先民製作樂器的靈感,於是早期的壎就產生了。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03 古樂器中的鼓等,屬革類

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尤其是在狩獵征戰活動中鼓被廣泛地應用。

鼓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古文獻所謂“鼓琴瑟”,就是琴瑟開彈之前,先有鼓聲作為引導。從出土文物來看,可以確定鼓大約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以甘肅省天水秦安大地灣遺址出土的陶鼓為例。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04 古樂器中的木魚等,屬木類

木魚,是中國的打擊樂器。最初做為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的法器。

據記載,木魚出自唐代,是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得法器,源於道教,後逐漸被佛教借鑑引用。

木魚的名稱由來,取自“魚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魚、擊之,用以誡晝夜思道。於誦經禮懺時,與銅磬相互配合,用以節制經頌。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05 古樂器中的磬等,屬石類

磬是一種中國古代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為“八音”中的“石”音。

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槌敲擊。磬起源於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其形在後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製、銅製的磬。 擊奏體鳴樂器。

磬最早用於中國古代的樂舞活動,後來用於歷代帝王、上層統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為象徵其身份地位的“禮器”。唐宋以後新樂興起,磬僅用於祭祀儀式的雅樂樂隊。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06 古樂器中的鐘鈴等,屬金類

鍾,是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盛行於青銅時代。

這與當時樂律學、聲學和青銅冶鑄技術的高度發達分不開。由於青銅鐘質料堅實和耐腐蝕,至今雖已歷經兩三千年,仍能給我們留下古代真實的音響。

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鐘樂。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07 古樂器中的琴瑟等,屬絲類

據記載,伏羲發明琴瑟。琴與瑟均由梧桐木製成,帶有空腔,絲繩為弦。古人發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順暢陰陽之氣和純潔人心。

“琴瑟”二字均從“珏(jué)”。“珏”為“二玉相併之形”,意為“二玉相碰之聲”,表示這是一種“玉聲”即“悅耳聲音”,而且是彈碰聲響,暗示這不是通過氣流發聲,而是通過彈撥發聲的樂器。

琴初為五絃,後改為七絃;瑟二十五絃。由弦數可知瑟的體積比琴大。琴瑟的主要區別在於演奏的場合不同。

琴用於在貴賓面前彈撥,客人不說話,全神貫注地看彈琴和聽琴聲。這是正式的音樂會場合。

瑟用於背景音樂的彈奏。瑟被置於屏風後面,客人圍著桌案坐,在音樂聲中邊閒談、邊吃喝。這是社交性場合。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08 古樂器中的管簫笛等,屬竹類

簫,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是中國古代用於宮廷雅樂邊稜音氣鳴樂器,在“八音”分類中屬“竹”。

漢唐以來的石刻壁畫以及墓俑保存了許多吹奏排簫的形象。排簫的種類繁多。從管數組成看,就有10-24管不等。從形制看編管參差排列如鳳翼,有呈單翼狀的;有呈雙翼狀的。從製作材料看,排簫除竹質外,還有骨質、石質的。目前所知的最早竹質排簫實物為曾侯乙十三管排簫,距今已2,400多年。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 簫的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數量區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六孔簫的按音孔為前五後一,八孔簫則為前七後一。八孔簫為現代改進的產物。

與此同時,笛子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由此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

後來,笛子成為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以上只是“八音”的介紹,到了“八音盒”的概念。

一下子就充滿了西洋的味道!這就詞從美學的意義上講,是一個既形象又極富色彩的定義。八音盒的意思是說這個小小精美的盒子裡包括了所有樂器的聲音。

而八音盒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為使教會的的鐘塔報時,而將大小的鐘表上機械裝置,被稱為“可發出聲音的組鍾”。


→ 1598年

意大利籍耶穌會士利瑪竇第一次來到北京,隨行禮物中就有八音琴一臺。這是有史書記載的最早進入中國的八音琴。


→ 1780年

經過各種的發明創造,拉勻芳的瑞士人從人偶自動鐘的原理獲得啟示,發明了一種令人讚歎的機制:機械鳥鳴鐘。


→ 1796年 (距今222年前)

日內瓦鐘匠的發明,給機械音樂盒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使音樂盒的體積縮小達到極限,而在接下來的世紀得以成功的發展。同一年瑞士鐘錶匠安託·法布爾開發了圓筒型八音盒,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八音盒。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八音盒為日本“京都嵐山八音盒博物館”所藏,曾在上海八音盒珍品陳列館公開展示1年。


→ 1870年

德國的發明家首創了盤式音樂盒。音樂盒的工業成為瑞士超過製表和縫製蕾絲業的第一大產業,這使得位於瑞士侏羅山邊的小鎮聞名於世。


→ 二戰後

日本人大力進軍音樂盒產業。


→ 1992年

中國第一臺具有知識產權的八音琴在韻升誕生!


誕生於1796年的八音盒特別的小巧,僅10釐米左右的高度,是一隻非常實用且豪華的純金圖章,只是在其底部內藏八音盒。當人們轉動圖章上部的環上發條,臺座上的開關便開始演奏。

八音盒由於在製作上要求技藝精湛,在18、19世紀價格相當昂貴,僅在貴族中流傳,一般百姓望洋興嘆。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各種各樣的八音盒進入到市場,不管是從價格還是樣式上都更加的多元化了。

萌化少女心,“八音”小確幸

“無齡感”時代的成長新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