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写这个读书笔记时,第一时间在微信上传给我妈过目,我们家狮子座女王说:“ 你拿我做卖点、为了你赚钱、我只能默默承受了。

吓得我立刻打电话认错:“妈我错了、真不是为钱、稿费都归你。”

“再说吧。你都用我换钱了就得把我想法写明白。” 然后,我们家狮子座女王大笔一挥,直接把时尚受害者定义改成了“弱智”。

太狠了,都不用亲自动手教育孩子了,有的是朝我砸砖头的。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我和妈妈的关系非常好,几乎是无所不谈的朋友,这事儿主要归功于她老人家对外部世界始终保有善意和好奇心。不过聊到我的工作时,善意和好奇心就被她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困住了,搞了一辈子科研的王教授始终搞不懂她女儿的工作 —— 从时装杂志编辑、时尚艺术类书籍翻译到时尚类自媒体,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工作方式与载体变了又变,但是内容都是围绕着时尚传播打转。职业军人的王教授并不避讳自己注重时尚,她认为这是心态不老的表现。她也很爱买买买,喜欢得体的漂亮衣服,知道国内外很多出色设计师的名字,对鞋子包包也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但她不理解,时尚有什么值得研究报道的呢?!于是,在向邻居亲戚们介绍我的工作时,王教授很小心地斟酌字句:「我女儿的工作是研究报道民计民生方向的。」我理解她的困扰,更明白听众的迷茫,所以就跟过去补充:「就是报道当下时髦的穿衣戴帽吃喝玩乐等等生活方式。」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Alison Matthews David《时尚受害者》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时尚受害者」是王教授和我争论焦点之一,她眼中的时尚受害者,是爱虚荣,心智被干扰乃至自发地受舆论引导的弱智。而我眼中的时尚受害者主要是身体健康的受害者,比如高跟鞋、塑身衣、有毒染料等等带来的危害。王教授认为她的结论是因,我的只是果。我坚持认为,没有前后因果关系。你瞧,当年贵为一国女王的英王伊丽莎白一世不是照样往脸上涂含铅护肤品么。不是女王没钱,而是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认识不到铅的危害。时装对身体健康的伤害不是孤立的,而是伴随着社会与科技一起发展的,是受到认知的限制的,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但是我用来反驳王教授的证据少的可怜,直到 Alison Matthews David 教授的这本《时尚受害者》出现。(这本书讲述的是历史上那些服饰危害身体健康的真实事件,受制于当时的科技与认知的局限,服装不仅没能帮助我们抵御来自外部的伤害,还参与到一系列死亡、疾病和疯狂事件。 )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一个穿着塑身衣女人的腰部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看完这本《时尚受害者》后,再去剧院看芭蕾演出,心里多了些敬畏感:在没有电力照明的时代,剧院在舞台周围堆满蜡烛,芭蕾舞伶在舞台上旋转,倘若裙边扫到蜡烛就会迅速变成火人。在随之而来的电力照明时代里,舞台上的火灾不仅没有消灭反而更多,当灯光追随芭蕾舞伶的身影时,灯光的聚焦热量点燃了芭蕾舞裙。这样的灾难性剧院舞台火灾事件在 19 世纪的欧洲曾经一度极为高发,近乎每天都有。除了剧团的管理不力(没有备足灭火设施),更多原因是与当时流行的纱裙面料有关。工业革命之前,蕾丝花边的制作全靠手工,而工业革命后能让机器编制花边,并创作出如烟一般轻灵的网格面料,技术进步让大众轻松添置漂亮服饰。网纱是芭蕾舞伶们最爱的面料,为了看起来更轻灵,人们将淀粉涂在薄纱上,以增加垂坠感、强化服饰廓形,而淀粉令面料更易燃。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惊恐的女士》,又称《穿衣镜中的幽灵》,John Tenniel

画中裁缝因赶制缝衣过度劳累,或因与衣料接触过多中毒而死

当时,也有科研人员参与,试图用防火面料制作芭蕾舞伶们的演出服,但是被拒绝了。芭蕾舞伶们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上的时尚先锋。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还穿着拖地长裙与裙箍、紧身胸衣时,她们却可以在舞台上展露小腿,像男人一样灵巧地跳跃,并受到明面上的尊重。女孩儿们拒绝臃肿的服饰,坚持舞台理想,在我看来,这样的时尚受害者并不是虚荣心的受害者,而是社会与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受害者。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19 世纪 70 年代时兴身体后部拍膨胀的裙撑,穿着者只能保持站立或缓慢行走

剧院舞台上的火灾也经常出现在寻常社交场合。这与当时的欧洲服装款式有关,女士们穿着蓬裙,裙下是束缚身体的裙箍。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裙箍扭曲身体,让人行动不便,是对女性的伤害,而当时的女性则认为裙箍是自我保护,因为裙箍带来的大裙子营造出一个安全空间,让心怀不轨的异性难以靠近。在我们眼中代表着落后时代的裙撑,在当年曾一度是科技革新、钢铁制造业的象征: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钢铁时代,也带来了钢铁质地裙箍的批量化大生产。当时英国一年的钢铁裙箍产量是 400 万吨。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穿塑身衣的女性

钢铁质地的裙箍遇到易燃面料与火源时,就成了让人绝望的无法逃脱的火笼子。我们熟悉的英国大作家王尔德,他的父亲有两个私生女,两个女孩都是死于这样的火灾。很多社会名媛死于这样的灾难性火灾,还有厨房里的厨娘们。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含砷的有毒发饰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女士们是时尚产业的受害者,男士们也没逃脱。以我们熟悉的小说们为例,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的疯帽匠,就是脱胎于当时制帽业的真实状态。当时制作男士帽子会大量使用水银,导致帽匠们一系列疾病:掉牙、震颤、易怒。也让佩戴者闷瘀到头痛、脱发的状况。简奥斯汀时代里,女士们喜欢一种极为易燃的细棉布,而男士们也像女士们那样穿着塑形的紧身胸衣。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Loris Azzaro 亮片厚底鞋;Ginger Spice 私人物品,水牛厚底鞋

工业化带来社会结构的改变,中产阶级兴起,很长一段时间里,体面的中产男士们穿着由赛璐珞制成的防水衣领与袖口、眼镜架等等,这种材料防水不易燃,但是一旦点燃就极为高温并散发有毒气体。你瞧,男人们也难逃科技进步带来的时尚隐患。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时尚有其社会属性,它展现出社会生活的多变性,比如历来是社会等级与财富的体现,比如服饰的选择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同时时尚也是个人选择,是自我意识的展现。我们的成长过程或者价值观构建时,穿衣戴帽这些基本需求被减到最低,比如常见的「留长发影响学习」之类的言论,以至于成年后,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包括我妈妈)依然不自觉地对服饰乃至时尚产业抱有轻视态度。我准备把这本《时尚受害者》快递给我妈妈,让躲到海南过冬的她换个角度看社会发展历史。因为我觉得,从某种角度说,我们都可能成为时尚受害者,受制于时尚工业的发展,受制于知识与科技的限制,而不仅仅是受制于自己的虚荣心。

就像热爱真丝衬衫与银质扣子的大哲学家康德说的那样:「成为一个处在时尚之中的傻瓜,总好过成为一个时尚之外的傻瓜。」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编排:Lu Wang

《时尚的受害者 : 致命服饰图鉴史》

书名:《时尚的受害者 : 致命服饰图鉴史》

外文书名:Fashion Victims: The Dangers of Dress Past and Present

作者:[英]艾莉森·马修斯·戴维 Alison Matthews David 著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多谢出版社支持,

三本赠阅,

留言聊聊你的感受,

我们将选取三位同学送书。

阅读: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成为时尚的「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