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茶咋炒出來的?聽老季“現身說法”

3月22日下午,人民政協報記者來到杭州市梅家塢梅塢苑雲棲花苑茶農季來順家,看到老季正在炒制剛剛採摘下來的新鮮龍井茶。明前茶,貴如金,眼下正是南方採茶炒茶的最佳時節,西湖龍井也不例外。

老季是梅家塢遠近聞名的炒茶高手,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說起炒制龍井的訣竅,老季滔滔不絕。老季介紹說,西湖龍井在採摘後要竹篩上進行晾曬,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時間。具體來說,採回的鮮葉需在室內進行薄攤,厚度為3釐米左右,中下級原料可稍厚。經8-10小時攤放後,葉子失去一部分水分,減重15%-20%,鮮葉含水量達70%左右為適度。目的是散發青草氣,增進茶香,減少苦澀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鮮爽度。還可以使炒制的龍井茶外形光潔,色澤翠綠,不結團塊,提高茶葉品質。

經過攤放的鮮葉需進行篩分,分成大、中、小三檔,分別進行炒制,這樣不同檔次的原料,採用不同鍋溫、不同手勢來炒制,才能恰到好處。

這炒龍井茶可是講究多了,這門道也有意思。揉也叫揉捻,是通過外力將茶葉的內部結構揉捻成人們希望的形狀,但龍井茶的形狀要求青葉保留一部分自然的剛性,以便茶葉成型後還能看到部分青葉的原狀,因此就將揉捻工藝弱化了。即將炒分解成炒-晾-炒-晾-炒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完成部分揉的要求。

西湖龍井的炒制需要手工完成,通常的工藝包括“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十大手法。龍井茶炒制手法複雜,依據不同鮮葉原料不同炒制階段分別採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壓、磨”等十大手法。

整個炒茶過程分為青鍋、回潮、輝鍋三個階段:

  • 青鍋:是在15分鐘內將茶葉初步成型為扁平,茶葉被炒至七八成幹。
  • 回潮:是將經過了青鍋步驟的茶葉起鍋攤平在竹篩中回潮,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時間。
  • 輝鍋:是將回潮後的茶葉加入鍋中炒幹,使水分小於5%,並且進一步定型。大約需要20分鐘。

輝鍋後的茶葉起鍋晾涼就是成品的西湖龍井了。

西湖龍井大家都喝,不知道通過上面的介紹,您對西湖龍井的炒制瞭解了嗎?

記者:李宏 視頻:賴仁杰 易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