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的文玩祕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說到文玩,就少不了一個“盤”字。從古至今,無論是什麼樣品種的文玩,都需要經過它的玩家日積月累的盤。也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文玩更有價值,更有觀賞性,也更加能夠飽含歲月的痕跡。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那麼“盤”這一個字怎麼來的?可能很多玩家都以為“盤”是近代的產物,來源於文盤核桃的說法。但是其實並不是,“盤”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說是歷史悠久,而且當初也不是用來說核桃的,而是用來說玉的。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盤玩,最早又被叫做把玩,最初出現在中國的文獻中,是漢代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得九月二十日書,讀之喜笑,把玩無猒。”而當時的把玩,並不是咱們所說的這種專門為了讓器物包漿的方式。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這種專門用來讓器物包漿的盤玩,最系統的介紹可以見於道光19年(1839年)的《玉紀》裡。這本書是由道光年間的一位奇人陳性所書。陳性善彈劍,喜談兵,而尤好玉成癖。他從其父手中繼承了八十一件古玉,視若傳家寶。故以“八十一五山房”為其齋號。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玉紀》共分為一十二則,而這其中對我們文玩人最有用的就是盤功這一則,這一則中不僅僅詳細的介紹瞭如何文盤(不可驟盤,只可在手中撫摩或藏於貼身,常得人氣養之。年餘,玉氣稍蘇,謂之臘肉骨。又養一二年,玉稍復明,謂之臘肉皮。(雲骨,雲皮,以其狀相似出)養之年久,地漲自然透也,層厚一層,徐徐復硬,再掛再養,色漿亦自然漸漸鋪滿,還原十足,酷似寶石。此謂之文功。非十餘年不能成也。)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如何武盤(若欲速成,須用武功。亦必得人氣養之復硬,然後用舊白布輕輕擦之,稍蘇,再換新白布,愈擦愈熱,(數人晝夜替換輪擦,不可間斷)水銀自從土門內漸次擠出,擦落,其中灰土亦隨之而去。(水銀透出處謂之土門,甚至裂成大縫,復原時水銀自然去盡融化無跡。不知者多誤認為損璺)於是玉氣漸漸透明,顏色徐徐融化,地漲亦層層透足,色漿亦處處鋪滿。三年不間斷,可以成功。既蘇且明,酷似水晶,仍須人氣養之,方能還原如寶石,此所謂武功也。)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甚至還有一些流傳至今的盤玩技巧(或用豬鬃刷,或用棕老虎,或用麩皮袋,或用米粉袋等法盤之,成功較易。然看火候最難得法,太過不及,均於玉有傷,不若人氣暖和養之穩妥。不諳者未可輕試也。)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還規範了盤玩的品類(不獨舊玉可養,即寶石、珊瑚、入土厄爛,得人氣養之,亦能脫胎復原。惟蚌珠,不過百年,已成灰土矣。)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盤武盤,真的和核桃有關係麼?

盤別人的文玩你噁心麼?

盤別人的手串真的是一件很窩心的事。做為一個文玩愛好者,我們平日裡最愛做的就是“盤”。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只要有包漿,就要拿起來輕輕撫摸一下。有的還要在臉上蹭蹭,在腦門上玩玩。殊不知,別人的手串真的不能這麼盤,不是因為會噁心到別人,是因為會噁心到自己。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大家都知道盤文玩,一定要往汗多的地方蹭,問題是你不知道別人汗多的地方在哪啊。是臉上?還是手上?還是腋下?還是脖子?還是臀尖?搞不好還有包漿液等不明液體摻雜其中...然後你在拿起來往自己身上蹭,想想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清朝人的文玩秘籍,原來文盤、武盤是這麼一回事!

此文章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